民族音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实践

2020-08-25 01:50王蓓蓓
参花(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

摘要:陕北地区的民歌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同时,相关研究表明,民族音乐文化对宣传、弘扬并增设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旅游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陕西地区的民歌为例,探讨如何在保护、发扬民族音乐的同时又能与旅游相互融合,促进地方旅游经济效益提升。

关键词:民族音乐 陕北民歌 旅游资源开发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旅游开发的作用

(一)有利于宣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大众媒介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旅游、管理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大众媒介的力量带给人们的影响与改变非常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无法脱离大众媒介。相关学者认为,少数民族音乐与大众传媒和民族旅游项目之间的关系可以解释为:大众媒介是一种重要的宣传载体,将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旅游特色来宣传,可以丰富当地旅游项目和内容,从而达到富有当地特色的宣传效果。因此,将民族音乐文化应用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民歌宣传旅游,其具备的优势作用包括:一是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在大众心中的旅游形象与知名度;二是可以凸显民族音乐文化本土特色,对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通过民族音乐的传播可以向更多的旅游者传递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

(二)丰富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注意

文化旅游产业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提高旅游景点关注度,就要不断丰富具体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产品的观赏特色、增加观赏时间,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慕名前来,以此提高旅游产业经济收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音乐各具特色,不仅地域风格明显,且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现如今,文化旅游产业利用民族音乐来增设旅游创意项目已经是普遍现象了。国内大部分学者都提出,将各具特色的民歌作为旅游项目创意来源,并在旅游景点融入关于民族音乐表演的活动当作新的经典项目,对吸引游客发挥着积极作用。例如,将当地民族民间歌舞演出作为旅游服务产品,让游客体会不同的文化和艺术魅力。同时,民族音乐不仅能丰富旅游产品形式,吸引游客注意,还能进一步提高旅游项目市场竞争力,这也是民族音乐用于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陕北地区的民歌有着非常高的传播度,例如著名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兰花花》《走西口》等,这些民歌在群众中知名度较高,再加上相关影视剧的宣传推动,将这些民歌融入旅游景区和服务项目中,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看,对宣传陕北地区旅游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陕北少数民族音乐资源概况

我国陕北地区的民族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陕北地方民歌,其最广泛的一种演唱方式则是信天游。陕北民歌质朴、粗犷的特点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感受,受到人们的喜爱,像《东方红》《三十里铺》《兰花花》等民歌都传唱五湖四海。此外,陕北地区的秧歌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唢呐、腰鼓、酒歌和山曲等各具特色。陕北是中国黄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之一,它的民歌释放出黄土风情文化的无穷魅力。陕北地区也有很多有历史渊源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例如著名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发源地,《东方红》歌曲发源地都成为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三十里铺》在全国都具备非常强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其发源地就是歌曲中“四妹子”送“三哥哥”的参军之地,现仍存留遗迹。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时,可以从再现陕北婚俗文化方面入手,并从两方面进行挖掘。一是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可以采取模拟民歌表演的模式,组织国内外游客参与新人婚礼,品尝当地婚宴上的特色食物,美酒和茶食糖果,使其身临其境,切身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婚礼形式;二是可以采取实践参与的方式,组织旅游者参加婚俗旅游,并按照陕北地区的婚俗举行一场实践婚礼。陕北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首先要重视起民俗音乐活动的影响,积极举办“陕北民歌节”“陕北音乐艺术节”等大型旅游活动,丰富当地旅游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实现“文化唱戏、旅游搭台”,最终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可以将大型民族活动与节庆旅游融合在一起,短期展示,动静结合。例如,开展大型原生态的陕北民歌歌曲集,全新编排陕北乡村歌舞和民族舞蹈,以民俗表演活动的形式展示给游客,从而集中展示并充分吸引游客对民俗音乐的关注度。

三、对民族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

(一)积极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开发非常重要,优秀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注意,影响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内学者针对产品开发提出了一些观点,以陕北地区的民族音乐为例做了简单论述,他们认为:将陕北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音乐开发利用有机融合在一起,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实现民族音乐的弘扬和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提到,陕北旅游产业与当地民歌音乐产品融合开发程度仍然较低。因此,陕北地区必须重视产品的开发,不断提炼有价值的音乐资源,用来开发出当地特色音乐旅游产品。此外,音乐和旅游产品还可以加以组合,根据旅游者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每一个旅游区域都开发出几种不同的音乐节目或音乐演出,以供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选择,丰富他们的旅游体验。也要保障音乐旅游作品的周期性,定期进行更换创新,旅游行业管理者要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根据市场变化更新旅游产品,以此提高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笔者认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旅游行业还需要结合当地民族音乐特点及旅游资源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取向。同时在研发旅游产品时,也需要与当地旅游情况相符,以民俗风情为核心,打造出一系列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应具备阶段性特点,不能只是采取一种固定的方式来开展,开发模式也需要得到不断创新。

(二)积极创新

民族音乐的创新与传承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创新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还必须保持民族音乐的本质,从而达到共同发展。传统音乐在传统发展模式下无法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与弘扬,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当地旅游产业必须对传统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创新。笔者认为,只有积极创新,才能为民族音乐和特色旅游的开发带来前进的趋势。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优秀、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支持,可以说,重视产品创新、音乐创新,创新人才培养将成为旅游开发是否成功的关键。

(三)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在特色旅游开发过程中,融合民族音乐进行包装、运作、宣传,可以将旅游塑造成一种富有特点的文化品牌,这对吸引更多旅游者有着积极作用,还能够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的艺术知名度。要加强政府、社会对特色旅游的关注度,从而起到一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作用。有关学者针对陕北民歌做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见解:陕北的民歌已经融入当地旅游发展中,但仍然缺乏知名、优质的旅游文化品牌。因此,当地旅游业可以通过政府引導、社会资金支持等,着重打造高品质的音乐旅游品牌,将诸多民歌融入旅游文化品牌中,开发出优质的旅游产品,从而提高旅游文化品牌市场影响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音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具备非常优秀的竞争力和实用性,要想打造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就需要充分融合和开发当地音乐文化,打造出更加鲜明的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产品相互融合,推广传承,并得到持续广泛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霍佳颖.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及其营销策略比较优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1):222-226.

[2]谌春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音乐传播,2016(03):39-42+99.

[3]李江河,陈小辉,董雯.陕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4(15):25+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榆林市科技研发及产学研合作机会研究项目“陕北民间音乐资源助力全域旅游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93-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文系2019年榆林市科技研发及产学研合作机会研究项目“陕北音乐中庙会音色考察研究”(项目编号:2019-93-4)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蓓蓓,女,硕士研究生,榆林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研究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论中国民族音乐在初中课堂的地位
音乐教育下的民族音乐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