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蜀细1号”农村中试试验

2020-08-26 07:54刘俊凤刘彬斌张智勇粟思源陈义安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茧丝珙县龄期

刘俊凤,刘彬斌,张智勇,粟思源,陈义安,蒲 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蚕业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新蚕品种“蜀细1号”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于2019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省第一对审定通过的三眠蚕品种。其主要特点是三眠性,龄期经过短,茧丝纤度细、净度高,对提升养蚕效益和茧丝质量意义重大。

为使蚕农了解新品种特征特性,准确掌握其饲养管理技术要领,经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安排,于2019年早秋、正秋两季,在珙县开展了细纤度三眠蚕农村试养示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蜀细1号”早秋7张,正反交各3.5张;正秋6张,正反交各3张。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提供。

对照品种:“川山×蜀水”,饲育量与试验品种相同,为当地大面积主推品种,由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2019年早秋和正秋均在底洞镇选择5户养蚕户做新品种中试试验,其饲养条件、饲养技术均中等偏上且基本一致。试验品种均由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统一催青,集中共育到二龄饷食第二次给桑后分发给各试验户,采用当地常规方法饲育。调查项目主要有:三眠率、龄期经过、克蚁产茧量、健蛹率、公斤茧粒数等经济性状指标。调查方法:三眠率、龄期经过幼虫期调查;上蔟 6~7 d后分户收茧,分别调查克蚁产茧量、健蛹率、公斤茧粒数等茧质成绩;之后合并所有试验茧,选除黄斑、柴印、双宫、畸形等下脚茧,在当地烘干试缫,调查茧丝长、解舒丝长、出丝率、纤度、净度、万米吊糙等丝质成绩。

2 试验结果

2.1 饲养成绩

2019年新品种“蜀细1号”在珙县底洞镇的饲育成绩见表1。

由表1可知:早秋新品种“蜀细1号”的平均三眠率达到100%;龄期经过21 d,比对照种短2.46 d;克蚁产茧量 2.53 kg,比对照种低1.09 kg,是对照种“川山×蜀水”的 70.3%; 健蛹率高,达到100%;公斤茧粒数717粒,比对照种多164粒。正秋新品种“蜀细1号”的平均三眠率达到99%;龄期经过22 d,比对照种短2 d;克蚁产茧量2.17 kg,比对照种低 1.13 kg,是对照种“川山×蜀水”的 61%;健蛹率较高,与对照种相当,达到99%;公斤茧粒数790粒,比对照种多230粒。

表1 饲养成绩对比

2.2 丝质成绩

2019年新品种“蜀细1号”在珙县底洞镇的丝质成绩见表2。

由表2可知:早秋新品种“蜀细1号”茧丝长1 053.5 m,比对照种短144.1 m;解舒丝长711.8 m,比对照种短86.3 m;解舒率67.57%,比对照种高出0.90个百分点;纤度2.190旦,比对照种细0.67旦;净度94.5分,比对照种高1.0分,达到5A级水平;万米吊糙2.7个,比对照种少0.6个;缫折226 kg,比对照略高6 kg。正秋新品种“蜀细1号”茧丝长1 055 m,比对照种短133 m;解舒丝长842 m,比对照种长25 m;解舒率79.84%,比对照种高11.1个百分点;纤度1.925 旦,比对照种细0.43旦;净度94.25分,比对照种高0.75分,达到5A级水平;万米吊糙3.2个,比对照多0.7个;缫折223 kg,比对照种低18 kg。

表2 缫丝成绩对比

3 小结与讨论

3.1 “蜀细1号”的眠性

三眠蚕的眠性与蚕种催青时的温度高低及饲育时的温度高低、桑叶的老嫩均有着密切相关[1]。在确保发育齐而快的同时,如何稳定三眠率是关键:注意控制环境条件,保持 27℃-29℃最适宜饲育温度;在稚蚕期给予适熟偏嫩的桑叶[2,3]。

新品种“蜀细1号”于2018年春季参加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室内及农村基点鉴定,室内三眠率达99.9%,农村基点三眠率达97.9%。此次在珙县底洞镇试养,早秋三眠率达到100.0%,正秋三眠率达到99.0%,说明其眠性已经稳定[4]。

3.2 “蜀细1号”的饲育成绩及茧丝质成绩

“蜀细1号”具有龄期经过短(较常规四眠蚕品种短2~3 d)、食桑量少,感染发病率低;茧丝纤度细、纤度均方差小、净度优等特点,具有缫制 5A 级以上生丝的潜力。从珙县底洞镇试养的结果来看,“蜀细1号”的龄期经过比对照种“川山×蜀水”短2 d左右;健康性优于对照品种;因三眠蚕只有4个龄期,且全龄经过短,与常规四眠蚕品种相比较,其产茧量一般是常规品种的60%~70%,本次新品种“蜀细1号”在珙县试养的产茧量在充许范围内[4];但其解舒率、净度等丝质成绩明显优于对照品种,适合缫制5A级高品位生丝。

3.3 “蜀细 1号”的推广前景

三眠蚕新品种“蜀细1号”茧丝纤度细、茧丝纤度均方差小、净度优,是生产高品位生丝的特殊用途品种[5]。但其龄期经过短,食桑量少,单张产茧量较常规四眠蚕品种低。蚕农由于文化素养的原因,存在片面追求单张产茧量高的错误思维定式,在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应加强宣传说服工作,科学分析其养蚕效益。①新品种单张蚕食桑量少,同样的桑园面积、同等的桑叶产量,可以养更多的蚕头数,其总产茧量并不会减少。相反,因为三眠蚕新品种龄期经过短,减少了蚕儿感染发病的机会,蚕病损失减少,总产茧量可能与饲养传统四眠蚕相当或更高。②由于三眠蚕品种全龄经过短,并且没有了用工最大的五龄期,所以其用工量也随之大幅减少,比常规四眠蚕节省约30%。③三眠蚕品种较常规四眠蚕品种提早3d左右上簇结茧,这样可以缓解农业与养蚕的劳力用工矛盾,有利于劳动力的调整和合理使用。

“蜀细1号”的育成,有利于多批次滚动养蚕模式的推广,助力养蚕劳动力的合理调配使用,可比常规四眠蚕品种节省养蚕用工30%左右;新品种的最大优势是茧丝质优,是生产高品位生丝的特殊用途品种,最大的受益者是茧丝绸收购加工部门,为有效调动蚕农饲养新品种的积极性,蚕茧收烘环节一定要落实好按质计价、优茧优价措施,充分保障蚕农的应得利益。该品种是四川省首对通过审定的细纤度三眠蚕新品种,对促进四川蚕

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蚕种生产单位可以采取“订单销售”的方式进行推广,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茧丝珙县龄期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试验*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保温混凝土360 d龄期内强度的影响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鲜茧丝与干茧丝性状对比研究
美国白蛾幼虫期特性观察
高温后长龄期在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微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