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建设沿黄公路的条件和现实意义分析

2020-08-26 07:49孙增寿孙怡然
关键词:黄河公路建设

孙增寿, 孙怡然

(1.郑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系,河南 郑州 451191)

0 引言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 464 km,流域总面积75.24×104(km)2。截至2018年底,黄河流域总人口达4.2亿,占全国人口的30.3%,地区生产总值达23.9万亿元,占全国的26.5%。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黄河沿岸,目前他们的塑像就屹立在黄河岸边的郑州黄河游览区,如图1所示。在中华5 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 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目前还分布有西安、洛阳、郑州、开封等著名古都;她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和齐鲁文化等,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她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图1 炎黄二帝雕像Fig.1 Statues of Yan Emperor and Yellow Emperor

要实现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这一目标,实现黄河沿岸的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是实现黄河沿岸的道路畅通和功能提升。同时,沿黄通道的打通和建设对促进黄河两岸的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沿黄公路现状

为了带动黄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偏远地区和乡村跟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进入21世纪以来,沿黄部分省份和地区修建了一些沿黄公路[1-5],如图2所示。2001年,山东菏泽市沿黄河南岸修建了沿黄地方公路,全长102.2 km,途经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4个县区14个乡镇,为双向2车道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除满足沿黄乡镇交通需求外,也是黄河抗洪抢险、交通战备的重要通道。2009年,山西省全长957 km的沿黄干线公路和全长1 065.6 km沿黄扶贫旅游公路相继建成通车,自黄河老牛湾沿黄河向南,途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9个县,至垣曲县王茅镇寨里村,分别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扶贫旅游公路两侧设有绿化带,沿线还规划建设了35个停车观景台和26座驿站。2012年,全长674 km的内蒙古沿黄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东起准格尔旗大路新区,西止杭锦旗巴拉贡镇,为双向4车道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速100 km。2017年,全长800多 km的陕西沿黄公路建成通车,与黄河蜿蜒并行,为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

图2 沿黄公路分布Fig.2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highway along the Yellow River

河南郑州沿黄快速路,全长130 km,东起郑州中牟县狼城岗镇与开封交界处,西至郑州巩义康百万庄园,采用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时速100 km。西段已于2015年8月通车,将郑州与巩义之间的一系列景区串联起来;东段也已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

上述沿黄公路的建设,对当地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有效促进了当地沿黄城市与乡村的相互融合和发展,有的已成为当地的沿黄景观大道。

但是,经调查发现,因各省市各自规划和建设,当前这些沿黄公路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公路不连贯,特别是省、市交界处,没有互联互通;

2)公路名称不统一;

3)各段沿黄公路的车道数量、设计时速、设计等级和标准不尽相同,有的有绿化带,有的没有;

4)部分路段设计标准偏低,不适合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5)公路建设与弘扬黄河文化的贴合度弱;

6)部分道路路面存在破损现象。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黄河战略的实施,也不利于黄河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2 打通沿黄公路的必要性和条件

经过5 000多年的发展,黄河流域已形成坚韧顽强、连绵发展、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它不仅是一条大河,更是与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几”字形中国龙构成了中华民族形象的表征。因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下,迫切需要打通和建设沿黄公路,使沿黄城市和乡村互联互通,加大沿黄通道与黄河文化的融合力度,推进黄河历史文化游、黄河红色文化游、黄河自然风光游和黄河滩地生态游等项目,凝聚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精神。相信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壮美的大河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借助沿黄公路的联通,将更能吸引全球华人和国际友人寻根祭祖、观光旅游。

2.1 黄河沿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 000多年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黄河两岸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6],如西夏王陵、成吉思汗陵、潼关古城、大禹渡、函谷关、龙门、河图洛书、杜甫故里、汉霸二王城、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嘉应观等一系列古迹名胜。夏王朝在这里诞生,青铜文明在这里繁荣,汉唐大宋在这里鼎盛。还有延安革命圣地、南泥湾、壶口瀑布、毛泽东主席东渡纪念馆等红色纪念地。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对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2.2 黄河沿岸具有壮美的自然风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廊道”,横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荒漠戈壁以及华北平原。由于上中下游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和土质等条件差异,呈现出迥异的自然风光特点,既有黄河落日圆的雄浑壮美,也有波涛滚滚的磅礴气势。黄河沿岸主要自然风光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黄河第一湾、黄河首曲、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靖黄河三峡、中卫市沙坡头、巴彦淖尔河套黄河湿地、响沙湾、老牛湾、乾坤湾、黄河壶口瀑布、黄河龙门、洽川湿地、西岳华山、三门峡黄河湿地、泰山、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等景区。

2.3 黄河沿岸展现有新中国众多的治黄工程和辉煌的治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下决心解决黄河水患问题,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治黄奇迹。1952年,中国人民仅用短短一年时间,便以罕见的智慧和力量完成了人民胜利渠引黄灌溉工程,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阿伦·坎迪亚称赞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它将造福于中国人民。”自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在1960年建成后,共产主义渠、位山引黄灌区、三盛公枢纽工程、刘家峡水电站、青铜峡水电站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工程也相继建成。充分展现了“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

2.4 沿黄公路已具备互联互通的物质基础

黄河主河道全长5 464 km,上游长3 472 km,中游长1 206 km,下游长786 km。目前沿黄公路通车里程共计已达2 663 km,初步具备了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条件。不足的是各段公路相对独立,还没有实现黄河沿线全覆盖,有的地方缺口还比较大,特别是省际交界处。但经过近年来科技发展和我国筑路建桥水平的提高,我国已具备在沿黄复杂土石山区以及其他复杂地质地貌条件下修路建桥的技术和能力。

3 打通和建设沿黄公路的原则

3.1 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

根据当前各省、市分段沿黄公路的状况,站在黄河沿线高度和左右岸角度对沿黄公路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一方面,改变道路单一的交通功能,以道路交通、景观、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等复合功能的开发利用为出发点,统筹兼顾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经济建设和黄河文化弘扬等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绝对不能破坏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使沿黄公路保持相对统一的设计标准,考虑黄河两岸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我国人口众多的实际,建议沿黄公路按双向4车道、时速100 km设计。

3.2 突出黄河文化和红色文化主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3 000多年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深入挖掘、整理黄河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遗产,根据遗迹分布进行沿黄公路的线路设计,使沿黄公路经过西夏王陵、大禹渡、壶口瀑布、人民胜利渠等一些主要的遗迹和景点,并在沿线设置统一的景区标志牌,讲好“黄河故事”,打造“中华文明溯源之旅”“治黄成就考察之旅”等线路。

3.3 坚持重在保护的原则

在规划和建设中要严格遵循“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原则,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评估,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上游主要是涵养,不进行过多的建设和开发;以打通和建设中、下游沿黄公路为主。在沿黄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沿线历史文化古迹、古村落、古城镇及生态湿地[7-8]的维修和保护,使沿黄公路成为“文化生态通道”,成为一个跨区域、大范围的文化旅游经济产业带,并同时成为带状旅游目的地。

3.4 遵循“先通后好”的原则

沿黄公路的互联互通是弘扬黄河文化和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各省应在沿黄公路整体规划设计指导下,首先结合现有沿黄公路和自然条件实现互联互通,打通原省际、市际断头路,打破行政区划所带来的交通阻隔,提升沿黄省际道路通达水平;再次,再对设计水准底的路段进行改造和功能提升,逐步提高和统一到同一个标准,尽量采用相同的车道数量;最后,形成设计标准基本一致、黄河文化气息浓厚、风景优美的沿黄生态通道。

3.5 创新弘扬黄河文化的方式

根据弘扬黄河文化的目标任务,除在沿黄公路沿线统一规划建设观景平台、休闲服务区和相关附属设施外,沿黄公路的互联互通还要和沿黄景点内涵建设同步进行,并创新弘扬黄河文化的方式。虽然目前已有一些与黄河自然、文化有关的博物馆、展览馆,但地方特色还不够突出,对历史文化的传扬还不够深入,应加强黄河历史文化和黄河文明成果的展示。比如,有的黄河博物馆可侧重于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和历代治黄成就;同时,在博物馆内设一个类似《延安保育院》实景节目的音乐厅,专题演出《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我们是黄河泰山》等与黄河密切相关的歌曲,也可以设一些小厅,满足游客团体自己演唱黄河之歌的需要,唱出黄河的气势,唱出中华民族的豪迈。

另外,把黄河水利委员会已建成的模型黄河对社会和游客开放,建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介绍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和治黄成果;拓展已建成数字黄河的项目和功能,增加黄河历史文化和文明成果展示的视频、图片等内容,建成一个黄河网上游网站,并设多种语言,通过专门网站和虚拟黄河游宣传黄河文明和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4 结论

经过对沿黄公路建设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得到下列结论:

1)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凝聚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打通和建设沿黄公路,而且已具备互联互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水平;

2)沿黄公路的互联互通,将推动黄河两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合作,加大沿黄公路与黄河文化的融合度,促进弘扬黄河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3)沿黄公路打通和建设的基本原则:以黄河生态和文化保护为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绝对不能破坏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

4)沿黄公路需按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建议按双向4车道、时速100 km设计。

猜你喜欢
黄河公路建设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公路断想
『黄河』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