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机新型回油冷却器的设计

2020-08-26 07:36李茂清
机电工程技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回油蛇形板式

李茂清

(同煤集团马脊梁矿,山西大同 037000)

0 引言

采煤机的液压系统大多采用了开式回路,由于受到结构的约束,其油箱不应过大,为了对油温加以控制,避免其出现过高现象,一般会运用强制冷却的方法,在主回油路中与油箱油口相接近的部位安装冷却器,利用冷却水来发散出油液的热量。采煤机在矿井中的工况较为恶劣,现存的冷却器存在较高的故障率,在某些矿区会频繁损坏,并且不断发生内部泄漏问题,对机组的稳定运行及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采煤机回油冷却器产生的故障进行改良设计[1]。

1 原因分析

原采煤机所采用的回油冷却器一般为翅板式或全钎焊式,以不锈钢为材质,其耐压的压力为3 MPa。存在的关键故障就是内部泄漏,经过相关分析,该冷却器故障频繁发生的原因如下。

(1)受到大流量的冲击,翅板间存在的阻力持续增加、采煤机摇臂降低时,一些调高油缸的无杆腔可以达到80 L/min的回油流量,翅板间产生了较大的回油阻力,处于大流量及大压力的冲击下,翅片出现变形,甚至裂缝出现爆裂问题。

(2)翅板式焊接结构不具有较强的抗振性,矿井中的工况较为恶劣,冷却器也会因采煤机运行而出现严重的振动现象,导致该结构的焊缝出现松动,不具有较高的强度,进而导致翅板之间出现串漏问题。

(3)水或油液的污染物质将会导致流道出现堵塞,而翅板式结构的流道会随着压降的突然降低而不断变小,如果介质受到污染,极易因堵塞问题而导致压降增加,导致冷却器受损,并且极大增加清洗及维护的难度。

(4)矿井不具有较好的水质,内部的腐蚀点出现泄漏。由于矿井水质较差,特别是水温过高的状况,翅板的隔板及翅片都不具有较大的厚度,腐蚀之后其内部极易出现泄漏,无法修补。冷却器在损坏之后,其结构呈现出蜂窝式,出现了腐蚀点泄漏的问题[2]。

2 解决方案

处于采煤机恶劣的工况下,翅板式结构是导致故障频繁发生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当设计出一个可以满足采煤机使用的新型冷却器。其设计原则如下。

(1)可靠性第一。尽管翅板式冷却器具有紧凑的结构及较好的性能,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损坏问题,导致其出现较大的损失,采煤机的工况较为恶劣,因此在设计及选型的时候应当以可靠性为前提。

(2)冷却效果应当以可以实现调高系统的温控要求为基准。所涉及的采煤机回油未产生背压损失,发热量较小,对于冷却器也没有提出较高的要求,不需要选择翅板式冷却器。

(3)成本更低,性价比较高。

(4)新产品应当与原有产品保持相同的安装尺寸,互换性不受到影响[3]。

3 原理与结构设计

为了增强稳定性,设计了壳管式冷却器,如图1所示,

图1 壳管式冷却器结构

其特征为:

(1)冷却器的结构为壳管式,其构造较为简单,利于维修,蛇形管可以直接设置在油液的容器内,冷却水在经过管道时会消散出一部分热量,其加工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2)蛇形管大多以紫铜为材质,具有较好的散热性、抗腐性,可以承载高压;

(3)焊接的部位较少,并且增强了焊接的强度与抗振的性能,可以实现采煤机提出的各个要求,内筒的作用在于支撑蛇形管,避免出现松动;

(4)冷却水在经过蛇形管的时候,油液与冷却水出现逆向流动,提高流动速度;

(5)在设计结构的过程中,尽量使冷却水与油液保持流动,以提高热量传导的水平;筒体与水管之间的间隙及各个管体之间的间隙都较小,可以确保油液的流动方向始终沿着水管螺旋线的方向,以有效散热[4]。

4 验算

4.1 散热性能验算

当液压系统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时,为了不增加系统的温升,必须确保系统热量得到彻底发散,即冷却器的冷却功率为:

式中:H为系统产生的发热功率,W;H1为油箱产生的散热功率,W。

假设液压体系始终处于调高状态,根据调高的实际压力及流量来进行计算可知,冷却器产生的功率H2应不小于1 155 W。

油与水之间存在的温度差为:

式中:t1和t2分别为液压油进口、出口的温度,K;t1′和t2′分别为冷却水进口、出口的温度,K;A 为散热的面积,mm2;k为冷却器的传热系数,将蛇形管的冷却水定为k =175 W/(m·K)。

根据式(2)、(3)可以计算出新型冷却器LQW138 的运行功率,其数值为1 500 W,与散热的相关要求相吻合[5]。

4.2 水管阻力验算

处于相应的冷却水流量之下(其流速维持在1 ~1.2 m/s),冷却器产生的压力损失应当低于0.2 MPa。

水管两端压降:

式中:v为管内液体的速度,m/s;d 为管道的内径,mm;l为螺旋水管的展开长度,m。

对于黏性、雷诺系数Re 及管壁的粗糙程度等不加以考虑,利用式(4)来计算出Δp,其数值为0.046 MPa,与设计要求相吻合[6]。

5 出厂试验

在进入主机之前,对其开展有效的出厂检验如下。

(1)耐压试验

焊接完成之后必须开展耐压试验,分别对冷却水管及承压壳体进行相应的打压,其压力的试验值为5 MPa,维持10 min,各个焊接缝及接口不存在渗漏问题[7]。

(2)通油(水)试验

筒体内通油,对其进口及出口(M30)的压降进行测量;冷却管内通水,对其进口及出口(M22)的压降进行测量,确保其压降数值小于0.2 MPa。

6 使用效果

第一次验证:对于以往频发故障的某个矿区,采煤机进行了新型冷却器的质量追踪与改良,经过180 d 的实际验证之后,该冷却器并未产生故障,运行具备较高的稳定性,油箱中油液存在的温度可以满足正常的使用条件,其温度必须低于55 ℃,具有较好的散热性[8]。

目前已经在多个系列的大型采煤机和多个矿区中得到广泛运用,新型冷却器的应用极大改善了采煤机液压体系存在的问题,增强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生产的成本。

7 结束语

总之,新设计的采煤机回油冷却器,在经过多次耐压试验以及通油(水)试验后,发现其各项性能都符合使用需求,且经采煤机长期实际安装应用,该冷却器冷却效果良好,运行稳定,能很好地降低采煤机油箱中的油液温度,该种新型采煤机回油冷却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回油蛇形板式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广式月饼生产工艺探讨
高冲击大流量液压系统回油消泡方法研究
解决低温环境下齿轮箱内润滑油回油不畅问题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TP347不锈钢蛇形管制造工艺
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的理论研究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古希腊的符号蛇形珠宝的诱惑
减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路隧过渡段动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