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分析

2020-08-26 07:50王新蕾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4期

王新蕾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因素会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水平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在研究中首先阐述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及其作用;其次,分析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影响因素;最后,研究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

建筑企业发展进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下,建筑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其在发展中,需要借助相对稳定的资金,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展开经济管理,借助科学、合理的经济活动,对建筑形式加以转变,实现对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

一、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及其作用

经济管理,实际上就是经济管理者为完成已经制定好的目标,以计划和组织的形式,展开系列性的生产经济和经营活动。而建筑经济管理,则是建筑企业于生产经经营期间所有投资的总称。一般来说,建筑经济管理可概括为建筑工程施工中,投资费用的预算成本、建筑成本的分析控制及决策等。建筑成本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偏多,所以建筑经济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项目成本是管理的重要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耗费成本、支出成本等。现阶段,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开展,是尤为必要的,重视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合理预算,对成本计划、核算及考核等系列工作进行制定,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无论是在提高经济效益还是在综合竞争实力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员对建筑工程经濟管理的影响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作为系统化工作,管理期间的参与方相对较多,包括建筑工程的建设方、监管方与施工方等。任何建筑工程在施工时,都要设有专门的经济管理人员,对工程展开管理。现阶段实际建筑工程中,通常会以承建方为主,由其承担经济管理重任,在此过程中,无论是行政监管部门,还是建设与监理方,都没有及时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同时,建筑企业中并没有足够数量和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可能会导致现有的经济管理人员,并不能够适应相对复杂的经济管理要求。比如,管理人员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多倾向于对施工流程的管理,而并没有敏感的感知,无法及时捕捉市场信号,在人力资源分配与材料设备配置方面的统筹能力不高。

(二)材料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影响

材料对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技术要求、采购标准等,与经济管理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高,达到相关工程技术要求,且符合采购标准,工程经济管理水平更高。目前,部分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更重视压低工程材料价格,并没有在市场中大范围的寻找优质供应商,且并未监控材料的供应链。此种现象,致使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材料供应环节,经常出现问题,对整体的工程进度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降低性影响。综合来看,材料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影响较大。

(三)技术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影响

我国施工技术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建筑工程技术对其经济管理效果影响较大。部分建筑工程企业中,缺乏高端管理人才,此种现象直接导致工程理念、技术手段等,都存在落后的趋势,从而会对经济管理水平产生影响。此外,工程技术人员的配置缺乏合理性,也导致高端技术人员,并未能够积极投身到经济管理过程中,在技术革新过程中,缺乏对工程成本节约的重视,缺乏对工程质量提高的重视。因而,在经济管理期间,要重视技术问题。

(四)设备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中,设备是施工的重要中介,目前部门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倾向于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忽视对施工设备的管理。此种现象,可能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设备先进性不足,并不符合施工的要求,可能会使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有所下降。因此,在经济管理期间,要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重视,不仅要强调机械设备的质量,同时也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养护。

三、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研究

(一)改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各种影响因素,经济管理期间要积极改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机制。建筑企业在施工之初,就要预算工程施工的成本,编制施工计划,从源头上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同时,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严格规定管理人员、成本及工具的使用,从经济效益上实现对成本的控制。从工程各阶段出发,制定合理的目标,对不同阶段的施工人员、设备进行分工,对工程的进度进行优化,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基础上,保证经济利益的稳定。此外,要加强技术投入,促进企业转型。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聘用优秀的技术人员,对技术环节展开分析,依据工程建设的需求情况,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在工程经济管理体系中,融人环保理念与节能理念,实现对管理机制的完善。借助新型管理系统,促使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的目标得以完成。

(二)加强对监督管理的重视

从某种角度而言,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质量、效果等,与工程监管具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应对建筑工程建筑经济管理影响因素时,要加强对监督管理的重视。比如,形成工程监督管理机制,该机制以第三方独立监督为主。其一,改革管理机制。在此过程中,要掌握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流程、内容,对经济管理的工作程序加以优化和完善,形成科学的经济审批制度,将责任落实到监督审批人员,明确其地位,从根本上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审批质量。其二,调整监管部门。对建筑企业的内部监管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监管部门在经济管理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其三,完善监管部门的奖惩机制。在监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义务的情况下,设置奖惩机制,提高监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三)进一步控制工程的成本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可进一步控制工程的成本,而成本的控制,一般可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人员配置的成本控制;第二个是工程材料的成本控制。一方面,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现状,构建项目招标机制,并完善招标机制的流程。在此过程中,应用招标、投标管理方法,引进重大工程项目,合理预算建筑工程材料的成本,使建筑工程施工各环节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基层技术人员要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技术人员对于成本控制有一定的认识,在施工期间可围绕施工成本,坚持节约、环保理念,攻克施工技术难关,以相对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技术人员的参与性,展开对经济管理的成本控制。

(四)优化并完善协调管理机制

在应对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时,可优化并完善协调管理机制。通常来讲,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可在系列性的规则下,确保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有序开展。第一,明确职责与义务。对建筑工程各部门的职责与义务进行明确,且要对其工作范围加以规定,设置管理的权限。第二,完善沟通机制。利用沟通机制,实现对工程数据信息的共享,合理分析工程数据,各部门根据工程数据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各种问题。第三,形成工作响应机制。各单位核心人员,要积极参与到施工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念、意识,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互动,为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