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型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模式思考研究

2020-08-26 07:50李俊顾林飞唐建玲沈阳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外贸企业转型发展

李俊 顾林飞 唐建玲 沈阳

摘要:文章对流通型外贸企业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流通外贸企业稳步运行的因素,旨在通过各项限制问题的分析,确定企业转型发展模式,以更好地提高流通型外贸企业竞争力,为行业的持续运行提供支持。

关键词:流通型;外贸企业;转型;发展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贸型企业主要分为流通型外贸企业和生产型企业,由于流通型外贸企业的特殊性,行业在缺少产品、资金等环境下,逐渐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无疑为流通型产业的稳步发展带来限制。因此,在流通型外贸企业发展中,企业管理者需要认识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细化行业转型办法,根据行业运行发展状况以及外贸企业的发展规划,深入改革产业的运行模式,以便充分滿足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发展需求。

一、流通型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对于流通型外贸企业,在具体发展中不需要机器设备以及专利等资源的投入,在具体的发展中,只需要具备灵活性的经营模式就可以。但是,在社会经济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外部需求量减少、内部融资困难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这些现象都为传统的流通型外贸企业发展带来限制。因此,在流通型外贸企业发展中,行业管理者应该掌握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价值,通过品牌创建、企业形象塑造以及人才聚集等方法,增强流通型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的可持续运行。而且,在具体的企业经营活动创新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将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发展作为重点,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及创新,不断夯实企业的经营基础,有效推动企业转型,为流通型外贸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动力。

二、流通型外贸企业转型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足

根据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发展特点,在具体的产业运行及结构调整中,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足的问题。首先,对大部分流通型外贸企业,仍然以买断、收购为主要发展形式,这种传统性的经营理念无法提升产业竞争力。其次,在流通型外贸企业发展中,原有的生产制造企业拥有了自主权,积极融人到了产品的流通环节,导致流通型外贸企业出现了资源流失的问题。最后,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短期经济效益,在产业发展中缺少创新意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二)管理制度缺少规范性

在流通型外贸企业运行中,存在着管理制度不规范的问题:第一,结合流通型企业的发展特点,行业存在着制度不规范以及不完善的问题,这些现象为现代化的流通型外贸企业运行带来限制,而且也无法满足产业的可持续运行需求。例如,在部分流通型外贸企业中,由于管理制度不规范,导致产业运行中出现了产权关系不清晰的问题,在行业经营管理体系相对滞后的环境下,无法满足行业的稳步发展需求。第二,人才缺失相对严重。根据行业的发展特点,由于管理制度的限制,导致人才缺失相对严重,如,对于外贸跟单员在具体的工作中,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外语技能,而且也需要具有专业的产品及国际贸易知识,要求相对较高,这些现象都为外贸流通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三)品牌意识明显不足

结合流通型外贸企业状况,由于生产企业的不断加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降低,同时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限制。对于部分外贸型流通企业,其经营模式依赖赚取差价的方法,这种经营模式降低了产业竞争力。而且,一些外贸流通型企业将打价格战作为重点,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自身品牌形象的建立,限制了行业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流通型外贸产业发展中,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行业的变化,积极认清国际以及国内的市场竞争实质,通过产业的转型调整,树立属于自身的品牌意识,以满足外贸流通企业的产业发展需求。

三、流通型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模式

(一)积极刨建品牌形象

第一,在流通型外贸企业发展中,企业管理者需要结合产业的运行特点,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形象,改变以往重经济、轻品牌的意识,并积极加强人力、资金的投入,通过企业品牌形象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加强人们对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形象认知,以更好地提升产业竞争力。第二,在流通型外贸企业发展中,需要认识到品牌形象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根据产业的运行特点,建立专门的研发型小组,并通过产品研发小组、产品检测小组以及产品宣传活动的构建等,改变以往企业运行中所面临的问题,稳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流通型外贸企业品牌形象建立的目的。

(二)刨设集成服务模式

在流通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集中服务模式作为核心。首先,创设服务外包模式,有效提升流通型企业的综合效益。对于服务外包而言,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中,为了降低自身的生产及经营成本,在具体的产业运行中,需要改变以往的产业结构,通过外贸服务的整合,提升流通型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通过集成服务模式的构建,可以降低行业交易成本,避免经营风险的出现。对于企业管理者,在具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将人才的培养、信誉提升等作为重点,通过专业性业务资源的整合,增强流通型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展现集成服务模式的优势。最后,逐渐提升综合性的竞争优势。

(三)细化企业管理制度

伴随流通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管理制度调整中需要做到:第一,在流通型外贸企业的管理创新中,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行业的特点,确定管理创新方案,以加强企业的转型及创新,有效提升行业的竞争力。而且在企业制度以及管理流程创新中,需要将企业人才管理作为重点,通过不断完善且有效落实绩效考核方案,加强企业人员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认识,引导人员按照管理方案进行预算管理,提高外贸流通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流通型外贸企业的竞争力。第二,对于流通型外贸企业中的管理者,应该针对产业的运行结构,从市场竞争以及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逐渐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保证流通型外贸企业管理工作的稳步落实。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流通型外贸企业发展中,企业管理者需要认识到行业发展的重点,通过贸易增长形式的转变,将综合性的市场发展目标作为重点,强调内外贸易的一体化产业结构,以更好地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在流通型外贸企业转型调整中,行业管理者需要及时认清行业发展方向,通过品牌形象的建立、集成服务模式以及管理制度的构建等,推动外贸型流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外贸企业转型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外贸企业收支的影响分析
沣芝转型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