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金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

2020-08-26 07:50韦苏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管理

韦苏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国有金融企业的面临的风险,结合国有金融企业特点,提出防范国有金融企业风险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国有金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一、金融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有金融企业和其他金融企业一样,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金融风险。国家对防范金融风险十分重视,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三大攻坚战”,其中排在首位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近几年来一直是国有金融企业的重点工作。

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交易员从事期货投机失败而倒闭,轰动了全世界,这一事件发生后,使世界各国对风险管理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中国金融企业特别是银行业至今没有出现破产的先例,但一些金融机构因违规经营,没有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而造成较大的风险,企业不良率、逾期率高、坏账损失多。因此,风险管理被列进企业管理的重要议程,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机制。

2004年9月,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文件。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几年来,我国很重视企业的风险管理: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导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2013年印发了《关于2013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中央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金融领域也一样,2016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全面风险体系提出了指导意见。

三、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对策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建议国有金融企业应逐步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体系上系统性地强化合规、严格内控、降低风险,建议从以下方面抓好全面风险管理:

(一)将全面风险管理列入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规划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纲领。一是将全面风险管理列入企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与全面风险管理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从宏观层面上驾驭全面风险管理,同时与战略规划同步做好中期、长期规划,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性规划管理。二是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三会一层”的职责,促进“三会一层”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引领企业发展。要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要分步骤、分阶段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建立。要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流程体系,配备风险管理部门和风控管理人员,做好风险管理基础性工作,加强对金融强化风险偏好和限额管理,对风险进行分类,建立风险数据库,对风险进行监测、预警和处置,夯实风险管理基础性工作。四是要加强风险合规文化、职业道德的宣贯、渗透,健全合规文化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建设。加强企业合规文化建设,通过合规文化、廉洁文化影响人、感染人、带动人,提高全员风险合规文化、廉洁从业意识。

(二)加强监管政策的研究和舆情管理

企业不是孤立发展的,要受到国际、国内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形势和环境的影响。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对国内外以及行业形势的研究十分重要。一是通过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究,了解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通过对国内经济形势的研究,了解国内宏观经济形势,通过对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的研究,了解国家对金融行业的最新监管要求。2020年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重点是要按照中央要求,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二要抓好舆情管理。近年来,由于网络的传播影响,一些突发事件对企业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上市公司影响更大,会造成股价剧烈下跌,所以企业要加强舆情管理,做好危机处理的应急方案。三是要加强授权管理。随着集团化管理的企业多,集团需要对所属企业进行授权管理,明确管理职责,授予企业权限,提高决策效率。

(三)加强风险闭环管理

要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加强闭环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通过制度规范企业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在经济领域的贯彻执行和具体体现,作为国有金融企业要加强依法治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加强合规工作建设。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合规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作为责任人的要求,把合规工作落实到领导班子、每个部门以及每位员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合规经营的能力,提高员工合规经营的意识。三是严格进行业务责任认定。制定业务责任认定追究制度,对违反制度的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加大问责力度。同时探索建立尽职免责、容错纠错制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鼓励担当作为。四是加强对风险项目的清收。有的金融企业注重业务发展,不顾风险,为做业务而做业务,造成了许多风险项目,对于风险项目,要下大力气加大清收,尽可能減少项目损失。

(四)加强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

现代社会进入数字化、云技术的智能时代,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与企业经营管理相适应。全面风险管理涉及企业很多方面的内容,要抓住企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推进管理明晰化。对于国有金融企业来说,信贷管理是企业的重点领域。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从重点领域突破。信贷方面的风险管理,应建立信贷风险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信用管理模块,建立客户评级、债项评级、风险定价、五级分类、押品管理、统一授信、风险预警、风险提示,实现信贷风险全流程线上管理。在建好信贷管理领域的风险管理体系后,建立健全前、中、后台管理,明确企业前、中、后台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块,现金流测算、压力测试、预警等管理模块,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集团化管理的企业十分重要,有利于集团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所属企业风险的管控。

(五)提高全员风险责任意识

全面风险管理不单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单是风险管理部门也不可能应付企业所有的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必须依靠企业所有部门、全员共同参与,才能共同做好防控。一要加强三道防线的防控。金融企业的三道防线——业务部门是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风险部门是风险防控第二道防线,审计和稽核等职能部门是风险防控三道防线,每个职能部门都必须履行好各自职责,同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协同沟通的机制。加强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督促企业负责人依法合规经营。二是要强化风险责任的考核。每年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风险考核责任状,将风险考核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列入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状,在责任状明确风险考核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建议包括不良率、逾期率和风险清收指标;定性指标建议包括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法律合规管理,内控管理,综合管理指标等,通过风险考核督促企业在抓经营发展的同时,抓好风险管理,确保企业稳健经营。三要提高全面的风险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对全员开展风险管理、风险意识培训,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在企业中形成“人人懂风险,人人防风险”的氛围,形成“防风险就是创造效益”的风险管理理念,共同构建全员风险防控的防线。

完善国有金融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国有金融企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调整,以全面风险管理促进企业稳健规范经营、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水利建设与管理》征订启事
聆听两会
——关注自然资源管理
2020年《水利建设与管理》征稿函
运行管理
管理就是沟通
解秘眼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