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中国事件谈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2020-08-26 07:50李珺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4期
关键词:版权保护

李珺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摄影作品在享有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暗藏着更多被侵权的隐患。视觉中国事件的爆发,吸引了各界对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关注,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对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在法律制度、技术手段、保护意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唯有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丰富维权渠道及方法,不断提高各界对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意识,才能有效保障摄影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关键词: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版权保护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网络信息技术飞速提升,信息传播途径及消费方式更是层出不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摄影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相机等具备摄影功能的设备进行摄影创作,但与全民摄影相匹配的是不够健全的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体系和缺乏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意识的社会氛围。对摄影作品进行法律保护,是对摄影工作者智力成果的保护,有利于激发摄影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不断提升摄影作品的质量。所以提升对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是当前文化发展的要求,具有较大的时代价值。

一、事件陈述

2019年4月10日,首张黑洞照片问世,这不仅是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重大突破,更凸显了宇宙探索的任重道远。但就在广大民众在为科学进步及宇宙奥秘而惊叹之时,黑洞照片的问世却被视觉中国抢了“风头”。4月11日中午,视觉中国将首张黑洞的照片作为公司的“编辑图片”(即新闻使用类),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还在网络上宣称已取得黑洞照片的使用授权。视觉中国的这种做法瞬间引起了各方的讨论和质疑。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名为“共青团中央”的微博用户,在微博中披露了视觉中国将国旗、国徽等图片添加了视觉中国公司水印并将其作为编辑类图片的怪象,提出了“国旗、国徽版权也属于视觉中国?”的质疑。至此,视觉中国事件全面爆发。

在黑洞照片版权争议之前,视觉中国就时常被爆出积极维权又涉及侵权的情况。视觉中国经常出现将图片打上视觉中国公司的水印,并对此图片进行公开收费的现象,严重侵犯个人摄影师及企业机构的摄影作品版权。但由于摄影作品侵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多个人摄影师在作品受到侵权时,不能及时发现,就算发现也因为维权成本较高而力不从心。视觉中国便利用这个漏洞,热衷于打着保护摄影作品著作权的旗号而作为原告方参与了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并从中获利。视觉中国对摄影作品原创者的合法权利进行侵占的行为,无一例外的反映了当前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不堪一击,更反映了网络时代下摄影作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摄影作品的保护,一场大的整顿及清理亟待完成。

二、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概述

(一)摄影作品的定义及其分类

摄影作品指的是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的现实形象。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摄影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摄影作品的拍摄,受光线、角度、摄影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摄影作品,其构思及所需要的工具和处理方式都不同,所传达的情感也不同。所以摄影作品含有智力因素在内,具有创作性和艺术性。摄影者一旦完成摄影作品,就享有该摄影作品的著作权。

根据摄影作品的价值及使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摄影作品分为新闻纪实类、艺术摄影类及商业摄影类三大种类。新闻纪实类摄影作品,其素材来源于真实生活,是具有一定新闻价值及历史记录意义的摄影作品。艺术摄影类摄影作品,是摄影工作者或爱好者根据自身喜好或创作灵感而拍摄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商业摄影类摄影作品,是根据相关商业需求而拍摄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二)摄影作品的特征

1.独创性。摄影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照片,其具有独创性,是对摄影者个人意志的充分表现,是一種智力成果。独创性要求摄影者去创作摄影作品,而不是去抄袭、复制。

2.拍摄对象的客观存在性。摄影作品虽然具有新颖性和创作性,但是其所拍摄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同一个物体或风景,不同的摄影者可以拍摄出不同的作品,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

3.可复制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及数字技术的不断普及,摄影作品容易被存储,但也容易被复制。网络遍布人们的生活,摄影作品的可复制性让其传播范围无限被拓宽,传播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拍摄便捷性。当前是一个全民摄影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使摄影设备越来越多,就连一个手表都具有一定的摄影功能。所以人们进行摄影创作较为便捷,摄影作品也越来越繁多。

三、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当前的摄影作品不再需要以胶片作为存储介质,更多的是以数码摄影作品的形式记录于数字存储设备中。在这种情况下,存储量和传播力度都会巨幅提升,再加之互联网四通八达,侵权人随时随地都可下载图片,并借助互联网的威力将侵权行为无限扩大。因此,技术的进步为摄影作品的传播及存储带来了无限可能,但也为摄影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存在的困难

1.法律制度保护力度不够,制度机制亟待完善

摄影与文字、音乐、美术等一样,均为独立文学艺术门类。而且好的摄影作品的创作也并不简单。但是现行著作权法,对文字、音乐和美术等相关作品的保护期远远高于对摄影作品的保护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摄影作品、对摄影工作者并不公平,也打击了摄影工作者的维权热情。另外,由于网络对日常生活的全覆盖,侵权人极容易获取摄影作品,然而在现有的法律规制下,却避免不了出现“牛栏关猫”的现象。我国著作权法虽然对信息传播权做了规定,但对权利内容和救济方式均未做明确,规定过于模糊和宽泛。

2.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为图像使用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但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多侵权的可能。尽管著作权人积极采用技术手段对摄影作品进行保护,但各类黑客技术及破译技术让保护措施形同虚设、极易攻破,盗版、滥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以视觉中国为例,轻松打上公司水印就对外享有摄影作品的知识产权,与此类似的侵权手段较为容易,成本较低。但是当著作权人对享有的知识产权进行维权时,将面临着取证难的问题,哪怕著作权人维权成功,其所获得的赔偿也极为有限。所以在这种低成本侵权但高成本维权的情况下,助长了侵权人的气焰,但同时也挫伤了著作权人的维权欲求,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3.摄影作品数量繁多,独创性判断受限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当前是一个全民摄影的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摄影设备种类也随之变得丰富多样、方便携带,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然风景、人物等。所以对同一个物体可能会有成千上百张照片,在视觉中国网站上,输入一个“鸟巢”,就会出现无数张鸟巢体育馆的照片,那么两张类似的照片之间,如何区分两张摄影作品的独创性,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随着摄影作品的不断增多,究竟哪些照片才能称之为是摄影作品并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呢?由于摄影作品的独创性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如何判断对作品是否具有摄影者智力因素及独特的艺术方式,划定明确的受保护范围就显得困难重重。

4.社会氛围不够,保护意识不足

像视觉中国这样的大网站,图库数量惊人,其中涉及侵权的图片也不在少数。因一张“黑洞”的照片,终于使视觉中国的侵权行为得以曝光。当然,对视觉中国事件不能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毕竟像视觉中国这样的图片运营机构,為广大摄影工作者提供了较好的展示摄影作品的平台,也为广大摄影师开辟了一个新的收入渠道。但与此同时,也不乏有摄影工作者反映自身权利和与视觉中国签约的权利并不对等。因此,从侧方面也反映出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视觉中国事件现在才得以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前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在整个社会上还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保护摄影作品著作权的社会氛围、法律氛围还不足,进而助长了侵权者肆无忌惮的侵权行为。

(二)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对策

1.完善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立法,加大侵权行为打击力度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摄影作品将更多的在网络上发行、流转,传播速度及广度也会不断攀升。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立法,进一步明晰摄影作品的界限及保护范围,延长摄影作品保护期限;探索建立针对图片库透明度要求的法律规定,从法律的高度对相关评价机制作出规定和要求;对破坏摄影作品技术保护措施的侵权人员,要明确处罚标准,加大对摄影作品侵权、盗版摄影作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震慑,提高违法成本。

2.完善技术保护措施,有效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

数字时代为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挑战。要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对侵权行为进行防范。以视觉中国为例,其大量的使用了水印技术,剔除在不享有版权的图片上使用水印技术的侵权行为,积极运用水印技术对于广大摄影工作者来说不失为一个有用的方法。同时,在上传图片之前可对图片进行适当剪裁,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拿出原始数据进行自证。涂此之外,积极使用图片加密技术,限制对摄影作品的随意下载和保存,减少侵权的可能性。

3.加入摄影作品版权集体管理,增强维权力度

单凭摄影工作者个人的力量进行维权,不仅收效甚微,而且成本巨大。广大摄影工作者可以积极加入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等相关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组织,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权益维护。同时,相关协会及保护组织,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优化体制机制,从摄影工作者的角度保护其相关合法权益,形成强大、可靠的摄影作品保护后盾。

4.提升各界意识,营造积极保护摄影作品著作权的社会氛围

就摄影工作者而言,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不断提升自律维权保护意识,擅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同时不断提升能力,提高作品质量,创作更加出色的摄影作品;就图片运营机构而言,要规范、诚信经营,对运营范围内的图片进行一次维权大起底,针对造成侵权的行为,主动及时整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序竞争;就摄影作品使用者而言,要规范使用摄影作品,尊重摄影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主动维护摄影工作者合法权益,为摄影作品创造更大的时代价值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摄影作品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是大部分艺术作品都不能替代的,保护摄影作品著作权意义重大。视觉中国事件是一节很好的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教育课,对全社会形成保护摄影作品著作权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只有摄影作品著作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社会各界的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成熟,摄影作品的侵权行为才会不断减少。当前,国家版权局即将开展“剑网2019”专项行动,本次行动将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纳入其中,摄影作品市场秩序将进一步得到规范,摄影作品的传播和使用也将受到更加严厉的规制,这对提升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影响深远而重大。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普及,做好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对摄影工作者个人利益保护及摄影行业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极为必要的。

猜你喜欢
版权保护
众议新《著作权法》 版权保护覆盖面扩容,期待相应细则出台
自媒体生态下网络出版版权保护探究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影响图书出版产业效益的版权保护关键要素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版权保护与文化强国建设关系探讨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论图书编辑的版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