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及考试模式的改革形式探讨

2020-08-27 06:12刘佳李华九江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实务国际贸易

刘佳 李华(九江学院)

由于进行国际贸易的双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双方受不同的习惯和法律影响,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使得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加复杂,需要参与国际贸易的人员掌握基本贸易知识的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很快适应不同国家的特点,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属于国际贸易专业中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专门研究国际贸易的应用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务实性。为促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使其更好的教育学生,本文对这一课程的教学和考试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希望可以培养一些综合应用人才,为国际贸易发展奠定基础。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性质与特点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实务”又被称为“进出口贸易实务”,属于一门实践综合性很强的实务类课程,主要是针对国际贸易具体操作环节为培养主旨,其中包含国际贸易中所有环节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包括货品的数量、质量、价格、包装、运输、货款支付、货品检验以及货品流程追踪等内容,既涉及到一些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法律,又涉及到一些物流和保险等方面的知识,也与一些进出口业务息息相关,属于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由于这门课程包含内容较多、涉及知识较广,因此学习和应用起来都有一定难度。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特点

国际贸易本身边具有跨国界、环节多、风险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有非常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可以切实解决随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国际贸易类教师在教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使得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具有非常大的难度。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及考试模式现状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现状

1.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实务性课程要求

2.双语教学浮于表面

英语学习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十分重要,英语本身属于国际通用语言,对学生日后实务工作和沟通交流十分重要,但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一些认知偏差,很多教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本身对英语讲课比例便比较模糊,使英语教学流于表面,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也流于形式。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国际贸易实务属于实务类课程,因此需要任课教师拥有非常强的实践经验,对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都有充分的了解。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师主要由毕业的专业教师直接进行教学,这些教师理论知识都非常强,但却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课堂的实践教学往往非常空洞,学生无法通过课堂学习加强国际贸易的实践能力。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模式现状

1.考试目标的定位出现问题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认为考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经途径,这种思想使很多教师忽略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很多学生在灌输式学习中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不高涨。以往,教师比较注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结果,这对学生产生功利化影响,学生只有通过学习考试才能获取奖学金,使学生无法认识考试的正确目标。考试本身应该是客观全面的发现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从而不断调整教学过程,提升教学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考试内容不均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课程也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国际贸易教师在逐渐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从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学,希望可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但在考试中,理论考核仍占据重要地位,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只占一小部分,并且考试大多以闭卷为主,很少会对学生实践技能进行系统考核。这也使学生在学习时更侧重于理论方面学习,实践方面学习往往敷衍了事,这都是由于考试内容不均衡造成的。

趋势二:京津同城化将成为更加有效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而建立环渤海协同发展新机制的重大战略支点。以北京、天津为中心更加强调京津联动,加快实现京津同城化发展。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区域城市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推动京津同城化,关键是要实现京津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等,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环渤海协同发展新机制的重大战略支点。

3.考试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方面考试方式比较单一,多是采用闭卷考试,对开卷考试和半开卷考试以及口试和操作考试等考试形式运用的较少,这也是造成考试内容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仅仅依靠传统的闭卷考试无法考核学生基础的实践技能,使学生无法综合全面成长。

4.注重考试结果导致忽略过程

学校和家长过度关注考试分数,导致教师以分数定学生学习的成败,并且课堂教学中也只注重教导学生应试教育方面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的教学较少。学生也会比较注重分数,只看待最终的结果,对学习过程和实践学习往往不太重视。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及考试模式改革形式

(一)课程教学改革形式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国际贸易专业教师需要提升课堂的互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根据国际贸易的基础课程流程,采用科学合理的沟通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2.学校要加强培训授课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

学校需要切实加强培训授课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日常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实际英语听说能力,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举一些优秀教师到西方国家进行进修,从而切实提升教师英语能力,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3.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学校要注重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一支具有国际贸易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实务处理能力,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积极到国际贸易团队进行实习,提前了解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充分掌握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动态。

(二)考试模式改革形式

1.将考试转化为“纽带”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国际贸易实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成绩调整教学模式,不以考试为最终目的,而是要以考试为纽带,分析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并根据考试结果发现学生特长,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切实培养高素质人才。

2.完善考试内容

学校要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生具体需要出发,在考试中科学合理安排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考核,培养综合性非常高的技能性人才,并不断根据国际贸易实际发展状况,改进和完善考试模式,学会因材施教,使考试真正为培养人才发挥效用。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丰富考试模式

选择考试方式时,要着重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建立不同考试模式。例如,学生可以自主制作一些微型课件,教师对其观看后进行打分,并将其纳入综合成绩评定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日常学习状态和考试结果进行综合评分,使分数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状况,通过不同的考试模式,引导学生向个性化发展。

4.将学习过程与考试结果进行结合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考试结果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充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将具体课程划分为不同单元和不同模块,由教师逐个教学,再由学生对知识难点进行逐渐突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是涉外性非常强的综合型学科,因此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非常多,需要教师由浅至深慢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发展。

■ 结语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需要根据国际贸易发展,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和考试模式,才能使《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长期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门一定要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希望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实务国际贸易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