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错误,推升学生的数学理解

2020-08-28 02:37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杨万东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画图字母青蛙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 杨万东

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自然现象,只有在遭遇问题时出现不同的想法,出现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学生才能在交流中面对不同的思路,从而寻根问底,辨别是非,对数学规律产生深刻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应该正视学生的错误,并善于抓住这些错误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广泛交流和辨析,从而让他们从典型错误中领悟到更多的知识,推动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加深入。

一、刨根问底,直达错误根源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如果不是无心造成的错误,而且这样的错误还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这样的错误就应当重视起来,可以刨根问底,让学生将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这样其余学生可以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并做出自己的判断。经历了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原本错误的学生也因为这个矫正过程而受益。

例如,在“间隔排列的规律”的教学中,我带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一条路长200 米,在路的一边植树,间距为40 米,已知路首尾两端都植了树,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学生独立尝试之后,我组织了集体交流,其中有一种做法是“200÷40+2”,我追问学生“为什么要加2”,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路首尾两端都植,所以树的棵数要加上2。在学生说明理由之后,我引导他们通过画图来体会除法的含义,学生在画图之后发现,200÷40 算得的是将200 米长的路平均分成了几段,这样学生就结合图示弄清楚了除法算式的含义,并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分成的段数比所植的棵数少1 的规律。之后我再改变问题,让学生算一算如果路两端都不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很快发现了相关的规律,有的学生还将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发现间隔排列的时候,夹在中间的物体数量少1,这使得他们对于这类问题的数学模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因为教师关注到学生犯的典型错误,所以引导学生聚焦这个问题,通过画图等方法来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在图示的帮助下清晰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经历了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这类数学模型。

二、广泛交流,拓宽学生思维

学生在课堂上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有时候学生犯的错体现了学生有不同的思考角度,所以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交流,让他们说说自己到底是怎样想的,然后组织其他学生辨析这样的想法有没有道理,有没有可取之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收获更多。

三、引导比较,促进学生化错

华应龙老师曾经说“化”错就是颠倒错误,是帮助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化错的工作是建立在肯定学生错误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完成勘误。所以在学生出现想法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来认识错误,并完成化错,这个内省的过程对于学生领悟数学是有利的。

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我从一个简单的“数青蛙”儿歌导入,让学生先顺着熟悉的儿歌数一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在数了几句之后,我停下来让学生思考:像这样数下去,能不能数完?学生一致认为不能,之后我推动学生想办法去解决这个“数不完怎么办”的问题,学生想到了用文字表示、用符号表示和用字母表示的方法,但是在学生展示他们的表达方法时,发现有这样一类错误:a 只青蛙b 张嘴,c只眼睛d 条腿。对此,我引导学生对比这样的表达方式与之前的儿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经过比较和交流,提出这里的字母要表示出青蛙的数量和嘴、眼睛以及腿之间的关系,于是他们想到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嘴、眼睛和腿的数量。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字母的含义和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有了更深的体会。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正视错误,要善于发掘学生所犯错误的价值,并引导学生利用错误、化解错误,这样让学生有更开阔的眼界、更深入的认识,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画图字母青蛙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画图理解“同样多”
画图理解“多多少”
小青蛙捉虫
字母派对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