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背景下陕西高校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20-08-28 09:09马亚菲
西部论丛 2020年9期

摘 要:“一带一路” 战略建设再为为外语人才提供巨大的就业市场的同时也为外语教育新的契机。然而,“语言技能”作为陕西高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模式, 对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所需要的大量外语人才是跟不上需求的。对于这种“一带一路”战略所需求的外语人才的培养可选择可持续内涵式发展途径, 即培养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具体实施办法可以通过大力度培养小语种和多语种人才,开展校际校内校外的合作, 鼓励双语多语种学习, 强化训练实习等路径, 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一带一路”; 陕西高校;外语人才培养; 复合应用型

一、陕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作用

什么是“一带一路”,首先“一带”是总书记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仅过一个月,又在印尼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路”。这两个战略一旦实施必将带领沿线国家区域之间,甚至相关行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同样在新欧亚大陆桥中起着重要枢纽的作用,“一带一路”战略使陕西站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前沿位置。一年多以来,“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在陕西不断被放大优化,并由点成线由线促面,散发出其新的活力。陕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和丝绸之路沿线的多个国家取得了经济上的很多合作,包括农业、医疗、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多个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思想。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背景对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非常丰富,65个沿线国家的语言分属于九大语系其官方语言达53 种再加上少数民族语言,[2]随着涉及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对语言和外语人才的要求标准会越来越高。

可见外语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以往的外语人才主要是以综合技能培养为主,随着战略的实施,这种外语人才已经不能符合战略实施的需求。目前看来,对于外语人才的培养,想要符合战略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要培养其国际化视野的全球理解能力。这一能力对于战略的推荐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在对与外语人才的培养中,不单单要求其基本的技能知识,还要其对于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有着基本的了解。二是,扎实熟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需要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储备,并且要有着熟练的交际能力。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教会学生去学会欣赏、并能随时调节自身行为,对于不同的文化都要保持尊重。对于他国的文化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去了解、学习。三是针对一些不是那么通用的语种的选择。该战略面对的国家范围很广,对于一些非通用的语言也很需要掌握,对亚非拉民族国家非通用语种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想要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的外语人才,就要做好以上几点。不单单培养通用语种的外语人才,更要设立一些特色的小语种课程。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差异,促进各个国家的文化融合。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陕西高校外语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1.语种单一,非英语语种开设严重不足。以一带一路战略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为目的,在陕西很明显并不缺少英语的外语人才,但是对一些德语、意大利语等一些非通用语种的外语人才很是欠缺。所以说陕西地区的外语培训高校的外语教学的语种设置是不合理的,就现在看已经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对与外语人才课程的选择上不够多元化。

如下图所示,陕西仅有四所高校开设小语种。招生人数仅仅855人,远远难以满足需求。没有合理地布局英语和其他语种之间的比例关系。[5]

2.外语专方向设置趋同缺乏专业性。基于 “一带一路” 建设的发展和全面建设体系的需要。就目前市场看,所需要的人才就不单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其文化视野以及国际市场的驾驭能力,他们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我们在看陕西的外语高校中毕业的人才,他们对于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表现的很好,但是却严重缺少了其国际交际能力,这可能是收到了学校的一些限制,导致陕西外语高校中,对于复合型的人才很是欠缺。但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就对这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能单一化,要全面发展,对其专业技能综合素养都要给到锻炼,才能符合目前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

陕西地区高校外语专业设置的课程主要为了培养师范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方面的外语人才。虽然陕西多所高校都英语的本科专业,并且在专科以及高职大部分也都有開设英语专业。但是这些学校中大部分开设专业都不完善,没有科学的教育,缺少特色化建设。在实际培养外语人才过程中只注重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专业能力的培养。

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陕西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对策

1.加大力度培养小语种人才。首先要从行政方面入手,要对于非通用的语种给予很高的重视,并且做好其专业开展后的分布。并且学校方面也要重视起来,加大培养力度。在2007年,联合国大会的管理部就实行了大学合作培养计划。该计划与世界十九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对于世界六种官方语言的人才培育。其中涉及 “一带一路”有10所大学,其中包括阿拉伯语语种院校3所、 俄语语种院校4所、 汉语语种院校3所。[6]陕西高校可以通过制定计划,覆盖 “一带一路” 沿线所有国家的官方语言。开设小语种选修课让非外语专业的人才学习,并且提高语言类选修课的学分。政府也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需求出一份力,要鼓励在校生学习多种语言,并基于一定的奖励,配合学校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提高我国外语人才储备。

2.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陕西高校与当地企业之间合作,通过办培训班的形式,速成一些工作上生活上需要的外语,短期内有效果的培养一些人才。具体做法上,陕西高校可以把外语系和其他的系联合起来,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中所需要的外语人才标准和需求作为参考,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起战略需要的外语人才,为了“一带一路”战略在山西的顺利进行做足准备。并且还可以和其他国家合作,交换两国人才培养。

3.优化陕西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想要培养出好的专业的外语人才,就要对其师资力量有所保证,为了培养出“一带一路”战略中需要的专业外语人才,就需要对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其教学完全符合战略发展的需求。就目前看来,高校中的教师在外语知识上已经有很高的水平,但是在专业技能上有着明显的不足。但是战略需求的人才不单单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必备很好的专业技能。所以说想要培养出双方面都具备的专业人才,就需要两个方面都具备的教资。在教师的选择上要多找一些有从事国际交流经验的人员。比如说,一些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企业中的外语人才。如果从专业技能上来看,学校的老师并没有一些社会上的外语人才所掌握的专业技能高,我国对于同时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资源很是有限,所以说要赶紧加强对于教师团队的建设,不单单要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也要加强对老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没有好的老师,怎么能培养出好的学生。对于老师的培训也可以有很多种,但绝不能固步自封,要多吸取别国的经验,还可以与其他国家合作,把老师们送出去体验,实现本校内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五、总结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语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坏事,这也代表着我国的外语教育在进步,这一影响也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对外开放的发展程度不同而导致的。在我国一些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临海城市已经开始对外语教学进行了复合型人才改革。[10]陕西高校所处的有利优势使外语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刻不容缓。各高校应该以 “培养小语种、复合语种型外语人才” 为首要举措,以应对“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为陕西带来的巨大挑战与机遇。对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不会是一条简单的道路,这肯定是一条曲折艰险的道路。不单单是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国家資金上的投入,更需要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 关于面向21 世纪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J] . 外语界, 2009(4):6 -10.

[2] 王守仁, 等.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05(11):136 -137.

[3] 张治国 . “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语言问题[J]. 语言文字应用,2016 ,(04):2-9.

[4] 赵世举, 黄南津 . 语言服务与“ 一带一路” [M]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06

[5] 郑涛, 左健, 韩楠 . 产业转移背景下“ 一带一路” 战略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 工业技术经济,2015,(09): 147-153.

[6] 刘洪铎, 李文宇, 陈和 . 文化交融如何影响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往来---基于1995-2013年微观贸易数据的实证检验[J]. 国际贸易问题,2016,(03):3-13

[7] Boroditsky, L. Metaphoric structuring: Understanding time metaphor through spatial metaphors[ J].Cognition, 2000(75):1-28.

[8] Gentner, D.Structure mapping: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ogy [J]. Cognitive Science, 1983(7): 155 -170.

[9] Landau, M., Robinson, M., Meier, B. The power of Metaphor:Examining its influence on social life [M].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4:155.

[10] Winner, E., Gardner, H. The Development of Metaphoric Understanding [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6(12):289 -297.

作者简介:马亚菲,(1984-),女, 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应用,英美国家文化及影响,陕西外语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三五”项目 在陕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SGH17H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