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创作更要有“真”情“实”感

2020-08-28 11:33王刚
新闻爱好者 2020年6期
关键词:素人真实史诗

王刚

【摘要】现实题材电视剧难拍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现实”不是架空的,不是虚妄的,它存在于你我中间,无处不在,正在发生,现实中有老百姓最熟悉的场景、画面、情感、语境,所有这些都让影视工作者来不得半点虚假,偷不得一點机巧。综观那些被大家街谈巷议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无不是做到了直击当下社会热点话题,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了强烈共情。《花开时节》用真人、真事、真情,将关于劳动、关于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关于民族团结通过一件件小事娓娓道来,以小见大,化繁为简,用做减法的方式颇具匠心地勾勒出宏大的新时代视角,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可见一斑。

【关键词】真实;劳动;史诗;素人;创作

《花开时节》是继《大河儿女》六年后,河南又一部登上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的现实题材力作。从导演到编剧,从演员到制片全是河南人,剧中讲的是河南故事,说的是河南话,唱的是河南豫剧,是一部充分展现中原文化、出彩河南的“河南造”优秀剧目,对宣传河南、树立河南新形象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花开时节》是一部全面落实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诚意作品,是对最普通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展现和讴歌。因为题材重大,该剧先后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17年重点扶持剧目、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年第一批“百部规划”重点剧目以及国家广电总局指定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日展播”备选剧目。

2019年7月11日,30集劳动纪实风情剧《花开时节》登录央视八套黄金强档,爱奇艺、腾讯网、优酷、咪咕以及各省IPTV等视频网络平台于7月12日跟播。该剧的播出迅速在观众、主流媒体、业内专家中引起强烈反响,被认为是新时代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范本,是2019年电视荧屏上最大的一匹黑马。

人民网两次撰文肯定《花开时节》,7月17日刊发的《主旋律更要有真情实感》一文中写道:“《花开时节》素人演员阵容加上真实的生活细节,让观众闻到了泥土香,实在的话题加上真挚情感的表达,不惧跟现在市场上的商业影视操作套路正面硬怼。用真情实感抓住了人心。”“《花开时节》是一部典型的主旋律电视剧,农村题材不讨巧、剧中也没有明星,但该剧不仅登录央视黄金时间,取得了不俗收视率,还成功引起媒体和观众的广泛关注。这说明,只要有真情实感,只要关注的是老百姓想看的东西,主旋律电视剧一样可以成为爆款,如何让主旋律电视剧更贴近老百姓,《花开时节》做出了可贵的探索。”7月22日,在《花开时节》收官之际,人民网发文《生动诠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再次力挺该剧:“《花开时节》剧集接地气,艺术风格独特,该剧质朴、切实,注重对人的性格、心理、情感的细致和真实刻画,做到了在选题、立意、演员和操作等多方面的创新,花开现象值得业内探讨。”

中国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看完该剧后评价:《花开时节》正是一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电视剧。这部戏借助劳动题材深刻揭示了今天的新时代。它表面上讲的是棉花,实际上是讲中华民族、中国农民在精神上从站起来、富起来之后到走向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收获物质之花,更要盛开精神之花,是走进人民群众当中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么来、又是什么样的作品,它的视角是宏大的。[1]

该剧之所以在媒体、群众和专家当中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主要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一、端正文艺创作方向,为普通劳动者立传

该剧讲述的正是当下中国当代农民按照乡村振兴计划、正在发生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故事。每年,来自河南、甘肃、陕西、四川、重庆、青海、宁夏的数百万采棉工前往新疆采棉花,这是世界最大的人类劳动迁徙事件,具有唯一性和史诗性。《花开时节》第一次将这一重大事件以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出来。

一群来自兰考的采棉女工在一位年轻基层副乡长的带领下到新疆采棉花,剧中既有农民工生活的酸甜苦辣,又有青春励志的感人故事。讴歌了诚实劳动的伟大和光荣,赞美了勤劳致富的崇高与美丽。曾几何时,社会上许多人追求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勤劳善良的美德被淡忘。然而摘棉花的女人不偷不骗,含辛茹苦掏力流汗,她们用柔弱的坚强撑起了自己的家,也找回了劳动者的尊严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很好地表达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主题,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坚持现实主义,创新艺术形式

一是纪实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该剧剧作者和主创人员多次前往兰考、新疆采访体验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农民工,并和采棉农民女工一起摘棉花,同吃同住同劳动。历时五年精心打磨,所以,才能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为上千万的摘棉花农民女工树碑立传,讲好了中国故事,弘扬了中国精神。

二是纪实手法———电视剧通篇用纪实手法拍摄,该剧男女主角及70%以上表演者均为非职业演员,他们来自采棉女工、机关职工、中学教师、报社编辑、网络主播、兵团干部职工等各行各业。真是“草根”演“草根”,人民演人民。一改“明星大腕”“小鲜肉”霸占荧屏的局面,给电视荧屏刮进了一股清新的风。而且表演也不逊色于专业演员,关键在于他们有生活和懂生活,演得真实感人,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三是农民评判———该剧完成后,主创人员在导演带领下第一时间奔赴兰考举行多次农民观影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做到人民演,人民看,人民最后是裁判。当地老百姓看后还自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对该剧的肯定和喜爱。

四是导演追求———《花开时节》的总导演、总编剧陈胜利曾利用纪实手法、素人演出的创作方式拍摄出《黑槐树》《九一八大案纪实》《女子特警队》等优秀作品,这些电视剧当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时均获得收视冠军,获奖无数。此次陈导为创作《花开时节》,数次深入新疆和兰考实地采访300多位当事者,为130位摘花工人录像留存,亲自撰写剧本,六易其稿,拍摄不计成本,再次使用纪实手法,大胆启用素人出演,为的是奉献一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充分表现了一位老艺术家的人民情怀和家国担当。

三、河南新疆联手,促进民族团结

美丽的新疆广阔的棉田里,含辛茹苦的内地农民女工和勤劳善良的民族群众,不再仅仅是劳动雇用的关系,他们同甘共苦,成了血浓于水的兄弟姐妹,维汉民族团结表现得感人至深,树起了一个个脚踏实地、敢于追梦,共同为新疆發展贡献力量的感人形象。可以说,该剧为民族团结和新疆稳定也做出了贡献。

四、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时代画像明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写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3]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再次强调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4]该剧花了很大的笔墨充分展示了焦裕禄精神在当代的弘扬和传承,表现了新时代年轻基层党员干部的代表———蓝乡长继承焦裕禄精神,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杰出形象。

当然,以上四个特色还是靠对现实题材的极限突破才得以展现。

综观那些被大家街谈巷议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无不是做到了直击当下社会热点话题,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共情。《花开时节》无疑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在主题的表达和演员的表演上更是敢于突破,频频创新,超出观看预期。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了现实题材的魂,那就是在“真”字上下足了功夫。

《花开时节》的主题是劳动。“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光荣”这个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在当下极具新鲜度。时代发展到今天,劳动的社会背景已经发生巨变,伴随着各种版本的财富造神运动和形形色色的成功学,加上影视剧中各种霸道总裁、玛丽苏爱情、职场剧中生存攻略的反现实加持,“诚实劳动是不是已经过时”成为社会上暗流涌动的隐形话题。《花开时节》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极其现实的题眼,找到了摘棉花这一恰当的切入方式,将戏剧冲突做到极限放大,生生把一个“老”话题做出了麻辣生鲜的时代感,给人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惊喜。

从劳动中提炼出“诚实劳动、安身立命”这个主题,首要的是立起架构。该剧创作者没有按照当下剧作惯用的手法———戏不够,爱情凑,而是几次赴新疆和兰考采访了几百个采棉工、经纪人和政府工作人员,从大量采访素材中寻找创作灵感,务求真实。如:从现实生活中兰考一个带队干部伺候得病采棉工、最后被群众送锦旗的素材中,提炼出蓝文明这条故事线———小乡长“洗澡”记;从四川一个娇小的采棉工对生活态度的叙述中,提炼出别大妮这条故事线———傻大妮翻身记;从众多直播网红闹剧和影视界各种匪夷所思的乱象中,提炼出别二妮这条故事线———小网红蒙难记。

架构扎根人民、立于现实,自然坚厚真实,带着时代的气息,生活的芬芳,自然就能塑造出有别于以往任何作品的新鲜形象。傻大妮翻身记与小网红蒙难记两条线纠缠推进,正反对比,通过冲出家庭、帮助蓝文明、照顾铁大娘、斥责刘全有、教育别二妮、带领大家办公司等桥段,塑造出别大妮这个新时代农民形象,她善良宽容、诚实勤劳,敢担当、勇奋斗,追求的幸福不只是物质的满足,更有精神层面的追求。特别是大妮在别人数钱的时候她写诗数星星,最后在获得摘棉冠军时动情地用英语说出“劳动的女人最美丽”,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刻画出一个新时代崭新的农民女工的追求,一个有诗意、有境界的女人的形象。

二妮则完全不同,她是当代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草根拜金女,她心比天高,但能力有限,出身草根,可又鄙视草根,她蔑视劳动,却又不得不与普通的采棉女为伍,她想要成明星,还必须依靠劳动才能成为网红。二妮是矛盾的,价值观是迷茫的,尽管面对蓝文明的指责,她也能惊天地泣鬼神地说出自己想要成明星就是为了妈妈和姐姐不再跪着摘棉花这样的豪言壮语,尽管面对蓝文明从新疆匆匆逃离,他也能指责这个乡长比自己还要不负责任,但是,当这些思想火花被欲望一次次熄灭的时候,二妮还是那个迷惘、追求虚荣的二妮,而这个形象代表了当今社会的一大批年轻人的真实状态。二妮始终处在艰难的选择中,如同当下很多迷茫的年轻人同样面临焦灼选择一样,剧情通过煽情拉票、逃难新疆、摘花走红、采棉造假、花钱买官等桥段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立体的二妮毫不客气地推到观众面前,尽管观众在网上留言中纷纷发泄对二妮的厌恶和声讨,但这恰恰说明,二妮这个人物其实已经不知不觉走进了大众的心里。

作为主旋律电视剧,《花开时节》很讲政治,诚实劳动的命题本身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民族团结、弘扬焦裕禄精神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花开时节》绝没有人为地贴标签、喊口号,它还是通过一个个源自生活的细节,以真诚的叙述阐释出政治命题中的含义。诚实劳动的主题是通过大妮由被轻视到被尊重、二妮华而不实到认清自己、刘全有夸夸其谈到洗心革面来体现;而民族团结却是以敬畏劳动、重视亲情等人类共同的情感为纽带,展现民族团结的生动画面。观众对《花开时节》的整体评价是接地气,很真实,甚至没人感觉到这是一部主旋律电视剧,更遑论在喊口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真情实感已经将一个个重大的政治命题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化在剧情里了。

事实上,以真情动人贯穿了《花开时节》全剧,这种真情不是煽情而来的,而是基于对真实素材的真挚甚至是偏执的表达。为再现真实感,最大程度完成对劳动的本真还原,剧组在选用演员上不请明星,不看大腕,就看表演者的精神气质与剧中人物的最大接近度。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前期试镜的演员高达千人,其中不乏知名演员。但导演最终选定的演员70%以上都是普通人。女一号孙萍丽是一名外语教师,她参加选拔时,刚把母亲送上了前往新疆摘棉花的火车,听完导演讲的故事,她感同身受,不由自主热泪盈眶,对母亲摘棉的心疼贯穿在以后的整个拍摄中。演员们一到新疆,导演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所有的演员到地里摘棉花。到拍摄时,演员混杂到真实的采棉工中间,导演则采用偷拍的方式呈现最真实的劳动画面,以至于很多人初看时,还以为这个剧不是电视剧,而是纪录片。

有追求真实的虔诚,就能捕捉到真实劳动最动人的姿态。棉工背棉包、跪地摘花最让人震撼,这两个镜头在剧中反复出现。事实上,导演对真实的呈现并不是简单的还原,而是一场场不动声色、精心设计、隐喻深刻的伏击。如:跪地摘棉意喻“敬畏劳动”,通过不同剧集中反复出现采棉镜头,将真实的劳动场景变成了价值取向的表达。从散落在棉田中的姹紫嫣红的采棉工推开去,镜头掠过棉田奔向白云蓝天,采棉工就与棉花蓝天同体,象征着采棉工有棉花一样洁白温暖的品质;当人员减少,霜降将至,心中烦闷时,采棉工鼓起斗志,唱起《穆桂英挂帅》的唱段,镜头拉开,展现远处明亮的雪山,展现高空无边的青碧,劳动精神的圣洁就定格在镜头中,成为永恒。在《花开时节》中,这样具有美学意向性的镜头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19迈阿密美洲·中国电视艺术周暨“金珍珠奖”颁奖盛典上,《花开时节》与电视剧《归去来》《你和我的倾城时光》一起获得电视剧金奖,这是该剧获得的首个国际大奖。作为该剧的制片人、文学统筹,在经历了异常艰辛的创作历程后,我深深感到好作品没有捷径,只有坚守影视人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作,耐得住寂寞,才能拍摄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

参考文献:

[1]仲呈祥.花开时节知美好[N].经济日报,2019-07-21.

[2]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N].人民日报,2017-09-28.

[3]习近平.念奴娇·追思焦裕禄[N].福州晚报,1990-07-16.

[4]习近平.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N].人民日报,2019-03-05.

(作者为河南广播电视台制片人)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素人真实史诗
素人健身计划
厉害了!90后青年企业家从素人华丽蜕变成集团老总,只用了六年时间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从几种“真实”浅议《活着》的影视改编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