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08-28 09:23陈润儿
紫光阁 2020年7期
关键词:西海固小康小康社会

陈润儿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视察宁夏时指出,“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让全国现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只有翻越了这座山,扶贫开发的万里长征才能取得最后胜利”。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要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为宁夏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用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厚望,持续发力防松劲、严把标准防闯关、巩固成果防返贫,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空中俯瞰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的深情嘱托。宁夏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西海固地区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习近平总书记4次宁夏之行都深入西海固地區,1997年到西海固地区,部署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推动形成闽宁扶贫对口协作工作思路和脱贫模式;2008年到西海固地区,深入贫困乡村、贫困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2016年视察宁夏的第一站就到西海固地区,随后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今年6月亲临宁夏视察,首站到的还是贫困地区、看的还是贫困群众。2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了宁夏的山山水水、真情温暖了宁夏的家家户户,彰显了念兹在兹、夙夜牵挂的扶贫情结,满怀了对宁夏大地、宁夏人民的深厚感情,饱含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让我们深为感动。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视察宁夏,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社区企业、农户家中,与干部群众站在一起、坐在一起,面对面、心贴心地拉家常、问生计、听诉求、算收入,关切询问群众生活过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声声问候滋润心田、句句叮嘱暖人心房,折射出了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为人民的真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让我们深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到宁夏视察期间询问的每一件事、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连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在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扶贫车间,强调扶贫车间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在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强调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视察宁夏结束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习近平总书记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坚定自觉的人民立场,生动诠释了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模范践行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让我们深怀敬佩。习近平总书记因扶贫与宁夏结缘,每当脱贫攻坚到了紧要关头,都为宁夏把脉问诊、指路定向、鼓劲加油。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对西海固地区、对贫困群众的亲切关怀、精准指导,充分彰显了为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绝对贫困问题的责任担当。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宁夏、惦念宁夏、关怀宁夏的深情厚谊,转化为坚定的政治自觉、强大的精神动力、必胜的信心决心,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视察宁夏时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看,宁夏民生短板还不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短板,“短”就短在脱贫攻坚。目前,宁夏贫困人口仍未清零,还有一个西吉县没有摘帽;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贫困地区水、房、路、电、讯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善,扶贫产业发展普遍薄弱;脱贫成果还不牢靠,有1.47万人存在返贫风险、2.57万人存在致贫风险,这些都是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无论这些问题有多难都必须解决,无论面临的“山中寨”有多险都必须拿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苦都必须打赢,在全面小康路上决不能忘记一个民族、决不能漏掉一个家庭、决不能落下一个群众。实现脱贫是实现小康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宁夏要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努力,宁夏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累计减贫89.5万人,9个贫困县中的8个脱贫摘帽。现在,剩余的贫困人口虽然总量不大,但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做好各项工作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打起十二分精神,拿出百分百干劲,继续顽强奋斗,继续奋力攻坚,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决不能因为脱贫任务没有完成而拖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的后腿。全面脱贫是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明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建成全面小康,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所有贫困人口与全国全区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我们决不能以大部分小康指标实现代替全部小康指标实现、决不能以大部分人实现小康掩盖少部分人未脱贫的问题,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个都不能少”的重托,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底线任务,让全面小康底色更好、成色更足。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展示国家减贫成效的重要窗口。宁夏西海固地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国际国内非常关注,宁夏的脱贫成效、脱贫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国家形象、直接体现着我国减贫成效、直接展示着我国制度优势。我们必须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细,确保脱贫攻坚过程和结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群众的评判、中央的考核、舆论的监督。首要的是任务完得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宁夏剩余的未脱贫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完成任务时间很紧、难度极大、压力很重。对既定的目标任务,没有任何退路、没有任何妥协、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必须完成。现在,脱贫攻坚政策保障有力、资金支持到位、工作力量充足,只要我们拿出“硬核”措施,集中精力、集中火力,精准攻克堡垒县,精准督战薄弱村,精准扶持重点户,就一定能拔出“穷根”、战胜“贫魔”、摆脱贫困。关键的是质量过得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抓得紧而又紧。这告诫我们脱贫攻坚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必须巩固成果,提高质量,脱贫后的问题并不比脱贫前少、困难并不比脱贫前小、任务并不比脱贫前轻,有的产业发展不足、就业途径不畅、增收渠道不宽,有的因疫返贫、因病返贫、因灾返贫,有的政策不连续、搬迁稳不住、迁入融不进,这些问题不解决,脱贫质量就无法保证。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连续不断、扶贫力量不减、帮扶关系不变,对脱贫群众实行动态监测,对特殊群体做到应保尽保,对搬迁移民解决突出问题,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根本的是发展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现有脱贫任务画上句号后,并不是说以后没有贫困了,更不是脱贫了就都富裕了,无论经济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生活如何改善,相对贫困、城乡差距都将长期存在,决不能一摘帽就了事、一退出就收兵、一脱贫就撒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个是重点任务,一个是重点战略,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乡村振兴才有稳固基础,只有乡村全面振兴、脱贫成果才能巩固、群众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我们一定要把两者有效衔接好,把两者的接力棒交接好,形成整体联动效应,确保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锤炼干部意志品格的火热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是个考验人的战场,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要求我们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形势紧迫、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又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贫困群众务工受阻、扶贫产业发展受限、困难群众收入受损,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形势更加复杂、挑战更加严峻。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全区全面开展查损补失、查漏补缺、查短补齐、查弱补强“四查四补”工作,摸排出各类问题、短板、弱项5.37万个、整改5.26万个,有力对冲了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现在,疫情仍然存在、影响仍未消除、考验仍将持续。我们各级干部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愈挫愈奋、愈战愈勇”的勉励,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在脱贫攻坚大战中、在疫情防控大考中接受考验、锤炼意志、砥砺品格。在大战大考中激发奋斗精神。贫困就是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疫情就是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加试题”。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就是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激发奋斗之志、担当奋斗之责、保持奋进之势,像红军翻越六盘山一样,握紧攻坚“长缨”,缚住贫困“苍龙”,踏破疫情“贺兰山缺”,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在大战大考中增强责任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既是我们的人生大幸,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越是到脱贫攻坚的最后关头,越是面临疫情的冲击影响,越是考验和磨炼我们的时候,我们越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目标要求、发出的伟大号召,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把脱贫攻坚的历史重任抓紧、扛牢、担实,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决战决胜的战果不误历史责任、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在大战大考中提高统筹能力。脱贫攻坚战、防控阻击战两场“硬仗”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既不能以疫情防控为由对脱贫攻坚松劲懈怠,也不能因脱贫攻坚任务紧迫而出现防控漏洞,这是检验干部统筹能力的“试金石”。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面前,必须统筹全面、科学应对,突出重点、聚焦攻坚,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做到疫情防控一丝不能放松、脱贫攻坚一天不能耽搁,确保两场硬仗一齐打、两场胜利一起夺。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西海固小康小康社会
一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史
我家的小康
西海固文学研究的典范
——评钟正平《知秋集》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