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播视阈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样态解析

2020-08-31 15:05朱晨静
戏剧之家 2020年23期

朱晨静

【摘 要】本文以1990年至今的代表性电视新闻主持人为研究样本,重点关注代表性主持人对节目风格的流变影响。本文共分为两个层次,先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再以时间节点内的代表性主持人为研究样本,横纵比较新闻节目的风格演变;在此基础之上,预判未来电视新闻主持人的风格走向,探析未来电视新闻主持人发展的创新性策略。

【关键词】主持意识;主持形象;协同交互;微观介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202-02

一、1990年至今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样态的嬗变轨迹

1998年4月,陈鲁豫首次在《凤凰早班车》中采用了“说新闻”的全新方式,改变了当时新闻播报的刻板形象。1998年的内地新闻播报风格还是“宣告式”,是一种由上至下、广而告之的传播方式,讲求的是由“距离感”产生的权威性。这种“说”的风格,以一种平等、轻松的方式,改变了你播我听的传播方式,体现的是一种“平民化”特点。“平民化”实际上是指以人为本,把对人的尊重放在了首位,一下子提升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使得传播环境更好、传播效率更高、媒体公信力更强。

2002年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推出全新新闻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南京零距离》将新闻的选择明确界定为社会新闻、生活资讯、投诉热线三个部分,并且以直播的形态统筹起来。节目风格独树一帜,孟非独具特色的辛辣评论成为节目别具特色的看点,体现了其既播又说又评的多样化特征。这种场景下的新闻由单向传播改为双向互动沟通,受众群体热议的话题一定会在节目中讨论出现。因而,目标受众容易培养,收视期待持久,地方新闻从过去的硬性题材弱效传播,逐渐转变为如今的软性题材强效传播[1]。

《新闻联播》第三代播音员康辉、海霞成了央视新闻播报风格转变的代表。新血液的注入使《新闻联播》的“笑容感”逐渐增强,让观众耳目一新。相较于央视第二代新闻播音员李修平、张宏民、王宁而言,第三代播音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面部表情,用自己的笑容拉近了受众和播音员的距离,使观看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从单纯地接受新闻事实过渡到在新闻节目中以放松的心情去接纳新闻[2]。从被动到主动,正是新的主持风格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至此,《新闻联播》的“宣告时代”终结。

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样态的特点

(一)多维参与性,是指多维度、无核心、互动参与消息传播的特性。2000年之前“今日消息今日报道”(Todays News Today)的“TNT”模式,成为报纸时效性的标志。而广播电视的现场直播,则使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同步而行,“现在消息现在报道”(Now News Now)的“NNN”模式随之到来[3]。当下移动网络媒体的盛行,衍生了新的传播形态即受众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受众从原先的接受者到现在的传播者,传播角色发生了转变,受众也成了传播媒介中的一员,参与传播,形成了当下“现在消息多维报道”(Now News Multidimensional)的“NNM”传播模式。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传播关系不断发生着改变,作为节目主持人,必须意识到现今受众的角色转变,改变自身的“处境意识”,把自己也变成受众中的一员,最大程度地参与“第一次”信息传播的过程。

(二)角色演绎性,是指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当下新闻节目主持人,尤其是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社會角色扮演特性。主持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必须具有“平民介入意识”,这并非只是选题视角切入点的转变,更是主持人角色的转变。以2002年《南京零距离》中的孟非为例,他的评论切中时弊、一针见血,得到了广大受众的好评,这是因为他在“扮演”着社会中的一员,他言民众之所想、所关切,而非从个人思想出发进行简单点评。在未来,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想真正地贴近民生,就要有“角色演绎意识”。

(三)他众互动性,指他众环境下的多维互动。多维互动是指受众在观看节目时,一定程度上以更多维的方式与节目之中的各种元素产生互动。通过多维互动,即观众与主持人、主持人与主持人、主持人与嘉宾、观众与嘉宾、嘉宾与嘉宾之间的互动,使大家在情感上达到一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高度,这是一种“点——面——群”不断扩大影响范围的交流传播方式。例如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央视的直播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在采访嘉宾时所设的问题,其中包含了提前在移动智能终端采集的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议题,大大提高了与受众的互动程度,也加强了“大小屏”的联系。直播开始之前,在“小屏幕”端进行话题预热,让受众始终保持一定的收视期许,在“大屏幕”未有动作前紧紧抓住受众,补足“大屏幕”空余时间。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对“小屏幕”话题进行提取分析,在节目中有所体现。此时主持人已成为“大屏幕”与“小屏幕”间的纽带,使大小屏幕真正意义上在新闻节目中得以联动互通。

三、电视新闻节目主持样态的发展趋势

(一)协同交互型,是针对当前新闻节目缺乏与受众互动、信息接受缺乏即时反馈的问题,而提出的主持形象。所谓协同交互型主持形象,就是指主持人面对社会事件和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时不做局外人,不仅是“观察员”而且要做“实践者”,要做到“眼里有活、心里有数、传达有情”。2017年新华社“现场云”上线运营,要求主持人致力于将“准确表达”与“接地气”紧密结合[4],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最新鲜、真实的数据信息,在转化播报中或通过节目主持表达传递出去,将普通受众带入新闻事件中,增强受众的协同参与意识,同时也提高节目与受众的粘性。

(二)权威专家型,是针对当前电视新闻民众可信度不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主持形象。主持人需要与时俱进,权威专家型主持人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央视的白岩松、水均益均为权威专家型主持人的代表。现今主持人不再仅限于“播音主持”科班出身,更多专业型人才也加入到主持人行列。未来,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哲学、政治、历史、文化艺术、天文地理等等,都应该有一定的涉猎,在知识结构上力求“专”、“深”与“广”、“博”相结合,做一个“杂家”。权威专家型的主持人,不应只是简单的传播媒介,更应是思想的表达者。

(三)创新融合型,是针对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受众收视期待度的培养研究而提出的主持形象。即通过主持人自身与社会强接触,提升自身融合各类信息的能力,把受众知道的、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信息传播出去,从而培养受众的收视期待,以增强节目竞争力和生命力。这一能力是在未来5G时代下,电视新闻主持人想要突出重围的核心能力之一,通过融合碎片化、多样化的信息,提炼出带有个人思路、思想的新闻要素,再通过节目传递给受众,才可以在未来信息量巨大的新闻环境下紧紧抓住受众。

四、结语

纵观1990年至今,传播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受众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在观看新闻节目的同时,除了关注节目内容本身,主持人风格、特点、形象、言谈、思维、素养和气质以及所有这些综合形成的主持人个人魅力,也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这种从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直接映衬着所在的节目或电视台,使节目或电视台备受关注和推崇。主持人的人格魅力不是靠哗众取宠,而是由内而外地、从包含主持人全部品质特征的综合形象中散发出来的。要想成为有内涵、有深度、有知识、有气质的主持人,就必须具有多维参与性、角色演绎性、他众互动性的特质,此外还要是协同交互型、权威专家型、创新融合型三种主持形象的集合。主持人如果不具备这些素养,在节目中就无法做到驾轻就熟、旁征博引,就无法将节目宗旨贯彻到位,更无从谈起个人魅力。

参考文献:

[1]邹平辉.论城市电视台的区域化发展战略[D].湘潭:湘潭大学,2007.

[2]罗翟耀.浅论中国电视新闻播音的发展方向——从海霞看新闻播音员的技能提升[J].艺海,2016,(7):86-87.

[3]王甫.新闻时效:由TNT走向NNN[J].新闻战线,2000,(05):69-70.

[4]钱浩然.“全程媒体”新闻报道的时代变化——以新华社“现场云”为例[J].传媒,2019,(18):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