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下优秀传统文化对聚民心的影响研究

2020-08-31 09:42冯婉莹
西部论丛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传统文化

摘 要:从文化层面分析中国能更有效应对疫情的影响因素,梳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内涵,研究在人民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行为背后更深层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聚民心的影响,以情感共同体为基础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民群众;情感共同体

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文化、发生深刻变化,各国应对疫情的政策方针,使得政治、经济问题矛盾的暴露凸显。新时代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疫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现代治理能力的一次空前的检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答卷,也为世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本文试图从文化层面分析中国能更有效应对疫情的影响因素,梳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内涵,研究在人民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行为背后更深层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一、讲仁爱、重民本,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极具特色,强调家庭、注重伦理,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就是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现实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仁者”的行为范式和标准,爱自己的亲人,“孝悌”、“亲亲”,尊亲敬上,由此推广开来,爱别人、爱众人,从有血缘关系的小爱,推广至爱天地万物一切的大爱。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民贵君轻,把君子比喻成舟,把民比喻成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朝历代的掌权阶级无一不是要将“民为邦本”放在执政的第一要务。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党和国家中央提出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确诊患者实行全免费医疗。新时代,党和政府依然把“民本”思想贯彻始终,同时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同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把上至耄耋之年的患病老者,下至懵懂无知的患病幼儿一视同仁,坚定的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冲在第一线的是中国共产党员,有白衣天使,有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有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出现在抗疫最需要的地方。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放弃了春节举家团圆的年夜饭、取消了阖家欢聚的聚会出游,选择了居家抗疫,不为国家和社会增添新的负担。疫情是次大考,考验的是各国执政政府的现代治理能力和制度,在这次全球危机面前,中国政府紧紧依靠人民,打赢了疫情防控战争,交上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二、守诚信、崇正义,汇聚人民群众磅礴力量

总书记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这当中“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就包括“守诚信”、“崇正义”。

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抱诚守信,为人做事以诚信为本,这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道德精华,这也早已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立身处世之根本。中华传统价值观中的正义,由“正”与“义”两个词意组成。“正”具有正当、合适和公正之意,如“名不正,则言不顺”中的“正”,即强调名分的正当性、恰当性。“义”含有正当、应当和适宜等多重意思。如“义者,宜也。”“义,人之正路也。”正义在我国古代也有连在一起用的情形,如“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苟非正义,则谓之奸邪。”可以说,崇正义是我国传统社会名、事、礼、乐、刑、罚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一大要素。

在防疫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成了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党和政府要做到取信于民、做到公正法治就要真正为民着想、为民办事。2020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然而面对疫情防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县、贫困户的摘帽进程,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及各级党组织坚定不移地推进精准扶贫,用在家门口的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发达地区企业出现用工荒,已经返家的农民工无法返回原工作企业所在地,对此,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对接,派专车、专列组织农民工返程进企业,费用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甚至还为农民工提供复工费。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在公正法治的社会正轨下取信于民,才能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高速路上汇聚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

三、尚和合、求大同,依靠人民群众实现梦想

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神与生命智慧,她是中华心、民族魂的体现,是当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即把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关系统筹协调好,就能够有效的使百姓安身立命。发展到今天,和合的现代意义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间诸多形相、无形相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

自古至今,大同一直是中国人关于理想社会的梦想,并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内容和精神。《尚书·洪范》最早提到了“大同”一词,用来描述王、卿士、庶民和天地鬼神同心同德的状态。到了近现代,孙中山先生也是大同思想的阐发者,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这样的说法,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正如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面对全球性的危机面前,只有尚和合、求大同,摒弃不同民族文化种族之间的对立冲突,才能够携手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稳定,为各自国家创设最佳的发展环境,惠及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疫情初期,海外华人在援助物资上用动人的诗句唤醒了同胞之间的情感共鸣;当国内疫情缓解,中国政府和社会团体对曾经施以援手的国家和民间组织投桃报李,在捐赠物资上用符合受捐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词句予以回应,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广泛讨论。诗句、名篇背后体现的是被优秀传统文化所激起的情感共鸣,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了情感链接,成为情感共同体,从而为抗击疫情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民心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先明,成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理论、实践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6(11):138-145.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3] 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人民出版社,2019(5).

[4] 张应强,张乐农.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初论[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02):72-82.

[5] 黄晓丹,孙代尧.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实现路径探析——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1):73-77.

作者简介:冯婉莹(1988-11-),女,讲师,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是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人民抗疫的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csskktzc7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传统文化
“行政不作为”现象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