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综述

2020-08-31 22:42吴萌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重症监护室并发症

吴萌

【摘 要】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检索近五年有关气管切开的文章,总结用于预防及处理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并发症的措施。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切开后可出现呼吸道感染、术后出血、气管套管堵塞等多种并发症,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气管套管维护、病房环境维护等。结论:通过提高病房环境质量,术前心理护理,气道湿化及套管护理、体位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心跳及呼吸骤停、气管食管漏、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帮助患者早日出院。

【关键词】并发症;气管切开;重症监护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296-01

气管切开术作为急救及呼吸道梗阻治疗的重要措施,能迅速建立气道,增加通气量。因其是有创人工气道建立措施,呼吸道改路后,空气不再通过鼻腔,而是直接通向下呼吸道,因此未过滤和湿化,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粘稠、结痂,排痰困难可使呼吸道阻塞加重,引发肺部感染,此外还可发生气管壁溃疡或穿孔、感染、皮下气肿、脱管、气管食管瘘、导管堵塞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疗效。因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一向是护理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检索了近五年有关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1 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

1.1体位选择

患者气管切开后体位选择非常重要,应取半卧或平卧位,用小枕头垫于颈下,使颈部伸展,抬头角度以(15~30)度最佳,可保持呼吸通畅,缓解气管下端压迫和气管内壁损伤,同时避免食物反流误吸引发肺炎[1]。翻身时使患者头颈躯体处于同一轴线,可有效避免对通气效果的影响。

1.2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后,呼入的空气未经过鼻腔过滤和湿化,气道自身湿化功能也明显下降,管腔内分泌物粘度提高,阻塞管腔,造成呼吸困难的同时增加了细菌入侵风险。气道湿化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关键。目前临床多使用超声雾化疗法缓解呼吸道粘膜炎及水肿,气雾隨着吸气直接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稀释痰液以顺利排痰。可使用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16万U、α糜蛋白酶(4000U)及生理盐水(100ml)进行气管滴注,每3h滴注一次,每次滴注(2~5)ml[2]。滴注时要沿气管壁缓慢滴入以免呛咳。可交替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使用次数根据痰液粘度及病情增减。

2 气管切开术后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感染预防及护理

气管切口护理时要勤换切口敷料,护理前严格洗手,执行无菌操作,发现异常立即做细菌培养。口腔护理,部分患者会使用一种以上抗生素,因此需要测试患者口腔pH值以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当pH值为提示为中性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或(1~3)%的过氧化氢,pH值偏低则使用碳酸氢钠(2%)擦洗口腔,当pH值偏高时可使用浓度为(2~3)%的硼酸液护理口腔。严格病房空气消毒、地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工作人员严格洗手,家属探访必须穿戴一次性无菌口罩及罩衣,避免过多人员进出病房。气管切开后,危重症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供应不足会降低患者身体抗感染力,因为要建立营养支持,及时补充营养,根据病情选择场内外营养或管饲、鼻饲。合理用药,患者有咳不出痰及顽固性咳嗽时每日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6每次60mg;有哮喘迹象且痰液呈水样则适应盐酸利多卡因、抗胆碱药物行气管滴注,减少唾液分泌;误吸引起的持续发作性哮喘可使用镇静剂,镇静后进行胃肠减压、扩张剂、吸痰等治疗;痰液咳出较多且体温正常可考虑转移至单间病房,停止使用抗生素[3]。

2.2气管套管堵塞预防及护理

气管切开后每4 h对内套管进行清洁,以免黏附于管壁的分泌物过多阻塞套管。内套管脱离时间每次不应超过0.5h;戴内套管前要吸净气道内的痰液,随时擦净管口喷出的分泌物,戴好内套管后,留意是否已经将活门关好,避免脱出。

2.3出血预防及护理

切口处有少量出血是正常情况,通常在手术后24h后明显减少。出血时可使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压迫止血,或进行填压止血。可使用局部肾上腺素喷洒进行止血,手术位置较低时,要将甲状腺损伤排除;若气道内间断的冒出鲜血,应警惕是否发生动脉破损,及时告知医师并行气管插管,使用气囊充气压迫法止血,给予止血药。术后出血量超过70ml者应进行缝合结扎止血[4]。有部分研究者以经皮气管切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发现术中出血量少,出血一般在旋人扩张器使用时自动停止,术后仅部分患者出现切口少量渗血,在未采取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自动停止。此外,良好的痰技巧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研究者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研究中指出:痰粘附的位置较高时,应由上至下吸,到达气管末端时将负压关闭;痰位置较低则由下至上吸,吸痰管插人导管末端后将负压打开并使用配合体位引流排痰,以免因吸痰不当引起气道出血。

3 小结

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等危重患者在抢救时可出现昏迷,呼吸困难,需要及时人工建立气道,气管切开作为有创疗法,虽然效果得到临床认可,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近年来气管切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护理进展较大,护理人员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是探索更快更准的确认病人现有及潜在的危险因素,学习最先进的技术,以研究为基础制定更好的并发症预防策略及病患康复策略。

参考文献

[1] 曾定芬,向明芳,刘真君,等.ICU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比较[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40-42.

[2] 赵士静,董立亭,张秀云,等.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9-11.

[3] 孔磊,许立民,宋献丽,等.3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08-810.

[4] 崔君霞,金奕,于华,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早期采取不同吸痰方式的效果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4-126.

[5] 原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57-58.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重症监护室并发症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