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德州市人才强市建设思路研究

2020-08-31 17:41郭明亮
西部论丛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人才

摘 要:人才是强市之基、活力之源、动力之本,谱写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新篇章,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做好人才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市委市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是“十四五”时期推进现代化新德州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本文立足德州发展现状,圍绕人才强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才;创新驱动;招才引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德州市南邻省会济南、北靠京津,作为山东唯一地级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多年来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不断出台政策文件和举措,引才育才、聚才用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强市效应不断显现,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一、德州市人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人才发展现状。德州市作为山东北大门,地缘优势明显,多年来紧紧围绕济南省会经济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和政策叠加红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城市治理制度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才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为积极承接京津济人才资源外溢辐射,引进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2015年11月市委市府结合全市市情及产业发展实际率先出台了《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人才支撑计划》(人才政策“黄金30条”)、《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若干办法》,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人才改革25条”、“乡村人才振兴20条”、《德州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德州市深化提升“十万大学生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为当前进一步完善人才集聚体制机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在系列文件及各项举措的大力推动下,德州市不断完善人才生态,截止到2019年,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成功引进人才626人,授权专利154项,获得奖项132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5亿元,一大批人才、技术、项目在德州落户生根。通过不断强化平台,营造全社会尊才重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德州市连续4年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并成功创建为全国第四家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山东省唯一一家“国家高端人才引领性创新创业特色载体”,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人才效益不断体现,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二)存在问题。与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建设的蓝图相比,全市在人才引进、载体平台打造、人才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如下:1.人才供给需求不匹配、不平衡。2019年德州GDP总量为3022.27亿元,人均GDP为52295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03%,三次产业比为10.3:41.8:47.9。总体上判断,德州当前仍属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就目前城市发展等位而言,德州致力于打造京津冀鲁区域最具产业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实施路径即以“541”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即做大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绿色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特色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强现代物流、贸易供应链、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541”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对人才需求巨大,尤其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德州当前人才供给数量与供给结构严重不相匹配,亟需扩大人才引进和培育规模。2.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仍需加强。首先是人才引进渠道较少,人才引进的针对性需要加强,人才引进的载体平台需要创新。人才的引进与合理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决定人才引进的成败与否。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政策制定较为完善,但是在政策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人才认定不清、人才晋升与激励措施不细、人才管理措施人性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其次是人才培育、人才投入力度仍需加强,尤其在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回乡创业等鼓励激励措施上还需加强,给予的优惠措施及配套服务仍需进一步完善。3.人才环境仍需要优化,体制机制仍需完善。一是思想上应该加强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从行动上真正重视人才、爱才惜才,只有为人才提供能力匹配的岗位和平台,才是对人才的尊重与认可。二是对人才引进要进行科学规划。人才需求种类繁多,环节各异,涉及众多单位与部门,而同时人才工作的具体实施操作又很难具体指标量化,这就容易造成人才引进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政策效应发挥有限。三是人才配套环境需要完善,包括生活工作、户籍、教育、养老等政策配套均需完善。

二、德州市人才强市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1.科学制定人才规划,提高人才引育力度。科学制定规划是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基本前提,首先对政府来说,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人才强市、创新强市放在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的战略位置,用好用足人才新政,将人才“黄金30条”政策红利发挥到极致,加快引进一批符合德州区域产业和特色的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其次,应积极发挥市场和企业主导作用,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灵活的引才育才方式,深度参与全市人才发展规划及设计实施,加大与周边地区科研院所合作交流频次和力度,布局打造一批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基地,吸纳更多人才及学生到企业实习或集中培训。第三,发挥人才合力,优化人才结构,构建更具弹性和活力的人才队伍。加大宣传力度,高质量举办人才创新创业周和“智慧德州”大型人才招引活动,为德州引才聚财提供全方位支撑。

2.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技术和创新体系。德州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及京津冀鲁科技成果转化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同时还拥有中国中央空调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粮油食品城等众多荣誉称号,产业特色明显,人才需求导向明确、层次分明。当前德州正在全力实施工业强市三年攻坚行动,推动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值此关键阶段,发挥德州产业比较优势,加快构建符合德州区域特色的产业技术和创新体系显得至关重要。一是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轴线,全力提升创新创业平台能级建设,打造德州创新创业连廊。二是强化项目合作和平台打造,通过人才枢纽打造区域创新联合共同体。三是积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德州“541”现代产业体系为抓手,推进工业互联网和5G产业布局应用,完善“亩均论英雄”导向机制,为传统产业智能化提升和人才引进、培育提供良好载体支撑。

3.不断优化环境,打造人才良好引育生态。良好的人才引育环境是德州人才强市的重要保障和必备条件。一是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加强政策统筹,推进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政策与创新创业无缝衔接,打造良好创新创业平台环境。二是不断优化人才服务软环境。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采取菜单式服务清单,创优人才公共服务品牌,完善人才分类管理体系与培养激励体系。三是不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聚才、引才、用才的重要条件。四是不断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通过完善配套服务,为人才提供安心、安身、安业的生活环境和贴心服务,让德州成为双招双引、汇聚人气、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基地和先行示范城市。

参考文献

[1] 王桂荣.德州市“6+6”产业体系下企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与研究[J].经济师,2019(9).

[2] 武慧芳.乡村振兴背景下德州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9 (21).

作者简介:郭明亮(1983—)男,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经济学部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智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毛遂自荐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