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援黔医生在石阡

2020-09-01 10:31毕文君
当代贵州 2020年18期
关键词:苏州大学艳红神经外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 / 毕文君

“当时真的非常担心、害怕,怕他万一救不过来了怎么办。”回忆起丈夫在医院手术抢救的那一晚,兰军的妻子现在仍心有余悸。

2018年10月15日,正在村里开展帮扶工作的石阡县甘溪乡驻村干部兰军出现头痛、意识恍惚症状,大家立即将其送到石阡县人民医院。“当时诊断,兰军因为静脉血栓导致脑出血,如果不立即手术,会有生命危险。”石阡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史超说。

刻不容缓,史超当即联系刘建刚医生赶往医院。19∶57将兰军送入手术室,次日凌晨1∶28成功完成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救回了兰军。

“刀下救人”的医生刘建刚,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出的第一批援阡医疗队成员之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6年,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在贵州全面开展,东部六省八市对口帮扶贵州66个贫困县县医院。同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与石阡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口帮扶石阡县人民医院之前,石阡县人民医院只能做简单的开颅手术,对像兰军这样稍复杂的颅内手术无能为力。刘建刚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专家,长于颅内手术,在石阡帮扶期间,他救治了40余名危重患者。

自两家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从设备、技术、人才等各方面支持石阡县人民医院,更是派专家到石阡县人民医院进行驻点帮扶。从2017年3月至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派驻定点帮扶专家达22批次共计90人次,帮扶科室有神经外科、骨外科等20个科室,指导开展手术500例,诊疗病人18000余人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变“输血”为“造血”才是帮扶的关键所在,两家医院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帮扶期间,刘建刚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石阡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

如今,刘建刚虽已结束帮扶工作回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但他救人的技术却留在了石阡县人民医院。

“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谢刘忠杰医生,如果没有他,我老婆可能就真的没命了。”提起刘忠杰,姚顺道不完的感谢。

刘忠杰是石阡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一名医生,也是刘建刚在石阡帮扶期间重点培养的“弟子”。每一场手术,刘建刚都会让刘忠杰参与,在手术台上通过实践来教学。去年3月至8月,刘忠杰还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进修。

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刘忠杰渐渐掌握了高难度的动脉瘤夹闭术、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等多项复杂手术,并可以独立主刀。姚顺的妻子吴艳红就是由刘忠杰主刀救治的。

吴艳红是石阡县本庄镇人,今年41岁。2019年9月,在大连务工的吴艳红突感身体不适、时常头晕,考虑到在外看病费用过高,吴艳红便回到石阡县人民医院检查。

经诊断,吴艳红为左侧额叶恶性肿瘤,考虑胶质瘤,需实施开颅脑肿瘤切除术。恰在此时,吴艳红突然病情恶化,陷入昏迷、意识不清。情况紧急,刘忠杰当即安排了手术。

“当时非常害怕,感觉在外面等了好久。” 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在手术室外等候的姚顺感觉时间很漫长,但在手术台上,医护人员们却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他们正与时间赛跑着。最终,经过3个多小时手术抢救,吴艳红转危为安。

“手术费2万多元,医保还可以报销,自己没花好多钱。”由于吴艳红是在当地医院做的手术,不仅手术费用大大降低,还能用医保报销,在治病的同时并未太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

“现在我妻子恢复得不错,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没有复发。”胶质瘤属较活性的脑部肿瘤,通常情况下会有复发的可能,但目前吴艳红到医院复查发现并未复发,恢复情况也很不错。

刘建刚医生(中)一边给术后患者复诊,一边教学。(石阡县人民医院供图)

走进石阡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12楼的神经外科,记者看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感谢信从电梯口一直贴到了走廊尽头。群众们用这样朴素的方式向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也折射出基层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渴求。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年多来的倾情帮扶下,石阡县人民医院缺设备、缺技术、缺人才的状况大大改善。如今石阡县人民医院成为贵州省第九家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认定的医院;设立了全省首家县级医院脑卒中防治中心,先后收治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成功实施了静脉溶栓治疗;医院的普外科、儿科、骨科成功升级为市级重点专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获得市级重点建设专科;开创多项首例手术;县域内外转率同比下降10%,县域内住院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医疗水平全面提升,更是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诊疗服务,确保大病不出县。

链接

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自2016年以来,贵州不断深入开展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国家和东部六省八市共266家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贵州省217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19年,对口帮扶关系巩固提升,实现88个县综合医院、66个贫困县1079个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全覆盖;对66个贫困县109家医疗机构均按“组团式”模式开展帮扶,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浙大二院帮扶黔东南州台江县人民医院工作;贵州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年度对口帮扶工作红榜名单。2019年,“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工作深入推进,新增院士专家190人,院士工作站累计达44个,成功举办援黔专家团走进黔西南活动;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次联合其他高校办学,在贵州医科大学开设协和班;“黔医人才计划”累计培训230人,启动新一轮300名培训计划。

猜你喜欢
苏州大学艳红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Simple Life is Far Away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
马亦芯作品选
Comments on A New Concise Course on Linguistics For Students of English
蔡依林出英文专辑啦!
丁志斌,为神经外科患都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