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学视角的国际公共品供给分析

2020-09-01 10:29韩良秋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球治理一带一路

【摘 要】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对于公共品的研究框架对国际公共品进行了分析,从国际公共品的供求主体、供给效率以及供给决策的外部性三个角度分析当下国际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全球治理;国际公共品;“一带一路”

一、国际公共品的经济学分析

国际公共品是公共品在国际领域的延伸,“国际公共品”这一概念最早由Olson(1965)提出,一般把不具有竞用性与排他性的物品定义为公共物品。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对于公共品的分析主要在于公共品的两大基本属性以及公共品的供给与需求。另外,公共品和外部性还常常被放在一起来分析微观经济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的原因。本文拟从经济学的框架与视角下,分析国际公共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作用。

从供需角度来看,公共物品的需求者可以是社会中的个人、家庭或者企业,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则是政府。对于经济学范畴的公共品的供给,政府存在一定的主动性。其主要目的出于维护国家安定,保持社会正常运转,考虑的是整个社会的总体利益。

对比来看,国际公共品的需求者是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基于国际社会无政府的特点,国际公共品的供给者仍然是每一个主权国家。在分析国际公共品的供给与需求时,我们发现国际公共品的供给者与需求者是相同的,准确地说是极大重合的。如果说对于公共物品的供给,最主要的问题是政府无法确定公共物品最有效率的供给量(如:搭便车等问题),那么对于国际公共品的供给还存在着供给者与需求者的主体冲突问题。由于这种冲突的存在,无论是国际公共品的需求者还是国际公共品的供给者,都是从国家自身利益出发的,部分考虑或者不考虑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甚至做出有损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的决策。

二、国际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供给者与需求者的主体冲突与重合问题

供给者和需求者的主体冲突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二者的利益冲突问题。公共品的供给是由政府掌握,政府在公共品的供给过程中会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另外,政府也会根据公共品提供的必要程度,投入财政补贴(如教育),而不会采取断供或不供的问题。而一旦一国认为自己在国际公共品投入的成本大于自身的收益,有极大可能会撤出国际公共品的供给投入。如美国特朗普上台以后,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无视现行的国际秩序与自身应该承担的国际社会责任,先后退出《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边机制。

(二)国际公共品供给的效率问题

无论是在经济学范畴讨论的公共品,还是國际领域讨论的国际公共品,都面临着供给的效率问题。一方面,一国应该投入多少成本来用于国际公共品的供给以及期望的收益是很难确定的。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结合经济学中理性的生产者的生产决定,作为供给者必然会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它的对偶问题——成本最小化。一国会最大程度减少自身的投入,但却期望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会使得主权国家低报甚至隐瞒自身的需求,甚至拒绝任何国际公共品的投入,搭便车(free ride)现象也在处理国际问题中日益显现出来。这种效率问题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国家公共品的供给远远不足,造成全球治理中的赤字等。

(三)国际公共品供给决策的外部性问题

主权国家不仅会停止国际公共品的供给,甚至还会做出不利于其他经济主体的决策,破坏原有的国际公共品的供给规则。如美国全面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破坏了自由贸易以及公平的市场竞争,给其他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最典型的举措贸易壁垒为例,分析其决策时外部不经济的情况。假设美国采取贸易壁垒的私人成本为CP(如因贸易而损失的物美价廉的进口产品),由于存在外部不经济。故私人成本(国家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国际社会成本)CP

三、国际公共品供给的解决措施

(一)发挥新型经济体的供给活力,增强国际公共品的非排他性

中国作为新兴国际制度的倡导者和建设者,一直为激活新兴经济体的供给活力做着努力。如中国—东盟自贸区、六方会谈机制、金砖机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因为发挥新型经济体的供给活力,才是增强国际公共品的非排他性的重要路径,也是修复因权力不平等而遭到破坏的国际公共品的供给规则(所有主权国家均可以享受国际公共品)的重要举措。

解决国际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同样要从国际公共品的固有属性出发。冷战结束后,基于西方权力主导建立起来的国际公共品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强的排他性。西方国家利用自身的绝对权力与经济实力操纵着国际公共品的供给,破坏国际公共品的供给规则。而中国以及广大的新型经济体就是这种排他性危害的对象。

(二)承担大国对于国际公共品的供给责任,化解需求供给的主体冲突

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的特殊状态下,大国应该肩负起国际公共品的供给责任,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共建全球治理秩序。在全球治理失灵的背景下,这种责任更多地体现在对于国际公共品的研发上。“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在国际公共品的研发的重要尝试,使得中国从国际产品供给的参与者,成为供给的设计者、研发者。以“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为例,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经为巴基斯坦创造了70000个就业岗位以及9.3亿美元(约66亿元人民币)的税收收入,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大国责任感。国际供给品需求供给主体的冲突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愈发明显,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于国际公共品的供给意愿大大削弱,供给能力也逐渐降低。这种变化既是对全球治理秩序的挑战,也是中国发挥作用的机会。

(三)重视发挥国际公共品的长期利益,避免国际公共品的供给陷入短期的“囚徒困境”

以经济学中经典的短期“囚徒困境”为例,对国际公共品供给进行经济学中初步的博弈分析。采用的分析假设如下:①假设在国际社会中,只讨论AB两国对于是否提供国际公共品进行决策;②假设国际社会的两个国家仅关注自身的短期利益,而无视长期利益;③假设双方任何一方提供国际公共品,另外一方可“搭便车”且不被排除在外。

如上图展示出的短期博弈结果:如果AB均不提供国际公共品的供给,在短期AB两国的利益没有任何变化,为初始的(0,0);A提供,B不提供,那么此时将会有(-b,c)的博弈结果,因国际公共品的提供常常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故在短期由A承担了这一部分成本,为-b,根据假设③,B可获得收益c;B提供A不提供同理。在AB都提供国际公共品时,在短期有(-d,-d),代表的双方的投入成本-d。

基于前提假设,双方会在博弈过程中选择自己的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A不提供时,B考虑自己的处境为提供(损失-b),不提供(损失0),故B选择不提供。A提供时,B考虑自己的处境为提供(损失-d),不提供(收益c),故B选择不提供,故B的占优策略是不提供。同理可推A的占优策略为不提供,故最后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的结果为AB均选择不提供国际公共品的供给,为(0,0)这种情况。

从模型的结果来看,这或许是四种结果中最好的结果,但是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在短期国际社会对于国际公共品的供给决策。而现实国际社会的国际供给品的利益并不是在短期实现的,而是在长期实现的。在现实的全球治理中,迫于国内压力以及国际公共品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各供给方“搭便车”的问题,各主权国家在做决策时会只看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从而做出不利于国际供给品可持续供给的决策。因此,各国必须重视发挥国际公共品的长期利益,避免国际公共品的供给陷入短期的“囚徒困境”。

【参考文献】

[1] 刘传春,李远.“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的完善——以国际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为视角的分析[J].理论导刊,2019(10):108-115.

[2] 邱昌情.全球治理與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03):30-37.

[3] 李娟娟,樊丽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的经济学逻辑——基于国际公共品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5):12-18.

[4] 姜欣悦.国际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6(06):50-51.

[5] 戴维·赫尔德,李秋祺.如何走出全球治理的“僵局”[J].探索与争鸣,2019(03):34-39+141.

[6] 李娟娟,樊丽明.国际公共品供给何以成为可能——基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5(03):5-14.

【作者简介】

韩良秋(1995—)黑龙江佳木斯人,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国际政治(国际经济方向)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全球治理一带一路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
对全球化下全球治理的批判性反思
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