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朋辈互助的大学生学业帮扶工作探究

2020-09-01 10:29朱瑜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对策

朱瑜

【摘 要】 文章对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业帮扶相关概念及研究文献作了综述,分析了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适应性差,学习方法不当等。提出了基于朋辈互助的大学生学业帮扶实施对策,要高度重视,确立目标;形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做好朋辈互助学业帮扶者选拔工作;丰富帮扶形式,精准帮扶;定期考核总结,注重实效。

【关键词】 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业帮扶;对策

一、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业帮扶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朋辈互助的概念

朋辈,即朋友、同辈、同伴;朋辈互助,即朋友、同辈、同伴之间相互帮助。由于朋辈之间年龄相仿,受教育程度相仿,生活环境相仿,因此,相比其他年龄段的人们来说,朋辈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天然的亲近感,沟通起来也更加容易。朋辈互助在前几年较多出现在心理帮扶中,近年来出现在更多领域,比如学业帮扶、思想教育等方面。就目前国内外对朋辈互助学业帮扶的研究来看,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三个关键的概念群:第一,平等身份的认同感。朋辈互助的首要特点就是基于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帮助。这种平等的身份优势很好地弥补了师生之间存在的年龄差距和认同差异,从而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建立认同感。第二,互惠关系与共同的目标责任体。朋辈之间会在不断地互助中确定共同的愿景和各自的责任。第三,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互助学习最终的结果就是通过朋辈之间这种平等的关系,逐渐建立起稳固的学习共同体,共同面对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本文所研究的就是基于这种朋辈互助的大学生学业帮扶。通过朋辈相互之间的影响,增强认同感,见贤思齐,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业帮扶相关文献综述

赵尉尉基于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的概念解析與理论渊源,分析了开展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C大学G学院为例,探讨了开展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的实现路径与效果。[2]姚敏对朋辈学业辅导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朋辈关系的学业辅导优势,即利于施加教育引导,利于提高学习热情,利于辅导工作精细化、科学化,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利于危机事件的反馈干预。给出了朋辈学业辅导的工作原则:方向性原则、榜样性原则、柔性管理原则。最后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朋辈学业辅导的有效途径:把好质量关、加强考核培训、加强工作融合。[3]唐星星研究了党员朋辈辅导在学业困难大学生帮扶中的应用,他分析了大学生学业困难原因及其表现:学习态度不正、学习方法不佳、时间管理不当、专业思想不稳。提出了实现党员朋辈辅导学业困难学生的操作路径。[4]贺新星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为例,探究了朋辈引领互助机制“学生讲师团”这种模式的优势及构建途径,并分析了其实施效果。[5]杨少明、高玉洁基于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和朋辈互助机制,从学生思想引领和学习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优良学风建设的探讨和实践,并坚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对学生实施分类教育管理,开展特色朋辈互助活动。[6]甘瑶瑶、高秀梅梳理了朋辈辅导的含义及其在国内高校的研究与运用,分析了大学生学习状况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学业指导工作实践中存在的缺陷,最后探讨了以“助教制”为关键载体的朋辈辅导模式。[7]王云海、滕云、童德毅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开展朋辈学业辅导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朋辈教育视角下高校学业辅导工作的基本内涵与原则,探讨了朋辈教育视角下高校学业辅导工作的成效。[8]尹大伟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将朋辈教育理念引入到学业辅导工作中,探究了朋辈教育视角下学业辅导的工作实践模式与成效。[9]吕振基于朋辈理念下研究生对本科生开展学业帮扶的实践价值,探索了研究生融入本科生学业帮扶的路径。[10]

二、部分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高中时期,不少家长常用“高中苦一点累一点没关系,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就不用那么努力地学习了”的观念来教育孩子,以致学生考上大学后立刻放松下来,认为上了大学就不用好好学习了,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把学习当作主要任务,在学习上投入精力不足,甚至出现旷课的情况,从而可能导致挂科甚至学业警示。

(二)学习适应性差

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均与高中不同,大学时期的教学模式、学习内容、知识深浅、考试方式等也与高中时期不同。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难以很快很好地适应,疏于自我管理,自律性和约束力差,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从而可能出现学业困难的情况。

(三)学习方法不当

大学的学习内容比高中时期的更抽象、更专业,老师的讲授方式更具灵活性,更多地需要学生发挥自主性、灵活性。显然,仅仅沿用高中时期的学习方法是行不通的。然而,部分同学在进入大学后,仍然采用的是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学习。[11]这也是为什么部分学生虽然努力学习了但仍然学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开展朋辈学业帮扶的意义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学业帮扶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12]积极探索大学生学业帮扶机制,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朋辈学业帮扶工作,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

大学生朋辈之间年龄差异小,代沟小,心理抵触性低,相对来说更容易建立学业帮扶关系,且帮扶优势较为明显。一方面,帮扶者在帮扶过程中,通过对知识进行反复思考与梳理,将所学内容教给受助者(接受学业帮扶的学生),不仅帮助了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同时也让自己对所学知识更加熟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习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受助者在接受学业帮扶时,不仅是在学习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帮扶者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等,有利于从多方面提高自身学习能力。此外,学生朋辈帮扶者,一定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典型性和榜样性。因此,他们在帮扶有学业困难的学生时,容易被视为学习榜样,能有效激励学业困难学生克服困难、端正态度、努力学习,对他们起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带动更多学生共同进步,进而实现班级学风的整体改进与提升。

(二)开展朋辈学业帮扶工作,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润物无声,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育人的实效性和亲和力。朋辈学业帮扶,其实就是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在教室、宿舍、食堂等地,通过面对面、QQ、微信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交流。大学生朋辈之间代沟较小,需求相近,文化背景相近,彼此之间更容易理解和认同,在朋辈互助学业帮扶中,帮扶者与受助者相互学习和汲取对方的优点,让彼此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人格更加完善。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互助、集体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好地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开展朋辈学业帮扶工作,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朋辈帮扶中,受助者通过学习、模仿帮扶者,不断激发内在学习动力,逐渐在学习上有更多思考,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学习上的主动性逐渐被扩大到更多领域,受助者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逐渐被激发,进而达到自我教育、全面发展。

(四)开展朋辈学业帮扶工作,有助于缓解辅导员事务繁忙的问题

专职辅导员总体上应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高校辅导员配备比例远高于1:200,且辅导员不能时刻在学生身边,具体帮助和督促每一个学生学习,也不能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遇到的问题。而朋辈之间每天学习生活在一起,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学习成绩较差者的学业问题。

四、基于朋辈互助的大学生学业帮扶实施对策

(一)高度重视,确立目标

基于朋輩互助的学业帮扶不仅有助于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也有利于辅导员更加了解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思想政治育人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和辅导员应高度重视,将朋辈互助学业帮扶,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更好地贯穿在日常工作中。

(二)形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建立制度,将朋辈互助学业帮扶形成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建立帮扶者与受助者定期联系帮扶制度、档案登记制度、帮扶记录制度、及时反馈制度等,从制定帮扶方案、明确帮扶内容,到具体实施,再到考核评价、反馈总结进行明确规定,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流程,确保朋辈互助学业帮扶活动的可持续性。

(三)做好朋辈互助学业帮扶者选拔工作

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学业帮扶活动,辅导员结合学生学习成绩、所报帮扶科目、专业等,选出综合素质较高、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助人的帮扶者,优先考虑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或是在学生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或是家庭经济困难,需要更多锻炼自我的机会。其次,帮扶者需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正常地与人交流、讲授课程。再次,帮扶者需有一定的耐心,能够不厌其烦地为受助者讲授知识,直至对方完全理解。

(四)丰富帮扶形式,实施精准帮扶

通过查看考试成绩、谈心谈话等方式精准筛选出学业困难学生,对其建档立卡,分析其困难的表现及原因。根据其实际需求,精准确定帮扶者及帮扶方式、帮扶目标,开始精准帮扶。成立“一帮一”、“一带多”、“资源共享”、“榜样力量”、“每日打卡”等互助小组,以一个学期为时间单位,建立帮扶关系,帮扶者针对受助者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工作,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五)定期考核总结,注重实效

由学院相关领导和辅导员组成朋辈互助学业帮扶领导小组,密切跟踪帮扶活动的实施过程,定期组织交流会,帮扶者和受助者及时交流帮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好的做法,汇报讲授、学习情况,反馈帮扶活动开展情况。领导小组对朋辈互助学业帮扶的开展情况、工作实效进行考核,及时解决和调整遇到的问题,对综合表现优异者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

[1] 赵尉尉.大学生朋辈互助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06):106-108.

[2] 姚敏.大学生朋辈学业辅导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9(26):136-137.

[3][10] 唐星星.党员朋辈辅导在学业困难大学生帮扶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4(08):156-157.

[4] 贺新星.构建朋辈引领互助机制“学生讲师团”促进新生自主成长——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44):138-139.

[5] 杨少明,高玉洁.基于朋辈互助机制的优良学风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58-59.

[6] 甘瑶瑶,高秀梅.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2):68-70.

[7][11] 王云海,滕云,童德毅.朋辈教育视角下的学业辅导工作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4(12):7-10.

[8] 尹大伟.朋辈教育视角下学业辅导应用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1):113-114.

[9] 吕振.朋辈理念下研究生融入本科生学业帮扶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9(20):36-38.

[12]汪隽,王河.大学生朋辈辅导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2.28(02):68-71.

【作者简介】

朱 瑜(1993—)女,陕西榆林人,硕士,西安科技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