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省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2020-09-02 13:15扬,李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年4期
关键词:省局气象局贵州省

陆 扬,李 迪

(1.贵州省大气探测技术与保障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

0 引言

气象观测经过多年业务发展,整体标准化程度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质量体系不完善、质量环节较繁琐,质量标准不高等,需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来强化观测过程监管、提高数据质量、增加数据有效供给。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在WMO的192个成员国的 117 个国家实施,它已经成为气象业务质量的“体检证”,取得国际信任的“通行证”。中国作为气象大国,必须要迎头赶上,全面开展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才能为实现气象强国奠定基础。2018年6月贵州省气象局成为全国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第一批试点建设单位之一,于2019年1月启动建设任务,贵州省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下简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已于2019年7月15日正式实施,2019年11月29日正式通过第三方认证,这标志着贵州省气象观测业务已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质量管理体系在试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通过对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观测数据质量。

1 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1.1 ISO9001标准

ISO9001标准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它是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提供了具有科学性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手段,为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目标管理,倡导强调需求、增值、流程绩效和有效性及持续改进的过程方法,其核心理念之一“PDCA”循环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行业和过程:

P-策划:根据顾客(用户)的要求和组织(各级气象部门)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业务运行);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业务质量监督检查)和测量(检定标校),并报告结果;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

1.2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为确保气象观测数据(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时效性、完整性等方面的固有属性)持续满足相关要求,实现预期目标,由所涉及的方针、目标、业务工作流程、组织架构、职责权限、制度规范、资源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2 贵州省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贵州省气象局按照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识别和确定各项管理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2.1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贵州省气象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省局最高管理者(局长)及相关直属单位、市(州)气象局、各类观测站主要负责人应确保整个省局内部相关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派、沟通和理解。各单位领导层应在本单位、本局的管理层中,确定一名管理人员,并分派职责和权限:

①确保省局、直属单位、市(州)气象局、县(市、区)气象局的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②确保各项运行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③向各直属单位、市(州)气象局、县(市、区)气象局的最高管理层报告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绩效及其改进机会,尤其向省局的最高管理者报告。

省局最高管理者(局长)指定观网处为全局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主管部门。

2.2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框架

贵州省气象局由观网处组织省局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市(州)气象局、县(市、区)气象局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遵循“PDCA”原理建立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识别和确定各项管理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贵州省气象局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及类别示意图

①其中管理过程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构架中的统领要素,目的是保证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始终遵循ISO 9001标准要求和“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理念,同时为增强用户满意给以指导。其中综合管理包括:文件管理、记录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用户满意管理、组织知识管理、外部供方管理、不合格控制、改进控制、质量监督考核、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管理、风险和机遇识别控制等十二个方面; 行政管理主要是目标任务和绩效指标管理。

②业务过程包括数据业务质量管理、装备业务质量管理及技术发展质量管理,业务过程是气象观测之根本,一定程度上技术发展质量决定了数据业务质量,而装备质量是确保数据业务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其中技术发展质量管理包括:国家级地面观测站迁建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观测业务准入与退出管理。数据业务质量管理包括: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管理、观测数据采集、观测数据传输质控管理、观测数据存储归档管理、观测数据传输监控管理、元数据管理、观测业务系统运行管理。装备业务质量管理包括:省级观测设备及备件采购管理、省级观测设备仓储管理、省级观测设备运行监控管理、气象观测技术装备处置管理、观测业务系统运行管理程序。

③支撑过程的装备计量确认、装备维修维护为业务过程的装备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支撑过程的标准规范体系为业务过程的数据业务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软性支撑。人力资源管理为数据业务质量管理、装备质量管理、技术发展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3 质量体系的运行

为评价贵州省气象局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贵州省气象局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专项办对贵州省气象局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内部审核。

①审核发现在质量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涉及GB/T19001-2016标准条款48项次。主要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内审不符合暨改进事项涉及标准条款及阶段问题汇总表

按照涉及GB/T19001-2016标准条款划分,主要分布在观测过程的运行控制,占比21.3%;观测环境控制,占比14.9%;观测设备的计量控制,占比12.8%;改进控制,占比8.5%。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PDCA循环的策划、实施、绩效评价、改进四个阶段划分,审核发现的问题占比情况如图3。

图3 不符合改进事项涉及阶段问题

②审核情况:通过本次内部审核,发现各市州局业务管理人员对业务内容比较熟练,但按照体系要求进行审核的思路有所欠缺,注重结果检查,疏于对体系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的核查和思考,不便于气象观测有效管控方法的积累与传承;针对观测设备故障类别、可疑数据类型进行系统分析的思维尚未形成,不便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原有惯例性的业务检查工作开展较好,审核发现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4 改进建议

①注重培训,骨干队伍培养必须先行。质量管理体系,对我们所有的领导和业务人员来讲,都是陌生的概念,特别是对ISO的有关概念和要求更是知之甚少。而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依靠我们现有的人员,因此,针对ISO标准的培训工作必不可少,而且要先行,为体系建设培养、建立一支既熟悉观测工作,又熟悉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人才队伍。

②管理者重视是体系有效建立的关键。领导作用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基础和保证。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体系策划、组织、资源配置等方面。建议加强领导在体系建设过程中保障支撑作用。

③建立对气象观测设备的周检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追踪管理,并根据其计量特性建立观测设备的期间核查机制,提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建立市州级计量检定业务,完善期间核查工作。

④建议完善全省气象装备的三级备件清单,应急备件管理办法,对备件进行规范的领取、存储、检定、维修、报废。

⑤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气象观测业务的深度融合,为今后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管控流程积累可借鉴的经验,持续提升气象观测质量,达成质量目标及过程绩效指标,实现省局乃至中国局确立的质量方针。

猜你喜欢
省局气象局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四级高级主办
黑龙江省气象局组织参观黑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英国
省局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新修订的《测绘法》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英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全球“热力不减”
一张纸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