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里

2020-09-02 06:23陈革新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三部曲

陈革新

八人同行南下,散落在同一节车厢里,抬头聊聊天,低头扒手机。

就只两个小时,从浙南到闽南,这次行程的目的地就在我脚下。如果穿越,就回到了唐总章二年,我族祖先从中原来到闽地,平定叛乱,遂被后人称为“开漳圣王”。就回到了明崇祯十五年,我族这支祖先从这里迁徙到了浙南,他们北上的路程,不知走了多少时日。

“浙江的朋友,走喽,走喽!”举着小旗的地陪在喊。我却跟随祖先的脚步,回溯来时的路。

史上从闽到浙有三次大移民,路径大多是浮海到赤岸的地方,再陆路向北。

大兵之后,必有荒年。但见荒郊野外“扶老携幼,肩挑背扛,荜路蓝缕,以启山林,黄茅白苇,栖身斥卤”,生存何其艰难。

山陬海滋,古道逶迤。想象中,莽莽间春季多雨潮湿,泥泞难行。夏季瘴气浓重,虫蛇甚毒。若是秋季,跋涉情况会好些,途中有柑桔、芭蕉、野柿、薯、芋牛蒡之类可以充饥,但野柿中看不中吃,多吃会胀肚闭结,不像西游中老猪行为那么滑稽好玩。

向北只是个方向,但没有具体落脚目标。一路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有时还难免争地打斗,你死我活。我的祖先,终于来到了一个叫坎头的地方。

我族肇基之地,真是一块福地,这里的山,我可以叫家山。家山上,五代后汉乾桔年间,僧愿齐率徒众到此建十八道场,吴越王钱俶为设司库,征一县之赋赡养其师徒。崇宁三年,经正经邦诸兄弟自建中靖国元年至崇宁间从学程颐和太学,学成返乡,结庐三间,建书院,教授生徒。庆元五年,朱熹到此,游山水,寻访慕名已久的书院,并为书院题额。史实非传说,牛吧?

前辈手握锄头,子孙拿起笔杆,算是顺理成章了。

血液里流淌着修谱牒建宗祠的秉性,当不用为温饱皱眉头之时,兴建一座宗祠便提上“工作日程”。

那是一百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在田园间,卜块地,右边山峰嶙峋,溪流绕带,前方远山叠翠,隆起笔架之势。初建规模不大,两进均为五间平房,左右各三间厢房,砖木结构,白墙青瓦,香樟映印,屋脊塑有龙凤。山墙上端砌成半圆图案。门楣上方由半椭圆、长方形和棱形几种图案拼成,从右到左,浮雕“陈氏宗祠”四字。一对泛绿石板,阳刻一副七言门联。前庭,竖起八副旗杆石。后来扩建第三进时,我已参加工作领俸禄,家乡宗亲来我家按人丁收取捐资,从此,宗祠距我就不那么遥远了。

宗祠是族亲每个人的宗祠,婚丧嫁娶操办,柴盐油米调解,囊括了生活巨细。其中最荣耀的一项是读书。从清嘉庆间入邑庠,光绪间东渡扶桑入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九州工业大学,到近代入黄埔军校及国内诸多大学,小小山村中,这宗祠一门,谱写着一部族人的耕读史诗。

祠堂里,大门边有一块青石碑,刻着“黉门遗泽,科苑流芳”。上款为宗一太先生颂,下款为后学苏步青敬撰。这块碑重啊!

宗一太出生在浙北安吉。他的祖辈太平天国年间,从这里迁徙去了安吉垦荒。到了清朝末年,当时的科举,客籍人不得参加考试。于是,十七岁的宗一太又回到了原籍读书。在偏僻山野怎么有书可读肯定是个疑问,答案就在宗祠。这祠堂右边有书斋为“致用学堂”,由族人留学生藜青、少王、少铭和子蕃创办。宗一太由宗亲接济,独自吃住在祠堂里,学习经史舆地格致等课程,二年间完成了学业,于光绪三十二年冬回归安吉。次年在藜青校长介绍帮助下,赴日本留学——东京宏文学院日语班、大学预科、北海道东北帝国农科大学森林科毕业,浙江省甲种农业大学校长、江苏第一农业学校林科主任、上海圣约翰大学进修、美国哈佛大学树木学硕士、德国撒克逊林学院进修、金陵大学森林系教授、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所长,出版巨著《中国树木分类学》,八宝山公墓……这些关键词,足够串起“林学泰斗”壮阔的人生“三部曲”。

他留给我最亲切的感受,来自祠堂碑廊,其中一方是宗一太用隶、行二体亲笔题字:“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谨录梁部长名句以祝中国林业之前途。”视线模糊了,我触碰到了一个人的体温。

七八年前,有宗亲提议,拆了重建。

刮的是流行风。对乡村古建筑,我属守旧派。“不能拆!不能拆!”我再使劲喊,也只是微弱的气息,抵挡不住老板发展的美意。想想也是,历史上某商某商某商,发达后,哪个不是大兴土木建造某家某家某家豪宅的?建宗祠属公益事业,非议好像不占理。毕竟是有文化一族,来了一次全族宗亲民主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拆!原址扩建,占地十几亩。第一进全木结构,门窗花板,左右憩亭。第二进为“陈嵘纪念馆”,分两层。一层摆放陈嵘铜像及十个展柜陈列陈嵘著作、手稿等,二层为“致用学堂”。第三进是“聚星堂”,也分两层,一层为活动场所,二层供奉祖辈牌位。

建了三年,花了一千几百万元,算是大手笔。落成之前,族里给我下了任务,要我提供三十副楹联和四个匾额题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作为后裔,这是本分。我在本地组织名家撰联、挥毫。为了陈嵘纪念馆,两次专程赴京城找大领导,大书家,请他们题词,求他们墨宝。

纪念馆巨匾内容,还差四个字,这光荣的任务,又让我填空,尽管我脑子里词汇存量有限,还是勉为其难,从《离骚》中拣出“树蕙滋兰”以表达对前辈宗亲的敬意。

宗祠落成典礼那天,各地宗亲聚集一起,当主席台上展示大领导从京城寄来的四尺整张题词真迹时,脸上无不露出激动和自豪的神情。新建的祠堂里,匾额、楹联均采用进口木整木雕刻,找不出一个电脑字,文化含金量几近足赤。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毕竟还纠结于旧与新的冲突。听说旧祠堂拆了后,还有三对梁柱木构件,我提出要求,我要一对。这是我的珍藏,拆下的柱形木构件榫头尚在,正面阳刻各四字,尾部装饰谷穗图案,对衬嵌着两颗蓝色琉璃点睛,略有斑驳,正显出真实历史感。“俎豆千秋,颍水长流”,这句话流进了我的心田。

这期间,我遇上了书人书事。

宗一太名叫陳嵘,这是在“致用学堂”读书时,校长藜青给他取的。这个名字,被一个当地眼尖的文史学者在《拉贝日记》中发现。我打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版《拉贝日记》中译本,三天两夜,读正文592页至“再版后记”,再加上扉页、版权页、出版说明、目录、序、前言12页,计604页,结果,只有一处出现“陈嵘”二字。

德国人拉贝抗战期间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管辖九个安全区及25个难民收容所,收留难民20多万人。在他即将离宁回国时,各安全区区长和各难民收容所所长签上名,给拉贝写了一封信,感谢他所做的一切,并挽留他继续在南京工作。这封信附有原件图片,“陈嵘”的签名赫然在目。从日记中获悉,当时金陵大学已西迁,留下六人保护校产,陈嵘是其中一个。此外,我读到另四个同事的名字和“事态报告”,金陵大学在蚕厂、图书馆和宿舍就有3个收容所,收留难民7500人。他们都做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事,驱使着我探究的极大的好奇心。

去年清明,宗一太的孙子即和叔,代表全家人,从京城返里省亲谒祖。

还真是雨纷纷的时节,宗亲代表几十人,出动十几辆小车,一路打开双闪灯,浩浩荡荡,陪同他祭坟。说“陪同”他,是因为他身份特殊,实际上应该是他回乡加入裔孙扫墓队伍。那天早早集合从祠堂出发,先是祭扫我族的始迁祖坟,接着去祭扫和叔房头两座祖坟。

如今的山路野草丛生,并不好走,由最熟悉的宗亲带路,还不时得调头折返重新寻路。在坟头,和叔虽然是退休多年之人,还是非常虔诚,按规定象征性地点香烛烧纸钱,然后双掌合十跪拜。当礼毕之后,还反转身,拱手作揖一再感谢宗亲一同前来,了却了他爷爷、父亲及自己多年来的心愿。

回到祠堂里,热热闹闹吃了一顿扫墓酒席。清明扫墓,按习俗是一年中仅次于过春节的大事,隆重是必须的。

餐后,我陪和叔在纪念馆二楼“致用学堂”美人靠般的廊椅坐下聊天。惊奇又一次出现,和叔跟我讲福建话。其实不怪,现在浙北湖州、安吉一带讲福建话的大有人在,因为我们的祖先多来自闽南,又从浙南移民到浙北。那年我在湖州叫了一辆出租车,驾驶员听听我口音,主动用福建话跟我搭话,让我与妻子面面相觑。他说自己的祖辈就是从我家乡来垦荒的,一直习惯讲着家乡方言,到他这辈已三四代了,还讲家乡的话,尽管家乡在哪儿只是听说,从未回去过。乡音,骨髓里的声音。

这时,一个宗亲带一个姑娘找和叔。从她言谈举止看出,这姑娘见过世面,已经很老练了。一询问,原來是彼国留学生,现已在太平洋彼岸工作生活。再一问,巧了,竟是我小学同桌的女儿。和叔说,他的子女也都在彼国,孙子也在那边出生,自己有时也在那边住一段时间,如方便时,同宗姑娘可加强联系。是哦,空间上,这一脉宗亲,距宗祠就远喽。

姑娘乐意,为我和和叔用手机拍了张合影。我俩挨近些,坐在祠堂,以家山为背景,虽有些逆光,还是这样选择了。拍完递给我和和叔看,风趣地说,你俩前辈的头发,都长到山坡上去了哈……我们会心地开怀大笑。

宗祠是生者的精神家园,逝者的灵魂归宿啊!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三部曲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史料教学“三部曲”
初中政治创新教学“三部曲”
初中函数教学“三部曲”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部曲
设计·教学·反思——唱好主问题教学“三部曲”
尊重唤醒评价
浅议作文教学的“三部曲”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