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02 06:50屠兰兰
中国民商 2020年8期
关键词:塔机制造业

屠兰兰

摘 要:在当前这个我国经济发展势头逐步赶超欧美等大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的旗号,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越来越响亮。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诸多制造业企业依然在很大程度上,遗留着以往粗放管理的风格和弊端,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制造行业的自我革命和自我提升,也从另一个角度,放缓了我国制造业进军世界前列的步调。而长期以来在西方国家广为流行的精益管理会计模式,尤其适用于我国当前制造业的发展管理进程。只有不断探索这一精益管理会计的发展道路,才能够在优化制造业产品的同时,使其经营效益得到最优解。因此,本文尝试立足于本企业,探讨本企业在生产以塔机为主的相关机械类产品的过程当中,如何利用精益管理会计模式,实现生产规模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精益管理会计;制造业;塔机;粗放管理;经营效益

精益管理会计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其不是以当下的成本削减为价值导向进行运作的,而是基于整个产品的价值流,以其未来的发展为导向进行运作的。其主要的目标,在于不断优化产品组合等指标,以此来避免生产过程的浪费现象,使企业能够灵活地对其生产方式进行调整,以此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在以各类产品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制造企业当中,这一精益管理会计的思想能够对其发展起到不容小觑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就其应用展开相应的分析。

一、制造企业应用精益管理会计的优势

(一)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对生产过程进行把控

本企业主要生产以塔机为代表的一系列工程机械类产品,并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服务。在本企业生产过程当中,借助于精益管理会计的管理模式,可以将主要的生产产品——塔机的生产流程,以工作单元的方式进行划分。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得不同的工作单元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的向前的合力。不管行业内的产品性能发生怎样的革新和变化,这一管理模式,都能够帮助本企业实现及时的灵活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种类的产品生产需求。精益管理主张将每个生产环节都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在之后让整个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大家除了要控制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内容,还需要站在宏观的过程对整个生产的过程进行把控。一旦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有可以节约成本的环节,大家也需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新技术来节约成本。

(二)避免交易过程的浪费现象,提高财务运作过程的透明度

精益会计管理模式运用在制造行业当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当前许多交易过程当中频繁出现的浪费现象得以逐步杜绝,与此同时,使整个制造企业的财务运作流程得以逐渐趋于透明化。除此之外,在精益管理会计模式的引导之下,企业管理者可以使企业当中的所有资源都得到统一的整合,而在这个整合资源的过程当中,以往存在于财务流程当中各个方面的漏洞,都能够逐步获得暴露,从而使得整个制造企业的生产优势得以逐渐显现出来。

(三)更好地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加强和客户之间的联结度

精益生产战略如今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管理会计模式,成了许多制造企业追求的主流管理模式。而且这一模式在实施之后,给制造企业所带来的利润增长比例是不容小觑的[3]。许多制造企业都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之下,获得了很大程度的管理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其价值流也获得重新地组织。而这一模式,给企业带来的良性循环也是令人瞩目的,例如,本企业在采用了这一精细管理会计模式之后,以往的会计漏洞都逐渐被杜绝,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的流动更加准确且迅速。而在这些愈发透明化的流程的加持之下,整个企业应对外部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变化的能力也随之而晋升了一个台阶。企业能够拥有更为灵活的空间,对自身所接触的客户进行评估,以形成对于客户需求的准确认知。久而久之,客户在获得相应产品的同时,能够获得更为高效的服务保障,如此一来,其与企业之间的黏合度也会逐步提升。

二、我国制造企业实时精益管理会计模式遇到的阻碍

在精益管理会计模式下,以往的会计文化和会计人员的工作模式,都需要得到重新地洗牌以及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许多制造业的老员工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各扫门前雪”的工作理念,就会由于无法应对复杂的环境工作需求而逐渐被淘汰。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一般都是纵向的,也就是说,管理的指令从上至下传递到基层的管理会计人员手中之后,其只需要根据程序化的问题处理方式,执行命令即可。久而久之,相应的会计人员的思维模式就会流于僵化,因为一成不变的环境很难使用于其中的个体获得有效的成长,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提高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而管理会计思想落后、人员能力限制等问题,也是当前桎梏许多制造企业进行精益管理会计模式改革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三、如何深化精益管理会计模式在制造企业当中的应用程度

(一)构建能够提高各级员工积极性的精益业绩考核制度

人是极为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和驱动的动物。因此,要想改变当前制造企业管理会计人才水平落后的现状,就必须先从制度入手,建立起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各级员工积极性的精益业绩考核制度,明晰惩罚和奖励之间的界限,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各级员工都做好全身心的准备,应對和投入于这一精益管理会计模式的变化过程当中。例如,传统的会计管理制度当中,面向于成本管理的各类问题,一般都会利用各项指标来进行约束,如人工使用差异指标等等。但在精益管理会计制度之下,这些指标都需要及时淘汰,且逐步转化为对设备利用有效率这一指标的考察、对于产品首次检验合格率的考察等等。除此之外,有别于传统会计管理模式的定期检查模式(一般是一天、一周或者一个月),在精益管理模式之下,必须有效缩短检查周期,例如缩短为一个小时检查生产质量并进行相应的报告。如此一来,不仅生产过程的质量始终能够得到游刃有余的控制,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警觉度,也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避免由于机制的松散所导致的工作效率的下滑。

(二)推广以价值流为核心的成本核算模式

以价值流为核心的精益化管理模式,能够摈弃传统管理模式当中诸多复杂的管理程序及其给管理人员带来的精力耗费和资本耗费,以此来提高整个管理流程的透明度,使其中的数据趋向于透明化和简洁化。如此一来,管理人员在评估当前的经营效率的时候,也能够更加轻松快捷,并以此形成对于企业全盘经营现状的合理认知,而不是由于数据的庞大和复杂性而降低评估的效率。

(三)提高对管理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引导其深化对此模式的理解程度

再优越的制度,如果没有优秀的员工对其进行落实,最终也是纸上谈兵。因此,这一精益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最终也必须落实到相关人员素质的逐步提升上来。为此,制造企业可以成立相关的生产管理小组,进行线上线下同步的管理策略,使生产过程的一系列难点都能够得以及时呈现和得到解决,并以此来促使员工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与时俱进的自我成长。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全面加强培训,才能够更好地对这一模式进行认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言,精益管理会计模式的实施,最终能够带动整个制造企业,朝向更为高效的自我发展方向,不断发展。而在此过程之中,人的力量、制度的力量都是不容小觑、且需要得到及时把控的重要因素。只有立足于以上的基础,制造企业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享受精益管理会计模式带来的福利。

参考文献:

[1]李红英.浅析精益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 2016(22):171-172.

[2]马广奇,王文心.精益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思考[J].现代企业, 2017(6):70-71.

[3]黄媛.精益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 2017(10):56-59.

[4]邓璇.基于精益管理会计系统的价值流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 2017.

[5]王芳露,章雁.基于价值管理的精益管理会计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 2017(11):69-70.

猜你喜欢
塔机制造业
中天X系列塔机获多项国家专利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塔机主动防碰撞技术探讨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基于GM-BP模型的塔机合理分配应用研究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发电机组作为大型动臂塔机动力源的可行性研究
塔机超静定梁杆系统局部屈曲后力学性能分析
塔机起重臂钢结构疲劳裂纹扩展的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