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间共同性探析

2020-09-02 07:10陶群
世纪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陶群

摘 要: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在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凸显出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习近平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这一构想不仅仅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多的是对于全世界、全人类而言。所以,二者间的共同性是我们探析的主要方面。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间共同性进行探析,可以使我们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解把握得更加准确,领悟到其中的真正内涵。

關键词: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性

中图分类号 A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3-075-04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出发

近年来,我国以实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即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概括为实践的共同体。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共同体思想,离不开他在早期著作中所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即人与社会的关系。众所周知,学术界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观点,在马克思早期的思想中存在着一根人本主义的线索,即对人本质的探索。把人看作“社会的人”是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的探索所得出来的重要结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早期主题就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马克思在对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时认为,人的存在论根基是社会,即人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才能发展成为现实的人;同时,马克思又将人对社会可以进行创造和改造进行了充分的肯定,社会不能独立于人之外而存在,不能高于人,只能由人组成。并且,人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意义又必定体现于特定的社会联系之中,这就注定了人一定是社会的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联系之中现实的人,并且这些社会联系就是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从这方面来说,人的活动又是社会的存在论基础,是人在他们的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人和社会在这里是一种相互决定和相互创造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与人的这种辩证关系中,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一直存在一种把两者分裂开来的观点。当马克思强调人在其活动中对社会关系具有创造性作用的时候,他们把这种观点称之为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观点,即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他似乎存在一种人创造社会的观点,人在这里具有了“创世”的性质,而当马克思强调人同时又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时,他们则认为这种观点就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但离开了人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唯物主义观点必然会把社会看作是高于人和外在于人的存在,突出社会对人的决定作用,从而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中退行到马克思所批判的费尔巴哈哲学的水平。

要达成对社会和人关系的正确理解,关键就是要建立起共同体的视角。共同体突出强调从社会联系的性质的角度来理解人和社会。这种理解一方面把社会看作是人通过一系列社会联系而形成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把人看作社会联系的产物、社会联系的纽带,因此成为我们理解社会和人关系的关键点。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从对于人的本质的研究中得来的,不论是对人的本质的研究,还是共同体思想,马克思始终没有把人孤立起来。在某些层面上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有一定的继承。但是费尔巴哈仅仅把意识看作人的类本质,马克思却认为人的类本质体现在人的社会活动之中。费尔巴哈从意识的角度来理解的普遍性只能是思维的共同性,马克思所理解的类活动却是感性普遍性,是能够把不同的活动者联系起来的社会纽带。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出社会联系,同时他们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之中进行活动。”[1]我们不能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孤立人的活动,而是社会人的活动。或者说,社会只能是众多人共同活动的产物。在这里,既不存在对于人的原子式理解,也不存在对社会的先验理解,而是人一直在从事着活动,而这种活动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一个共同体。因此马克思从人和社会的纽带关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为其从人的本质走向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但马克思对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联系纽带之间的关系并未停留于抽象的概念之中,而是通过对市民社会之本质的研究而与物质生产结合在一起。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就“把劳动者的物质生产活动理解为一种社会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把不同的劳动者结合在一起的功能。”[2]而作为物质生产活动之结晶的劳动产品则不仅仅具有维持个体生存的生活资料的功能,同时也是把不同的劳动者联系在一起的感性的社会纽带。借助于这一共同体的视角,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书摘要》中把劳动本身的交换和商品交换都看作人的类活动的体现。

既然商品交换也是人的类活动和类精神的体现,那么这就只能是类活动的异化实现形式。劳动产品在成为商品之后,只有借助于货币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而货币是独立于人之外的无个性的社会纽带,当一切个性化的人和劳动产品都只有依赖于无个性的货币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时候,货币就成为了共同体本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漠不关心的外在关系。共同体在这里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外在必然性的形式对人的活动发生影响。而要把隐蔽在货币背后的真正的共同体直接实现出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的解决办法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把人的劳动直接转变为社会劳动,把人的劳动产品直接转变为社会的劳动产品。社会得以发展,与每个人的劳动都是分不开的,社会也会给予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劳动产品,因而依赖于社会而生存。这样的社会不再是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下的冷冰冰的市民社会,而是在社会中每个人都进行劳动和消费,这样人和社会的命运就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共同体。

由此可见,蕴含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与人的本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思想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基础。而且马克思认为,对私有制的扬弃又关联着人的解放。只有扬弃了私有制,扬弃了以货币为基础的商品交换关系,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的社会纽带作用才能直接地和毫无遮蔽地展示在每一位劳动者面前,每一位劳动者才能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本质联系,从而通过物质生产而与他人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之中。由于马克思的这种共同体思想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我们因而把这种共同体称之为实践共同体,就是想要把不同的人联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就要通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社会纽带。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人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置身于真正的共同体之中,才是真正的社会存在物。

我们将共同体简单定义为“人通过平等的和得到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社会纽带而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社会生活群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一方面有这些特质,另一方面由于强调社会联系纽带就是劳动者本身创造出来的,这样人在发展的同时,实践共同体也得到了发展,人的发展蕴含在共同体的发展中,共同的发展也体现在人的发展中。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间的“共同性”

人類命运共同体的初始目标是在本国得到发展的同时,满足其他国家的合理需求,把各国团结在一起,促进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底蕴就是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探析二者间“共同性”不仅有助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方向,更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一方面,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论上体现出“共同性”。即为在以人主体的层面探讨二者“共同性”。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作为世界观与方法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整体性的构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从哲学基础出发,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本体论的意蕴上是人及其实践。马克思共同体同样从人的本质出发,即人及其实践是共同体存在的前提。人作为认识的依据,对世界万事万物通过其实践活动得以认知。无论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为一个抽象的存在物,是在个人之外的事物,也仅仅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其中就包含生产生活本身,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并使得人的本质得到充分实现的“共同体”。 在意识上先觉醒的就是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认识到只有自己需要获得主体地位,并联合可以联合的一切来进行革命,从而推翻资产阶级的暴力统治,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才能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建立了“真正的共同体”之后,人不再被任何外在所束缚,可以选择自己的存在方式,这样才是人的本质的复归。真正的共同体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在这样的一个联合体中,人是真正的自然人,不再是任何人或外在事物的附属品,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着眼点始终是人本身。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世界各国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使世界人民在相互交流中共同享受时代进步所带来的人类文明成果,在维护国内人民的切身利益的同时也为世界人民带来和平、幸福。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基本行动指南,并作为指导其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从哲学角度出发时,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才形成具体的思维方式。所以,二者在理论上存在“共同性”。

另一方面,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实上具有“共同性”。即为在以社会为客体的层面探讨二者“共同性“。马克思构建“真正的共同体”的思想也由倡导无产阶级的联合发展为倡导整个人类的联合,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必然的重大事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自由人联合体”,是以实现人类全面自由发展,形成“真正的共同体”,而“真正的共同体”与以往的共同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始终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价值旨归。以市民社会为批判对象,以全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3]。这一构想正是结束了“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开始展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愿景。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并没有将这一伟大理想作为短期目标,而是要通过人类的不断努力,社会不断发展逐步接近最终目标。当今世界呈现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还仍未达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真正共同体”的目标。若想达到,就需要在“虚幻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之间构建一个纽带,从而实现马克思伟大愿景,这一纽带就是继承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结合时代发展对于人类文明未来走向作出凝聚东方智慧的中国判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尽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未能最终达到“自由人联合体”[4]的状态,但已经是人类像“真正的共同体‘的方向迈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实现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所提出的方案。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也在积极的谋求世界的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但使每个人和国家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而且向世界人民传递友好相处的价值理念,以推动未来美好新世界的共建共享,解决全球持续发展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世界人民的梦想。

结论

以人与社会的角度谈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再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间“共同性”进行思考,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皆以“现实的个人”为主体,以现实社会的发展为客体,从而实现马克思提出的“真正的共同体”,从而使向实现共产主义的方面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