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融入课堂教学思考

2020-09-02 07:16刘珍珍
山东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时政新闻课程资源

刘珍珍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时代性、政治性、理论性特点强,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学生视野狭窄、教师思想落后,导致当前政治课堂出现了一种“曲高和寡”、脱离实际的问题。为了解决当前思政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巧妙利用國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丰富的时政新闻素材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方式方法。所以本文就如何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三个环节如何有效运用时政新闻,通过时政新闻搭建理论与现实的桥梁做了浅显探讨与尝试。

关键词:时政新闻;课程资源;思政课堂

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基本反映的是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极强的严谨性、政治性和时代性。受课程特点的影响,很多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太过于理论化,将理论知识阐述的条清缕析、头头是道,却忽略了理论的应用,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畏”心理,觉得理论高不可攀,从而导致学习氛围沉闷,甚至一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为此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性改进,效果比较明显的是将时事新闻和课前预习巧妙地结合起来,有机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扩充在课后深化提升中,使其成为连接学生和教材的一个桥梁和纽带。高中政治是培养并发展学生政治素养与政治能力的重要学科,用好新闻资源既是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也是新高考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不仅有助于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政治能力。那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利用好新闻资源呢?

一、课前预习中的妙用

1、捕捉契机、灵活运用,提升学生预习自主性。各大新闻媒体一般都会对国庆等重大纪念日以及全国两会等重大事件进行大幅度的详细全面的报道,如果教师能够敏锐捕捉、善于发现,把相关新闻事件安排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有利于增强学生预习的自主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安排学生预习《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框题时,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70周年国庆的相关资料,进一步引导学生依托相关资料达成课前预习目标,去思考我们的国家是什么样的,从而为课堂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2、课前演讲、追踪报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可以搜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时事新闻热点,利用课前时间进行简单的播报及其精短的点评,尤其是对一些重大时事新闻,可以进行追踪报道。这种学习方式简单易行,而且还能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出来,有助于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的主动性。加之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时代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将丰富多彩的时政新闻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还可以为其继续学习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解《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演讲“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老英雄“圈粉”无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科学家备获尊崇,一辈子躬耕三尺讲台的教育家受人爱戴……国庆庆典活动突出礼敬先驱先烈和共和国建设者,彰显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激励人们传承家国情怀,主动投身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以此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分析何为人的真正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1、利用时事新闻资料作引子,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对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对整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的有效生成。借助热点时事材料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增强教学感染力,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2017年10月18日,正是金秋红叶醉染京城之时,人们的手机朋友圈、微博被一条消息刷屏,浏览量达到30亿人次,大家知道这一刷爆微博朋友圈的信息是什么?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悬念,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和兴趣,另一方面顺理成章的引出本框内容—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引用时事新闻资料说明比较抽象的理论观点,使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理解。由于高中政治理论比较抽象,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近期的时事政治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例如,例如,人生价值的相关内容是非常抽象的,单纯地理论性讲解效果并不好,教师可以将国家荣誉勋章获得者事迹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思考,从而可以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合理使用时事政治材料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内容的理解,又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3、学生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引出某一重大时事新闻事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原理对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探究,从而发掘新闻中的原理知识。比如,10月28日至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是党的历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制约和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地位、依法执政及其政协的地位作用;依法治国;国家机构改革等知识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这一时事新闻热点。依托于社会热点新闻,既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亦有利于培养学生新高考下的核心素养。

4、教师或学生提出生活中的某个具体问题,围绕该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搜集、筛选时事资料,通过整理、归纳、分析以解决问题。高中政治是一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用政治的眼光加以思考、探讨。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每天都有很多时事方面的新闻发生,教师在教学时要适时引入这些案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消费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热衷的双十一,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明白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者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这样的教学既将时事政治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又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后巩固中的补充

在政治教学中仅仅依靠课堂有限时间讨论时事政治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利用课外时间适当扩充。为此可以借助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对当下所发生的一些热点时事政治新闻进行有效辩论,在课外的辩论中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讨论中提升学生分析时事政治的能力,在辩论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面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设置相关辩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效率优先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公平优先”组织学生展开正反方辩论,在辩论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高度与深度,在讨论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新课改倡导采用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资源,时政热点就是重要的开放性课程资源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及各种传播媒体的丰富,大量的信息被迅速熟知和掌握,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应该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时事新闻己经成为一种必然。加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要求,而时事新闻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此一来,将其引入政治课堂教学就极大地增添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丰富了课程资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时事新闻,可以拉近政治学科与学生的距离,是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他们认知能力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在运用思想政治课原理分析时事新闻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的培养和提高。时事新闻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分析,这正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总而言之,将时事新闻热点积极有效的引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的要求,亦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时代所需。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时政新闻课程资源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实地考察对思政课能力本位的项目化改革的意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