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护理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2020-09-02 06:50黄春艳金娜娜马露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围手术期

黄春艳 金娜娜 马露

【摘  要】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护理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胃肠中心一收治并行手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92例,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试验组则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对由营养风险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护理后,术后1周的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护理,可有效识别营养风险,改善患者相关营养指标,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个体化护理;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平均住院天数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9-0148-01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健康。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蛋白质合成减少,加之消化道恶性肿瘤本身属于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入院前多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有研究表明[1]: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0%~80%。营养不良的发生不仅降低了患者手术耐受,增加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护理指护士通过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筛查,发现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予以个体化、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护理,从而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2]。本文将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护理应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中,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胃肠中心一收治并行手术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92例,采用电脑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符合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并经病理学诊断证实;(3)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手术禁忌;(4)排除合并有其他消化道疾病者;(5)排除合并有严重代谢性疾病者;(6)排除合并有躯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7)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肿瘤分型分期、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试验组则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对由营养风险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营养风险筛查: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患者进行术前营养筛查[3],该工具包括初筛和最终筛查2个部分,初筛包括人体测量以确定营养状况,近期体重變化以确定营养状态的稳定性;膳食摄入情况以确定状态是否恶化;疾病严重程度及是否加剧营养状态恶化。总分0~7分,≥3分判断为有营养风险[3]。(2)营养支持: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汇报医生并遵医嘱予营养支持。可经口进食者应鼓励其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易消化饮食,经口进食困难者应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予以肠内营养。邀请营养科会诊,根据患者的BMI指数、相关实验室指标为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食谱,包括每日摄入的总热量,食物种类和量,并在手术前后动态地调整营养食谱。肠内营养者可由营养科根据食谱制作匀浆,配制营养液。此外,还可遵医嘱予肠外营养辅助治疗,注意氨基酸、脂肪乳剂等高渗性液体必须从中心静脉输注,输注期间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静脉炎、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3)营养评估:护士应每日关注患者的进食情况,鼓励患者增加进食。遵医嘱抽取血标本,复查相关实验室指标,以便动态调整营养支持的方案,提高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增强其手术耐受,促进其术后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ASS19.0统计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干预后,术后1周白蛋白值、血红蛋白值及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接受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护理后,术后1周的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操作,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是强烈的应激,患者术后可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的影响,术前常出现进食减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常在入院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发生不仅降低了患者手术耐受,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预后[4]

本文将营养风险筛查联合个体化护理应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早期识别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加以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治疗,改善了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相关指标,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筱翠,邓燕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营业风险筛查及对营养知识的需求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2):1115-1117.

[2]  陈灼燕,吴艳云.营业风险评估和个体化护理在消化道肿瘤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4):1248-1250.

[3]  武杰,黄静.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4):331-332.

[4]  梁斐,钱惠玉.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对患者营养支持的意义[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8):115-116.

猜你喜欢
个体化护理围手术期
个性化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个体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