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馆的现状及对中医类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

2020-09-02 07:16叶祯蒋维昱邱翠雯罗涛彭永春邹浪
山东青年 2020年7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人才

叶祯 蒋维昱 邱翠雯 罗涛 彭永春 邹浪

摘 要:基层中医馆,是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街道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在内的主要提供常见病诊疗、养生保健服务任务的医疗机构。2016年2月,党中央强调了发展中医药这一战略部署,并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要求,截止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馆。本文通过对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我们在江西省内调研了82家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希望能够为中医药院校和中医药类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基层中医馆;现状;发展趋势;人才

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常见病诊疗和养生保健服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更好的推进医改,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国务院在2016年2月发布了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将中医药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以诊所及门诊部为主要形式的中医馆的概念(以下中医诊所及门诊部统称中医馆),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版《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数据,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数量有933024家,占全部医疗机构数量的94.56%,其中非公立的医疗机构数量为

42777[1],但这庞大的群体承担的临床诊疗数量却仅占总体的54.1%。当下,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民间对中医馆的投资不断高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基层医疗领域逐步分化出了一二线城市主攻养生保健需求的细分化中医馆,三四线城市主攻基础医疗的全科化中医馆,但发展资源,特色建设,经济结构依然是困扰很多医馆的主要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基层医疗人才严重不足。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江西省82家基层医疗机构。

1. 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现状

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我们以机构性质将基层医疗机构分为公立机构、民办机构、民办连锁、中医诊所;以规模大小将其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1.1一般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中医药有五种资源,即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馆作为中医药价值的具体体现,首要任务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容易的享受到简、便、验、廉的医疗服务,让更多的人认可中医,相信中医,选择中医。在国家高速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一二线城市拥有充沛的医院资源、群众养生意识的觉醒以及旺盛的消费能力,促使中医馆选择了专注于中医的某一个细分领域深入挖掘,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的道路服务群众,但在医院资源相对不足,群众消费能力相对较低的三四线城市,则要求中医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好的解决临床常见病上。

1.2所需资源

维持一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包括人才、资金、政策、公众认知,其中又以人才为重。自2018年国家启动改革以来,中医馆的经营从原来的1000m2以上的场地加名老中医坐堂,逐渐开始向现在的平均180m2场地加几位青年中医师转变,准入方式也从原来的注册制改为了现在的备案制,因此,大量资本市场的资金也向基层医疗领域涌入;关于政策最重要的就是医保,医保政策也从原来的公立垄断,逐步开始向基层倾斜,参与本次调查的82家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中,有35家获得了医保定点资格。人才是一家中医馆的核心资源,但在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十分严重,目前进入基层中医馆的主要人才是本专科生,但本科毕业生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培养,难以直接胜任临床工作。

位于江西上饶的某民办连锁中医馆,巧妙的将现代科技和传统技艺结合,有效的解决了本科生岗前培养周期长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凭借大量的患者样本,他们组建了IT团队为医馆开发了一个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用于辅助诊疗和后备人才考核,新入职的本科生通过大量的跟师学习后参与考核获取上岗资格,这一套培养体系可以使中医类本科毕业生就最快6个月独立坐诊,很好的适应了三四线城市的中医发展需求。

1.3中医馆特色建设情况

中醫特色诊疗服务是以汤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膏方等传统中医防治疾病的方法为主要体现形式的服务,中医馆建设就是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中医特色。为了推进基层中医馆的特色化建设,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江西抚州要求属地的中医馆都要配备有热敏灸诊室,西安市积极鼓励属地中医馆发扬熏蒸等非药物疗法,河南省则要求中医馆能够提供六类以上中医药服务;在基层,很多中医馆也在自身中医药特色建设方面有着不错的成绩,江西上饶某中医馆总结了当地一中医世家百年的经验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诊疗体系,在当地民众深受信任,江苏南京某中医馆凭借其独到的针灸、推拿等特色外治法技术在当地也是创下了日均门诊量高达50人次的成绩,而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基层医疗机构中门诊部(所)的平均日就诊人次(包括求药不求医)为8.956人次,当然,在衡量特色建设问题时不仅要看中医馆的日均就诊人数,还要结合就诊者的满意度,复诊率,中医特色治疗的认可度几个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1.4中医药服务能力

影响中医馆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因素也很多,人才水平,建筑面积,基础设施,中医特色服务能力是主要因素。在一项针对基层中医馆的研究中我们看到,进入基层的222名中医药专业人才中,硕士学历15人,本科学历104人,大专学历70人,中专学历33人[2],如今进入基层的人才学历较往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存在本科生毕业无法直接参与临床工作、人才无法形成合理梯队的问题。建筑面积大小决定了能够容纳患者数量的多少和基础设施,中医特色服务能力是中医馆区别于普通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标志,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民间资本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医馆的中医特色服务种类得到了一定的丰富,例如江西中医药大学的热敏灸技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针刺治疗中风技术、始于承淡安老先生的贺氏三通灸法、四川地区的火神派学术体系,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当前中医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标准能够让中医体质辨识、治未病、传统汤药和新兴起的中医特色治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不仅仅需要中医科学研究人员的理论探索,更需要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学历,激发基层中医人的创新精神。

1.5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医馆的主观能动性,对民营中医馆的影响尤其大,当前医疗机构的收入来源分为三部分:诊疗服务费、药品费、财政补助费,开支主要包括医疗卫生基础支出、耗材支出、人员经费、其他开支,具体比例因机构不同而异在一线城市的中医馆平均每月开支为15万元,三四线城市在5万元。总体而言,可以表现为收入结构单一的中医馆发展速度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会更大但服务能力会更强,收入结构较为多元的会发展速度较快且抗风险能力较强但面对消费能力相对不足的环境会面临的困难更大。在基层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公立基层中医馆对财政补贴的依赖较大,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民营中医馆可分两类,三四线城市的中医馆的开支中人员经费占了首位,其次是耗材支出,基础支出,研发开支;收入来源占比中,药品耗材占了绝对首位,其余部分收入来源总和不及这部分,一二线城市的中医馆的开支中基础支出(主要是场地租金)是第一位,其次是人员经费、耗材支出、其他支出,收入中当前各项占比较为均衡,诊疗服务收入、产品收入占据了主体地位且比重相持平,其他收入占比相对较低。结合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财务情况,发现三四线城市民营中医馆的收入结构里药品收入占比远高于其他部分,药品收入的直接影响的因素就是就诊量。

2. 发展前景及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总体仍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基层中医馆的发展呈现出小型化、连锁化、特色化,平台化的特点,同时有许多医疗领域的垂直行业,诸如体检、保健品销售、养老、健康教育等行业的部分企业也开始将中医馆作为客户接入点之一,已经开始探索与基层中医馆的合作模式。将来,基层中医馆的发展方向有三个:以民办连锁机构为代表的平台化连锁中医馆,以民办机构为代表的特色服务型连锁中医馆,以公立机构为代表的医院式大型中医馆。

医疗领域的优质人才缺口较大,今天在资本的推动下,这一缺口会更加巨大,不同发展模式的机构对人才的认知和要求也不同,以我们本次调研的82家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为样本得出的数据如下。

2.1医院式大型中医馆

选择这一发展模式的一般是公立机构,这类机构的发展思路是以不断的提高身的服务能力为主,并以自己为中心扩大服务范围,作为国家基建的一部分,满足的是更多人的基本医疗需求是建设目标。

此类机构的医务人员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职称晋升路径与综合性医院属统一体系,符合医疗圈普遍越老越吃香的规律;福利待遇包括五险一金和工资薪酬,薪酬由底薪和绩效构成,以南昌市为例,大部分基层医生的薪水都在6-15K之间,属于中上水平;我国传统文化赋予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崇高道德,并将医生和老师并称为两大有德的职业,这对于每一个真心从事医疗工作的人都是崇高的荣誉,这份荣誉是把双刃剑,基层医生是奋战在守护人民健康一线的战士,荣誉是必然的,但若基层医生的业务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也必然会遭受更多的非议。

2.2平台化连锁中医馆

此类通过医馆经营获取大量细分领域中的高粘性的精准客户,成为医疗行业内属于其他分支的单位销售服务的平台和跨界的入口,打造出一个知名中医品牌,具有管理体系先进、收入结构多元、分支节点广泛的特点,知名品牌同仁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為了能够提供让客户满意的服务,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成为了除医疗服务能力之外的最重要能力,此类机构最重要的特点是医馆面积小,馆内工作人员数量相对大型医馆少但专业分明,馆长与医生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各司其职,总部居中调度、下达任务和提供资源支持。对人才的要求不同于公立的大型医馆,平台化医馆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则不仅限于医疗服务能力,对经营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能够应付患者的各种刁难问题和具备一定的组织演讲能力并能够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两个方面。

民营机构的发展前景与公立机构会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有空间。

2.3特色服务型连锁医馆

选择主打特色服务的模式适合在中医领域有一定专长的医生或地方名医自主创业,他们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思想总结融合后,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成立医馆后凭借镇馆名医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建立的公众信任快速转化客户,能够快速拓展服务范围。此类中医馆具有发展迅速的特点,但随着规模的扩大,无论是选择连锁分馆,还是整合集中,名医服务范围有限的瓶颈也会随之而来,在当前资本介入争夺客户的背景下,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打造标准化特色中医药服务的模式应运而生。

在对人才的需求方面,这一类型的中医馆更倾向于招聘中医类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和专业管理经营人才。不同于其他机构要求越快能上岗越好,他们要求确保每一个中医师的诊疗服务都具备本馆特色,要求新引进的人才在具备基本的中医思维,能够熟练运用诊疗技法的同时拥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中医师在这类中医馆工作的前景同样比较客观,不同于另外两种模式,主打特色服务的中医馆因人才培养必须由自身完成,“师带徒”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运而生,在满足年轻中医师对薪资待遇要求的同时,营造了一种有强烈归属感的组织文化,多数中医师会因为“师徒”关系的存在而拥有更强的归属感,产生强大的职业吸引力。

3. 解决人才困境中医药院校和大学生能做什么

优质人才数量短缺是整个医疗行业最大的痛点,在基层工作环境面前,经过五年系统学习的本科毕业生虽然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但缺乏临床思维、临床经验、医患沟通技巧、跨学科分析疾病等临床能力,需要在三级医院经过三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胜任基层工作,但这一过程会造成一定的基层人才流失。解决基层医疗的人才困境除了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改善基层医疗环境、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和职位吸引力,中医药院校和大学生也大有可为。

3.1中医药院校应优化临床实践教育方案

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医学类毕业生的考研比例逐年增长,截止2019年已经超过80%,考研已然成为了医学生们的第二次高考。为了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备研的过程中,医学生们逃避实习任务备研的现象也越发普遍,实习对临床能力的提升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的医学生不具备独立诊疗能力。在当前的矛盾面前,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将临床思维训练穿插到本科学习的各阶段以丰富学生过去临床能力的渠道,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展的双惟实践班,让学生们从大一开始自主报名参加,中途除了班内不同小队之间的合并外只准推出不准加入,从最早的中医思维训练,到中医经典背诵,再到后来中医摇篮班的每周老师带队义诊,假期跟老师参与科研,全程贯穿学生心性磨炼,就解决学生临床能力养成难以贯穿本科培养全过程这一困境给出了全国最好的样板。

3.2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应该更加主动的参与实践

医学生是即将走上医生岗位的后备人才,不仅需要储备大量的知识,还要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而事实是很多医学生直到大四都没能真正的接待过患者,临床实践远远不够。医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每一位医学生都会对临床心存敬畏之心,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出现学识尚浅无法参与临床的心理认知,此外,医患之间关系紧张也使得很多的医疗机构不愿意为实习生承担风险,甚至没有学校推荐信就不接受学生实习,两个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即便到了高年级也仅有学校安排的几次见习课能够接触到临床。

首先,学生们要摒除学识尚浅无法临床的心理认知,大胆的参与临床;其次,加强与高年级或已毕业学长学姐之间的联系,通过他们能够获取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最后,自己应该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瑞雯. 基层中医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

[2]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编辑部,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1江西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江西 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330006)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现状人才
人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