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在江水中奔走

2020-09-02 07:15黄保强
散文诗(青年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绿皮菩萨祖母

黄保强

收割时期的爱情

最冷的时节,光容易焯白、容易成为气

我们就从这里出发

两个相爱的人都孤独太久

陪月亮痛饮达旦

听一把锄头剖开沉睡的土

种子落下时清脆的撞击

连生长都有拔节的奋不顾身

需要磷钾,雨下得那么及时

我们偶尔争吵,忘记这薄田里的菜蔬

升高的雾和纠缠的藤蔓

我们尤其喜欢青菜和韭菜

它们按月割一遍,按月再长起来

从不喊一声疼

灯光从不给我安慰

多少次,那些喑哑的光这么扑下来

车流会冲碎一些,我会遭遇一些

不用顾及那些讲方言的

十五的月亮是贬谪到人间的灯火

走了那么久的夜路,偶尔的闪光像一面镜子

照亮现在,我一深一浅的脚印

雪地将延长归期,必然路过山神庙

正旺的香炉,拉长菩萨的身影

我和口粮、经书,都在这广袤的黑暗里

老物件

终于,它们被编上号

按照品类和年代,被排列开来

和那个火红的年代一样,它们呐喊

叮叮当当,在顽石上冒着火星子

它们最像一个凡人

下苦力,抛洒汗水,灯光下裸露干瘪的相思

如今,如此整齐地相聚,向军事化管理屈服

头靠着头,肩并着肩

身上仍有着劳作者壮硕的手的温度

它们静静地,与当年发黄报纸上的大词遭遇

在一片激昂的称颂腔调中,露出锈蚀,50年的岁月

除了祖辈父辈的改天换日,尚有一座桥

一场病痛,一个南来北往的弃儿

此刻,心中的群山,就在月光下经受雕琢

什么风云人物,不再重要

老白公路上的灯光还在车流中,曲曲折折

这些载着进山的物件,锋刃正盛

我的书总比我先看到朝阳

放在窗台,一本本看更逼仄的真相

粮食,酒,草原上的谣曲,都习惯了低沉

甚至,那些陌生的同路人默默地在你前头

名字只是他们的头发和头巾

喑哑中如同风向标

我们理解他们的遭遇,有时握手,也不由自主拥抱

他们头上的浮灰并不影响睿智

他们仍旧打着昏黄的灯,透过透明的躯体

影子更像大海中浮动的月光

我们会在这混沌中慢慢变渺小

在文字的软梯上攀爬

流水归于平静,一夜困守

阳光那么知礼,总是先经过高于我头颅的书

再打在我肩膀

这一天,路过的人都拍拍我,包括群山、秋风

我方拥有开赴故土的风、鞋子和一枝春天

草草一生

世间所有的美好比不了落叶归根

因而化为沙的骨头,更轻,更虔诚

火熄灭后,拍拍膝盖上的土,它们更像一个下跪者

在啰嗦的祷告词后,从沉重变得轻快

落在百草上,仿佛风一吹,尘埃飞走,躲过羊群

那些蛰伏的根,挨着自由再活一次

没能生长的都成了中药,以文火再煎熬一次

不看碑文,没有人知道主人的性别

都说草木一秋。作为见证,每年七月和次年一月

提前把叶子长成针

對着它。我们都不由自主在旷野中

拢着手高喊:母亲,母亲

石头小姨

此刻一堂屋的石头在阳光下亭亭玉立

它们并没有准备好表达

一个冬天,西北的呼吸下该有的姿态

它们也许一生郁郁不得志

在黄河边,被不闻不问

或者,被农户捡起回家,压着酸菜浸出母水

今天气温回升,我的小姨洗石头

洗那些沉默的石头

那么传神,那么光溜

以至于寒冬,雪一层层下到石头上,先滑落

再一层层覆盖到完全看不出它还是石头

雪,落在绿皮火车上

今年,正好相反,北方晴好,南方降雪

我渴望的绿皮火车还在,没有脚印踩脏车顶的雪

它们,在慢速中开始稀薄

透着风,如同棉花和柳絮

越靠近北边,越有了飞翔的脾气

今夜,开往故乡的车次仅此一班

灯火有多少次印照我的脸,停靠在小站就有多少次

雪一次次匀着飘向沿途的站名,红字或黑字

那么迷离。靠近故土的雪注定无眠

我在梦中猜测,我的父亲和众人会指着仅存的雪

说千里送鹅毛,连我,也是这荣耀的一份子

静静地看,大红灯笼,在夜幕里随风转呀转

火车,重新穿过这片红启程向北

请托

一年也就这么一回

祖母颤巍巍的手擦着火柴,第一次没点着

好不容易点着

她赶紧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顺便也看看那个老鬼缺不缺衣少不少吃的

那个画着马驹的纸张一直烧,直到成为灰烬

祖母连忙掰些糕点掐些苹果在上面

要给足口粮,仙长很灵的

是啊,祖母一辈子没求人

祖父去世16年,她每年等着腊月二十三

一年,托一回菩萨

平常,她点长明香

儿孙没在身边

她看着供桌上的菩萨画像唠家常

猜你喜欢
绿皮菩萨祖母
动车与绿皮车
菩萨
桂花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Shaanxi Dialects on Students’ English Pronunciation
远去的绿皮火车
再见,绿皮火车
佛像面前的菩萨
广西告别“绿皮火车”
生气的狼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