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下的“八十年代”

2020-09-02 07:15师飞
散文诗(青年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一瞥一连串大众文化

师飞

历史不是一连串时间,而是一连串时代;其可供观感的逻辑表现为具体而微的生活,而非创造生活的妄念。甚至可以申言,历史意识是有益的,但并不总是必要的——人们活在日常的烟火中,而非活在历史的大火中——此时我们会对诺儿曼,布朗充满敬意,他明智地指㈩历史意识需要转变为精神分析意识。

唯一的历史是被话语化的历史;但历史的话语化也是作为事实的历史的隐退。“八十年代”作为一种历史意识已然并依然经受着寓言化——一方面,“八十年代”为九十年代乃至新世纪以来的一系列身份合法性和话语权威问题提供了前提,另一方面,“八十年代”也在新的历史意识作用下面临着历史逻辑和历史依据的修正与重构。正因于此,“八十年代”是一种过去,更是一种当下;这一当下性不只是历史意义上的,也是美学意义上的:在被回顾中,一种将逝未逝的温情被重新感知。

在精神谱系上,“八十年代”结束于九十年代初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它在文化、社会结构中预示了一种已然成为历史的历史逻辑:诗的世界让位于散文的世界,精英文化让位于大众文化;文学与理想的时代让位于经济与技术的时代——一个现代化的庸俗时代的完全展开。这是历史的河流在冲决激荡之后的必然流向。

如任何一帧历史影像一般,“八十年代”既是材料,也是方法;当然,在更大的时空视阈和特定的记忆主体的作用下,“八十年代”意味着一种关乎当下的感伤。“八十年代”在书写传承中逐渐被抽空内涵,而它的创造者逐一被除名、被遗忘——当我们投去温情的一瞥,那溫情里埋藏着无数残忍与暴烈;也正是在这温情的一瞥中,生命曾经的赤裸状态痛苦地隐现。

猜你喜欢
一瞥一连串大众文化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写一连串动作
香港警方:在近期一连串示威冲突中已拘捕420人
跟踪导练(四)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金牌瞬间
新书一瞥
新书一瞥
新书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