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20-09-06 13:25
南风窗 2020年18期
关键词:寒门子弟大神

张哲的逃避让他提早步入社会,在没有足够能力养活自己的同时还想实现梦想,结果是必然的—他支撑不起。扣扣索索好久才买了套JK,劣质的化妆品加速了对皮肤的伤害,刚尝到女装的甜头,工作就丢了。现实残酷至此,张哲要是从现在开始努力挣钱,说实在的,为时不晚,但他会吗?逃避读书,逃避去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只是一味地忍受,用脆弱的梦想来自我慰藉。三和的内里是腐烂的,所以张哲说自己本来就是身陷淤泥。的确,三和正在消失,但只要三和大神们还在,买卖身份证等私人信息的需求还在,就一定还会有新的三和出现。

—揽茝(读2020年第17期《二次元“大神”和他身后的三和》)

太多的故事在制造焦慮和渲染一种“读书无用论”,事实是绝大多数考上好大学的寒门子弟们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作为寒门子弟, 比起他们的父母, 他们能够来到更大的城市有一份安稳的工作, 能够以更高的眼界和能力来教育下一代 ,这就是妥妥地“改变了命运”。我也毕业于文中的厦门大学,当时我同宿舍有一位来自贵州山村的同学, 她在考上大学之前都没有离开过家,不知道什么是电脑 。毕业后, 她虽然没有能够像我们很多人一样选择出国或者在一线城市立足, 但是她在贵州的省会城市的银行找到了工作,遇到了一个很不错的男友 ,俩人一起在贵阳买了房。 对于她来说 ,考上一个好大学的确从各方面彻底地改变了她的命运。

—小太阳Iris(读微信公众号文章《那些考上985的寒门学子》)

90后的我很难想象老一辈人,尤其是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的人生字典里会有“浪费”—这两个字应该是“罪大恶极”的吧。爷爷奶奶一生勤俭,物质生活是极其朴素的,有些习惯在我看来甚至是有些苛刻以至于难以理解的:比如只有等剩菜被消灭后才会上桌的新菜,总是反反复复第一时间检查没有关掉的家电,快递的纸盒、喝空的饮料瓶积攒起来换几块十几块的碎钱……小时候对这种“抠门”的行为带着鄙夷的心理,长大了却慢慢理解了,也许这是时代带给他们的禁锢,节约着过日子已经内化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了。更何况就是这种节约,他们养育了爸爸兄妹三人,而且当爸爸告诉我,爷爷奶奶靠着每月两三千的退休金给我们一人攒了十几万存款时,瞬间泪目了……

—相信我我是个好人(读微信公众号文章《浪费是病,得治》)

猜你喜欢
寒门子弟大神
江东子弟多才俊
Savage Country
保你成为识鳄大神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
寒门不能出贵子吗?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700寒门学子上北大,没什么好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