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大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

2020-09-06 13:33秦小玲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省粮食高质量

秦小玲

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再到质量兴农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农业亦在经济整体步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开启了发展的新征程。当前,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阶段性完成和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亟须加快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而粮食生产具有一定特殊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比较收益低,弱质性明显。同时,作为一个中部欠发达省份,河南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占比大,农村人口多,农业生产以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能力较弱,“三农”问题较为突出,乡村振兴任务十分繁重。一方面,河南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从现实省情出发,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硬性约束和发展阶段困难又较多。新时期,如何从农业本身出发,厚植粮食生产优势及农业发展优势,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转变为现代农业强省,是河南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近期颁布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河南的基本省情出发,既着眼于农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新要求,又着眼于河南的基本省情,努力将粮食生产优势和农业发展优势转化为综合优势,探索粮食生产大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方面,注重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王牌。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有关讲话精神,把粮食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同时,转变发展理念,把粮食生产深度嵌入到现代化大生产环节中,重点围绕小麦、玉米、稻谷和油料等大宗粮油产品,整合全省在粮食产业已经形成的优势,以产业链整合带动提升价值链和供应链,全面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粮食资源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变,把约束变优势。另一方面,注重绿色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和农业多功能的开发。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从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居民对多功能农业发展产生新的需求出发,立足于乡村特有的农业资源、自然风光、乡土文化,按照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个性化方向,高质量发展綠色优质和特色农产品,丰富产品供给;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等乡村旅游产业,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实现生态地区和沿黄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在此基础上,注重分区施策。立足全省特色资源优势、环境承载能力、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等,推进农业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农业发展的区域空间格局。平原农区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也不佳,发展方向主要是通过大规模转移农村人口,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今后一个时期,应以龙头企业和产地市场为核心,通过集聚资源要素,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大宗粮油产品的基地建设。同时,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建设加工中心、物流中心,促进产业集聚、价值提升、利益共享,走规模化、全产业链开发路径。丘陵山区尤其是重点生态区的主要功能和优势是提供生态产品,这类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是绿色生态农业及关联产业。城市化地区大多位于城市郊区和邻近地区,这类地区生态承载压力大,农业空间小,但基础条件好,对接城市需求和承接城市要素下乡的优势突出,发展方向是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此外,无论是粮食还是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先进生产要素的渗透。《意见》一方面提出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和农业科技支撑行动,一方面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的培育,打造高端载体,集聚农业先进生产要素。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处)

猜你喜欢
大省粮食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先进制造业:河南崛起的新力量
把粮食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