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杨绛作品中的新型知识女性

2020-09-06 13:58陆素敏
文学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杨绛

内容摘要:90年代因反思文学的兴起,杨绛的作品在文坛上获得广泛关注。笔者认为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新型知识女性的形象塑造上:一是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新型知识女性展示其独立自尊的形象特点;二是以新型知识女性的“第三者”身份及其在困境中的自我超渡方式展现其婚恋的适存性。杨绛作品中新型知识女性独立自尊的本质不但体现了其婚恋的适存性,而且引导了读者对生存姿态进行理性的审视和重新定位。

关键词:杨绛 新型知识女性 独立自尊 自我超渡

一.新型知识女性的形象类型

杨绛的作品多以社会变迁为大环境、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为创作题材来书写从旧知识女性群体中繁衍出来具有进步思想的新型知识女性,她们在情感中、困难中皆以“灵魂”战胜“肉体”,从而取得精神的独立和自我价值的确立,并以积极的生活態度去把握人生的朝向,以独立自尊的特性区别于旧知识女性。如朝气蓬勃的女青年——璐璐、自尊自立的太太——陈倩、奋力追求理想的“事业女性”——女校长、具有先进思想的图书馆员——姚宓等等。虽然这些新型知识女性的形象在杨绛不同时期的创作中会有不同的展现,但她们在社会变迁中都具备着适存性。

1.早期戏剧:精神独立的典范

1942年的上海,剧团已成立了20个,演出的剧目多达89个,上海的地下党把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戏剧得以成功开展。这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在戏剧界著名人士陈麟瑞、李健吾的鼓励下杨绛利用在小学上课的业余时间创作了《称心如意》,《弄真成假》也相继问世。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1]杨绛虽然在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下进行了剧本创作,但她的剧本却是以喜剧形式崭露于舞台之上。从杨绛的剧本来看,她侧重于把新型知识女性放在极具反转性的结局中来赞扬其精神的独立和讽刺那些借着知识文化的幌子追求物质的市侩男女。如《称心如意》中的君玉是位精神独立的新型知识女性,她对舅妈们所使用的计谋看破不说破、对赵景荪的追求始终保持理智、对被众人嫌弃的陈彬如不故作姿态、对父亲那“一文不值”的画始终珍爱着、对徐朗斋的照顾始终坚持着……她不卑不亢,不同流合污,最后她获得了徐朗斋丰厚的遗产。文中的君玉以沉默包裹着自己、以大智若愚的姿态让舅舅和舅妈们势利的丑态暴露于知识分子的外表之下。在《弄真成假》中张婉玉同样是位精神独立的新型知识女性,她强烈抨击了封建大家庭中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她始终坚守着自我,并以独立的精神继续存活。由此可见,杨绛在这一时期对新型知识女性的塑造着重于其精神的独立方面,使得这一时期的新型知识女性形象具有典型性,对女性的精神觉醒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中期短篇小说:自我超渡的模范

杨绛以三四十年代内忧外患的中国为背景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倒影集》,反映了在动荡年代下新型知识女性的精神困境。在小说中杨绛以精巧的对话和曲折的情节展现人物的形象,并以此作为“表达人物性格的一笔笔工致的描绘”[2]。因此,杨绛的短篇小说铺陈少、进入高潮快,但是每位新型知识女性的对话和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精心设置的,从而达到使人物自我超渡的行为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来得目的,以彰显其对人物自救方式的肯定。如在《“大玩笑”》中杨绛只通过“温家园”太太们闲聊来介绍新型知识女性陈倩的背景,接而以林子瑜为陈倩梳头发为高潮把陈倩与林子瑜的隐情全盘托出,最后以陈倩的离开作为结束。这里的离开是以保存尊严为前提的一种自救行为,其目的在于摆脱百般聊赖的旧知识女性群体从而进行自我超渡。同样,在《璐璐!不用愁!》中以大学生璐璐的情感为切入点,以她和小王以及汤宓三者间的感情纠葛为高潮,以璐璐收到美国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为由让自己洒脱地结束了她与汤宓那不切实际的恋爱以及她与小王那无情感而言的恋爱为故事结尾。在这里,璐璐同样也是以离开作为自救的方式,让自己在这空虚的情感中进行自我超渡。

由此可见,杨绛通过新型知识女性情感空虚的通象,讽刺了无情感而言的婚恋,同时也肯定了新型知识女性自救的行为。在精神空虚与自我超渡的交织下,该时期新型知识女性的形象比早期更为丰满、对读者更具模范性,同时新型知识女性的社会适存性更能彰显出来。

3.晚期长篇小说中:自尊自立的楷模

1952年前后,杨绛先生亲历了“三反”运动以及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三十多年后她把这些经历作为素材纂写了《洗澡》这部散文式的叙事长篇小说。

在《洗澡》中,一群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学研究,于是创立了研究古今中外文学的文学研究社,其主要成员有分别从英国和美国留学回来的许彦成和杜丽琳、父亲是国学专修社社长的姚宓、无名作家江滔滔以及大学毕业女学生姜敏等等。其中,以思想独立的新型知识女性代表姚宓在文学社的经历为线索,呈现了文学研究社的这些成员在“洗澡”运动前、中、后的百态,体现了新型知识女性自尊自立的适存性。如文中的姚宓是一名外秀慧中的江南女子,她在许彦成的情怀里柔情知性、在杜丽琳的婚姻前理性恪守、在陈善保的追求下冷若冰霜、在母亲的膝下乖巧伶俐、在虚伪的姜敏面前不卑不亢……具有自尊自立品质的她在“洗澡”运动中始终坚守着自我,并且可以藏住内心的欢喜从容地对杜丽琳说“杜先生,我只有一句话,请你相信我。我绝不走到你们中间来,绝不破坏你们的家庭。”[3]可见新型知识女性姚宓的异人之处不只是其多面玲珑的个性,还有她在许彦成和杜丽琳婚姻前恪守自我、自尊自立的美好品质。

这一时期杨绛对新型知识女性的刻画上有了飞跃性的转变。晚期与前期最大的区别在于杨绛不再把新型知识女性放置于某一领域、某一事件中去描写某一方面的形象,而是通过把新型知识女性放在与旧知识分子的思想碰撞中、“洗澡”运动的进行中、婚恋道德的选择中来刻画其玲珑多面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具饱满性。而人物的自尊自立的品质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充分展现。该时期杨绛创作手法的成熟一方面使新型知识女性形象更耐人寻味,另一方面强化了新型知识女性独立自尊的品质,使其成为当代女性在复杂的社会中以自尊自立的姿态去生存的楷模。

二.新型知识女性的形象特点

杨绛作品中的知识女性主要分为百无聊赖的旧知识女性和独立自尊的新型知识女性这两大类。旧知识女性在生活中勾心斗角、搬弄是非、利用学识来伪装自己丑恶的一面,在婚恋中她们的观念意识陈旧、以物质为基础并且过分依赖于丈夫。与此相反,新型知识女性在生活中以独立自尊的姿态去适应社会的变迁、以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我,在婚恋中她们的观念意识具有进步性、以精神交流为基础并且有独立的自我。在杨绛的笔下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后者常被摆放于婚恋中“第三者”的位置,通过她们在这一位置的困境中所进行的自我超渡揭示新型知识女性在生活中与婚姻中的适存性。

1.身份的特别设定:爱情叙事中的“第三者”

一般小说中“第三者”的存在具有被贬斥之意,而杨绛作品中“第三者”的存在恰恰相反。她们是爱情叙事中的主人公,是串联小说内容的重要线索,是新型知识女性的代表,是作者感情所投射的对象。杨绛借以新型知识女性在爱情叙事中“第三者”的特殊身份传达了精神的交汇是爱情产生的重要部分,同时也透露了新型知识女性在婚恋中的适存性。

在《“大笑话”》中新型知识女性陈倩认同林子瑜并愿意当他的听众、理解他、用温柔包裹着他、让他找到了精神的依托并暂离世俗的困扰。这样的陈倩在他那百无聊赖的太太衬托下如出水芙蓉般让他向往。但是在“温家园”太太们的威逼下,陈倩不得不离开。也正因如此,林子瑜对陈倩的挽留直接表达了他对陈倩的爱恋之情,进而把陈倩推到了“第三者”的位置上,以揭示了旧式婚姻所带来的痛苦。同样,在《洗澡》中,作者也把新型知识女性姚宓摆放在“第三者”的位置上。许彦成和姚宓相识于图书馆,谈心于姚家的藏书室,他们同做科研,他们有过“香山之约”、“君子之约”……在许彦成眼中,姚宓有着朋友般的心照神交、情人般的浓情蜜意以及理想中妻子的温柔贤惠,这都与他的夫人杜丽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杨绛笔下的杜丽琳是旧知识女性的代表,在婚恋中,她保留着旧式的婚姻观,认为选择丈夫重要的是能让自己获利,所以当她察觉到自己的丈夫找到了灵魂伴侣后,便用尽办法阻止他们的交往;在生活中,她认为自己有国外游学经历便足矣,从此止步于学习而倾心于世俗。在“洗澡”运动中,杜丽琳更是附炎趋势,没有理智地对待这场不合理的运动甚至以妻子身份强迫许彦成按照不合理的规定来改造自己、接受众人批判,而许彦成的一腔憋屈以及对这场运动的理解唯有在理性看待这一切的姚宓这里找到共鸣。两者间的强烈对比,促使许彦成对姚宓的爱慕更深,而姚宓也因此被推向了许彦成婚姻中的“第三者”。

在杨绛笔下,欲摆脱旧式婚姻的知识男性与新型知识女性于道德,他们常在爱情边缘徘徊;于情感,他们又是那么的恋恋不舍,极度的煎熬是他们的常态,所以杨绛便为新型知识女性设定了“第三者”的位置,让他们在此寄托自己的情感。“杨绛对这种潜隐的爱的情节设置……不是在提倡婚外恋;而只是在说明最真最诚的爱恰是在于心灵的交通。”[4]

2.行为的独特选择:精神挫伤后的自我超渡

杨绛笔下的新型知识女性在追求精神情感的自由或者依托的过程中难免于受挫,而在精神情感受挫后一派以陈倩为代表选择离开来超渡自我,另一派则是以姚宓为代表在精神情感的坚守中超渡自我。

在《“大笑话”》中陈倩与林子瑜的情愫被公诸于众后,“温家园”的太太们百般嘲讽,陈倩选择以离开来维系女性的尊严,并以此结束与有妇之夫林子瑜的感情,让自己脱离“第三者”的窘境从而进一步去超渡自己精神情感。在《璐璐,不用愁!》中璐璐也同样以收到美国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为由选择离开,在求学中结束三角恋关系,从而在提升自我中进行情感的超渡。这一派以离开作为超渡的方式,在超渡中安抚自身的寂寞。另一派则以姚宓为代表的新型知识女性在精神受挫后选择了含忍,在含忍中来超渡精神情感的落寞以及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挫伤。在《洗澡》中姚宓拒绝了所有追求者,默默忍受着“第三者”的位置所带来的窘迫,并理智地坚守着她对许彦成的爱。在《洗澡之后》杨绛为许彦成摆脱“空壳”婚姻创造了机会,使得他和姚宓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以此帮助姚宓实现超渡。同样在《事业》中女校长最后同意学生倚云离职而自己继续坚守在教育事业的路上,以“求实”学校在自己手中得以“耕耘”来达到自我超渡。

离开或含忍都是新型知识女性在精神困境中进行自我超渡的方法,这有别于安然接受命运的旧知识女性,同时也给处于困境中的现代女性提供了示范。

三.新型知识女性的形象意义

杨绛作品数量不多,但其笔下的新型知识女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却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杨绛曾言她把女性在爱情中、在家庭中、在事业中理想的存在姿态融合在新型知识女性的塑造上,由此可见独立自尊不仅是她赋予新型知识女性的特點,也是她所推崇的品质。在新型知识女性特殊身份——“第三者”的塑造中,杨绛对此“没有恨,没有怒,也不是鄙夷和不屑……而是乖觉的领悟”[5],她通过理性的客观与感性的主观张力相结合来让新型知识女性在精神困境中展现出其社会适存性,并以此引导读者对生存姿态进行理性审视和重新定位。于杨绛先生,新型知识女性是她所认同的、爱戴的作品人物;于读者,新型知识女性是我们生活姿态的参考范例。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93页。

[2]杨绛:《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见《杨绛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页。

[3]杨绛:《倒影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2页。

[4]杨绛:《洗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5]徐晶:《杨绛小说中知识分子书写——<“大笑话”>到<洗澡>的研究》,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9年,第21页。

注 释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93页。

[2]杨绛:《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见《杨绛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页。

[3]杨绛:《洗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4]徐晶:《杨绛小说中知识分子书写——<“大笑话”>到<洗澡>的研究》,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09年,第21页。

[5]杨绛:《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见《杨绛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47页。

(作者介绍:陆素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猜你喜欢
杨绛
令杨绛心上不安的事
令杨绛心上不安的事
选择
想想明天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最短的情书
杨绛先生心底的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