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新闻生产与媒介记忆建构

2020-09-06 13:46杨鑫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认同新闻报道

杨鑫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华西都市报》有关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后发现,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经历了从回忆伤痛、重获新生、展望未来共三个阶段。报道数量上,记忆呈弱化趋势;报道主题上,前期强调“灾区重建”,后期以“纪念活动”和“人物报道”为主;报道图片上,大量使用新闻聚像来延续地震记忆。《华西都市报》关于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媒介记忆,不仅建构了四川人民对地区身份的自我认同,还促进对国家整体的想象。

关键词:汶川地震;新闻报道;媒介记忆;认同

媒体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传唱者。每逢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日,《华西都市报》作为四川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日报,通过专栏专版的主题报道为受众重演地震历史、形塑地震记忆。因此,本文重点聚焦于《华西都市报》是如何通过新闻生产来建构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它所形成的媒介记忆又发挥着哪些作用?

笔者在《华西都市报》线上数据库内选取了2009年至2020年间5月11日、12日和13日的新闻报道,剔除与汶川地震无关和重复报道的文章,共得到有效样本382篇。以报道数量、文章主题、新闻图片等具体指标进行内容分析,再根据得出的结果进一步研究新闻报道的认同形塑机制。

一、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特点

(一)报道数量:逐年减少,记忆持续弱化

总体上,《华西都市报》有关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数量呈减少趋势,高频期集中在2009至2011年,2018年作为震后十周年,纪念意义突出,报道数量大幅增加。伴随报道数量的减少,特刊专栏也在缩水。2009年至2013年设有周年特刊,但版面数量不断减少;2014年至2017年,未设置专题报道;2018年设置了以“十年·成长“为主题的纪念专栏;2019年至2020年,未设置专题报道。

新闻报道和专栏数量的下滑,表明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在持续弱化。从2008年5月12日起, 12年里四川乃至全国发生了一起又一起媒介事件,吸引着大众的眼光。这些都在不断冲击瓦解着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新鲜记忆就覆盖了陈旧的地震记忆。大众关于汶川地震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他们能够记住的是“5·12”这串数字所代表的意义,但却对数字背后的故事一无所知。

除了时间尺度的自然延长之外,纪念报道配合意识形态偏向所形成的选择结果也是记忆弱化的重要原因。记忆是不断被外界各种力量唤醒的结果,新闻媒介在不同时间段被意识形态、经济水平、政治环境等各种力量所裹挟,选择特定的新闻文本进行报道和后续的价值诠释,来唤醒大众关于该事件的媒介记忆。报道数量的峰值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2017年作为报道数量的波谷之一,主要是受同年5月召开的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影响。《华西都市报》作为喉舌自然要配合省政府,向大众宣传党代会的精神。自5月以来的版面主题都是“牢记总书记重托,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华西都市报》通过大量的人物通讯、新闻特稿、专家评论等向受众讲述五年来四川建设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形成砥砺奋进、创新改革、绿色发展、脱贫攻坚、依法治省等系列的新鲜记忆,歌颂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二)报道主题:强调重建,阶段性特征突出

根据新闻样本的标题和文章内容,总结出6类主题:地震災情(汶川地震造成的影响)、灾区重建(政府援建、民间救援、救灾物资情况、灾区道路及住房设施建设、灾区人民生活水平、灾民心理健康与身体恢复)、纪念活动(哀悼仪式、摄影展览、文艺汇演)、人物报道(救灾英雄模范、典型话题人物)、灾后启示(紧急救援经验总结、防灾减灾工作、弘扬抗震精神)其他(诗歌、随笔等)。其中,“灾区重建”占比36%,为报道首位;“纪念活动”和“灾后启示”分别以25%、22%位列第二第三;其他主题比重相对较少(“地震灾情”占比6%、“人物报道”占比10%、“其他”占比1%)。

结合报道内容,在“灾区重建”主题下,讲述的是鲁川同心、全球借智提升重建水平、成都45亿公积金助灾区群众安居等以援建项目建设、灾区人民生活改善为主旨的故事。一方面,媒体作为喉舌必须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吻合,高频率、全景式地展现灾区重建中党和国家以及各省市的大力支援,契合“全党全军全国团结一致共同抗灾”工作基调,有效地帮助大众获悉国家所承担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国家共同体。另一方面,媒体作为社会现实的传声筒,面对震后灾区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必须要持续跟进报道,因此等羌乡巨变、北川绿色发展、脱贫攻坚新样本等重建内容自然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

除此之外,各主题报道比重也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2009年、2010年的报道主题集中于“灾区重建”,2011年集中于“纪念活动”,2012年强调“灾区启示”,2018年“人物报道”成为重点内容。结合表1,从最初“一年特刊”,到后续的“重生”、“三年立川 豪迈跨越”、“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特别报道”、“山川·梦”、“十年·成长”,周年特刊的演变反映出灾区人民的成长历程。2009年,地震记忆依旧鲜活,该阶段媒体重点是安抚大众悲痛的情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重建成了四川震后首要目标,媒体顺势而为强调四川由悲壮走向豪迈。震后三年,社会经济和大众的心理情感都得到了恢复。在2011年的专题报道中,“新生活”、“新居”、“新家园”等词频频成为新闻报道标题。2018年的重点报道了“总理让路女孩”宋馨懿、最坚强女警蒋敏、独臂大叔石光武等典型人物的十年成长历程,以美好生活为主线将故事串联,向大众传递喜悦和希望。至此,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经历了从回忆伤痛到重获新生、再到展望未来三个阶段。

(三)新闻图片:比例增加,图片化趋势强劲

“某些被引入到后续新闻报道中的新闻画面,在新的新闻报道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新闻图片的运用,让昨天的历史成为今天的新闻,也使得相关历史事件的记忆能不断地延续下去。在建构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时,《华西都市报》特别注重新闻图片的运用,利用配图将短时记忆定格,转化成大众能随时唤醒的储存式记忆。

笔记将新闻样本中有关汶川地震的配图报道进行数量统计,发现图片化趋势明显,配图报道占总报道比例逐渐增加,2018年占比高达90.9%。同时,在配图报道中,多图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在配图报道中,单幅图片通常是典型人物的抓拍和事件经典瞬间的定格,具备视觉冲击力强、重要人物突出等特点。而多幅图片报道则是将具有逻辑顺序或者视觉联系的多张新闻图片,通过一定的排列顺序形成一个故事整体,串联新闻事件报道全过程。比如,《重塑山河十年路》通过9张汶川、北川的航拍图,系统连贯地展示了十年间汶川地震灾区面貌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也讲述了震后四川人民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

二、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作用

(一)借助主人公叙述,拉近心理距离

媒体的社会表达功能,为大众提供了自我讲述的机会。地震的幸存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亲身经验,包括地震时的场景、救援时的细节和灾后奋斗的故事等,大众能通过讲述者的个人记忆,真实地感受到记忆中的情感色彩,跨越时空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新闻报道中,地震幸存者以各种符号性的角色出现。他们中有身处救援一线的灾区干部王福耀,有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莘长林,还有地震受灾者独臂大叔石光武。“我们生活的各个时期的记忆都存在我们的大脑深处,这些记忆不停地存在、累积。它们就像是一种连续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的认同感得以终生长存。”幸存者的个人经历作为独特记忆,汇聚在一起描绘出宏观的灾难景象,在不同时期维系着汶川地震记忆。这些关于创伤的记忆,借助广泛传播的新闻报道,诉求于读者的情感依托,使得原本素不相识的四川人都团结起来,主动赋予自身“四川人”的标签,在情感层面完成了地区范围内的身份认同。另外,在新闻报道中很少使用“受难者”去定义幸存者,更多的是使用“自强不息”“努力拼搏”“踏踏实实”“奋斗新生”等,而这样的修辞更容易激发四川人民自豪、喜悦的积极情绪,也更容易鞭策和激励大众者向典型人物学习,在集体意识中构筑道德共同体,从而迸发凝聚力量。

(二)强化他者形象,营造地区共同体

地震后,四川满目疮痍。国家迅速启动紧急救援并全方位开展重建工作,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创新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北京、广东、山东、浙江等18个省市迅速行动,奔赴四川灾区。地震发生后不到三个月,就解决了上千万受灾群众的住房安置问题。援建者开始高频率地出现在灾后重建的新闻报道中,相关的新闻内容诸如“江苏100个援建项目顺利竣工”“上海援建”“援建人员重游街子古镇”“灾区变漂亮援建者笑了”等成为报道重点。在对口援建过程中,各省市的援建者与灾区人民培养了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地缘属性的自然差异和媒体报道的偏向,都强化了援建者“他者”的身份,间接增强了灾区人民的“自我”身份和对四川的地区认同。通过强化援建人员“他者”的叙事策略,汶川地震不仅频繁地出现在灾区人民的记忆中,也将其作为一种共同经验连接代际的记忆断带,坚定四川人民的身份认同。

(三)突出国家角色,实现共同体认同

在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图片中,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经常是站在地震遗址前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默哀。严肃而庄重的仪式,向灾区人民传递着领导人对灾区人民的关怀。这种与民众同呼吸、共患难的家国情怀,强化了国家在抗震救灾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促进了民众对国家共同题的想象和认同。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祖国母亲”“伟大的中国”“中国人”“同胞”“手足”这些在灾民的记忆中频频出现的词语,真实地反应出他们的内心:感恩党和国家政府在危难时刻没有抛弃他们,感谢党和国家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切实的救援行动,骄傲自己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媒体大量报道党和国家政府对灾民的关怀和救援,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还给予他们充沛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凝聚在一起,加深了大众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结语

新闻媒介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的偏好性报道,全景式地展现时代特征,为受众提供有关价值意义的解释和身份的认同。通过对《华西都市报》382篇新闻样本分析后发现,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具有一定的规律。首先,在报道数量上,地震记忆呈现弱化趋势,仅在特定年份报道数量有所增加;其次,在报道主题上,强调“灾区重建”;最后,在新闻图片运用上,多图化趋势上涨。认同是记忆的核心功能,《华西都市报》通过借助主人公口述和强调援建者“他者”形象来拉近四川人民的心理距离,营造地区共同体。同时,借助领导者关怀和政府救援,强化国家在抗震救灾中扮演的角色,促进民众形成了对国家整体的想象。

参考文献

[1]吴瑛.论传媒对民族文化记忆的唤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01):74-81.

[2]周海燕.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检讨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09):39-50+126-127.

[3]周海燕.吳满有:从记忆到遗忘——《解放日报》首个“典型报道”的新闻生产与社会记忆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12(03):236-240.

[4]徐开彬,徐仁翠.汶川十年: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研究[J].新闻大学,2018(06):50-62+148-149.

[5]李杨.汶川地震十周年专题报道探析——以澎湃新闻和封面新闻客户端为例[J].青年记者,2018(36):76-77.

猜你喜欢
认同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