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造船业与钢铁业的“爱恨之约”

2020-09-07 22:51韩国成均馆大学
中国船检 2020年8期
关键词:钢铁业造船业重工

韩国成均馆大学 王 楚

造船业和钢铁业同为日韩俗称“重厚长大”的典型的外向出口型产业,也是韩国演绎经济增长“汉江奇迹”的“领军产业”,更是屹立韩国、东亚乃至全球产经业界多年的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可以说,造船业和钢铁业的运营与发展相互依存、利益相关、共同起伏,成为“携手共进的兄弟”“梦幻合作的伙伴”,同时又在钢材价格上互不相让,甚至时不时“互撕互怼”,成了“锱铢必较的对手”“爱恨交加的情侣”。跨越半个世纪,双方相爱相杀、相亲相克,成就了韩国产业界一对著名的“欢喜冤家”。

携手共进之兄弟

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是造船业和钢铁业共同的行业特征。

在韩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造船业和钢铁业都实现了高速发展。韩国发达的钢铁业,使得韩国造船业对钢铁的需求可以基本实现自给,不仅使材料供应有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造船成本。浦项制铁公司的员工曾经自豪地说:“没有POSCO,就没有韩国造船业等重工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有韩国经济今天的成就。”可以说,强大的钢铁产业为韩国造船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韩国长期位居世界造船大国行列,用钢量大,所以韩国钢铁企业一直非常关注本国造船业的发展与需求,将为其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列为重要目标。近年来,浦项制铁公司通过与造船及能源企业通力合作,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灵活调整研发方向,相继开发出LNG储罐用9%镍钢、LNG储罐用高锰钢、LNG储罐用不锈钢、海洋平台用钢、集装箱船用BCA保证钢等一系列高附加值WP产品,同时持续实施“解决方案式营销”活动,推动了与韩国造船企业长期供货协议的签订,开创了稳固的收益来源。

以业界著名的超低温高锰钢(HMS)的研发为例,近年来韩国造船企业在LNG运输船建造领域异军突起甚至一枝独秀,离不开钢铁企业的强力支撑。韩国钢铁企业紧跟造船业需求变化,积极研发高强度造船板材。2014年,针对LNG的储存和运输,浦项制铁公司联合韩国科学技术院成功开发了LNG船储罐使用的新型钢材——HMS。2017年,浦项制铁公司开发的HMS获得了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颁发的标准技术认证,标志着浦项制铁的低温锰钢能作为标准材料在全球安全使用。2018年底,LNG储罐用HMS及应用技术经国际海事组织(IMO)第100届海上安全委员会会议批准,正式登记注册成为国际技术标准。浦项制铁公司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成功将低温HMS商业化的钢铁制造商。

此外,经过长期研发,2019年,浦项制铁公司又成功批量生产了船用脱硫装置必不可少的高合金钢S31254,这种钢与传统不锈钢相比,具有高强度、高抗点蚀和缝隙腐蚀的能力。而在2018年之前,由于脱硫装置仅在几家海外钢厂生产,韩国当地企业一直遭受供应链问题的困扰。韩国媒体《周一报》指出,事实上,韩国钢铁企业之所以如此重视与造船企业的合作,是因为韩国造船产量巨大,除了造船业外,韩国国内没有其他能替代消化其巨大厚板产量的行业,钢铁企业要确保正常的设备开工率,加强与造船企业的合作实属应有之义。

梦幻合作之伙伴

近年来,得益于环保型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需求的增加,韩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浦项制铁公司与最大的造船企业现代重工集团为了实现船用材料的国产化而构建起了互助体制,而双方之间的伙伴关系很有可能延续到海洋工程装备领域。

据韩国媒体EBN2019年10月1日报道,双方即将展开一项价值6000亿韩元(约合5亿美元)的海洋工程装备合作。该项目是正在国际招标中的缅甸某海上气田海洋工程装备基本设计项目。韩国三大造船企业现代重工集团、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以及美国的麦克德莫特公司、新加坡的胜科海事等5家企业参与了投标。韩国业界认为现代重工集团接单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现代重工集团曾参与缅甸某海上气田第一阶段项目的开发。

而浦项制铁公司也希望能为现代重工集团助一臂之力。现代重工集团是浦项制铁厚板等船用材料最大的国内客户。2019年上半年,韩国国内造船企业的厚板订购量为500万吨,其中现代重工集团所属的现代重工、现代三湖重工、现代尾浦造船3家造船子公司的订购量占一半以上。

近年来,浦项制铁生产的高锰钢等世界高端钢铁产品的规模也在扩大。由于国际海事组织(IMO)不断强化环境规则,LNG动力船等环保船舶的订单正在增加。在此背景下,浦项制铁和现代重工围绕LNG动力船的材料国产化开展了深度合作,因此现代重工承建的LNG动力船所用的世界高端钢铁产品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的可能性较大。对此,韩国业界有分析认为,现代重工在此次海工装备订单争夺战中占据优势的可能性很大。

韩国造船业界相关人士表示,现代重工和浦项制铁作为韩国最大的造船企业和钢铁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展示着合作体制。现代重工不仅拥有缅甸海上气田海工装备项目建造经验,还有浦项制铁作为坚强后盾,因此预计在争取海洋工程装备订单方面将会受益。

韩国造船业和钢铁业这种“兄弟般的亲密关系”,在韩国媒体NEWS1于今年3月7日发表的一篇题为《“海上之岛”FLNG不为人知的故事》的文章中得到了最新印证。这篇文章的作者用十分自豪的语气写道:“在全球FLNG市场具有如此统治力的三星重工,其建造FLNG时使用了谁制造的钢铁材料呢?主人公就是韩国代表性钢铁企业浦项制铁。”据悉,浦项制铁与三星重工针对合作的每个项目都成立了联合特别专项小组,由有关部门定期进行交流,寻找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得投入上万亿韩元巨额资金的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的核心成功要素——“缩短建造日程”成为可能。

“作为‘FLNG的最强者’,三星重工之所以‘全量’从浦项制铁采购船用厚板,是因为两家公司有着‘梦幻般的合作’。”——韩国媒体用这样抒情的语言,为韩国造船业和钢铁业的两大巨头三星重工、浦项制铁的合作“点赞”,营造了一种温馨、祥和、团结的“哥俩好”氛围。

相爱相杀之冤家

不是冤家不聚头。韩国造船业和钢铁业作为原材料生产商与用户的特殊关系,既有着“亲如兄弟”“肝胆相照”的情分,也有着“锱铢必较”“横眉相对”的恩怨。

近十几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韩国经济复苏乏力,曾作为韩国经济增长“领军产业”的造船和钢铁企业业绩也明显走低。造船业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长期处于萧条,至今仍未走出低谷,已是人尽皆知,而作为韩国基础产业的钢铁业同样也深受困扰。早在2013财年,浦项制铁的合并营业利润就减少了18%,现代制铁的利润也减少了17.7%。

作为上游产业,韩国钢铁业本能地试图通过提高其向国内造船业供货的船用厚板价格来提升业绩,但却遭到韩国造船企业和韩国造船与海洋工程协会(KOSHIPA)的一致抵制,双方在钢材价格上针锋相对,甚至时不时爆发“口水战”而“互撕互怼”。

厚板是造船企业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约占造船总成本的15%~20%,因此,船厂对厚板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韩国钢铁企业表示,鉴于国内造船企业面临市场萧条以及结构调整等诸多压力导致经营困难,作为供给方的钢铁企业接受了造船企业关于冻结甚至下调厚板价格的要求,从2011年开始已经多年持续维持低价水平为造船企业提供船用厚板。

亲兄弟,明算账。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韩国钢铁企业在每次与造船企业进行钢材价格协商时都提出上调价格的要求。对此,韩国造船企业反应激烈,并不断向钢铁企业表达“太过分了”的立场。造船界人士认为,在船价低迷、订单稀缺的形势下,如果厚板价格再上涨,将不可避免地加重船厂的负担。

2018年6月16日,KOSHIPA发表公开声明指出,厚板价格上涨是“对造船业生产的威胁”,虽然对于钢铁企业的涨价要求表示理解,但因为钢铁企业整体上业绩良好,因此在造船企业生产经营未实现正常化之前,钢铁企业应暂停上调厚板价格。

然而,韩国钢铁界随即对此观点予以反击。实际上,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韩国造船业与钢铁业的船用厚板价格“拉锯战”一直持续至今。在谈判中,钢铁企业和造船企业双方各执一词、寸土必争、互不让步,导致厚板价格协商长期僵持不下。在交锋中,双方大打舆论战、心理战、“眼色战(谁先眨眼谁就输)”“口水仗”,营造紧张的氛围,同时韩国造船企业还频频使出“拖延计”“苦肉计”,成为韩国媒体竞相追逐的新闻热点。

为了增添与钢铁业讨价还价的砝码,被逼到墙角的韩国造船企业甚至使出了“围魏救赵”的招数。据韩国媒体kinews报道,韩国造船企业2019年4月放出有消息称,计划用外国产厚板替代其国内厚板产品。2019年9月,韩国媒体Inews24也报道称,韩国造船业正在考虑扩大中国产厚板比重的方案,以此作为“厚板价格防御战略”。三年来,双方“边打边谈、边谈边打”,最后,韩国造船企业虽然没能完全阻止厚板价格的上调,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迟滞钢价上涨的目的,而韩国钢铁企业尽管也未实现钢价调整一步到位的目标,但通过“切香肠”的方式渐进提升了钢价。据了解,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再到2019年下半年,船用厚板价格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目前,韩国钢铁企业给造船企业提供的厚板交货价格为70万韩元/吨左右。

不过,韩国造船企业和钢铁企业对这样的结果都不满意。对此,韩国媒体PAXNET NEWS的评价是:国内船板价格协商留下了“苦涩的余味”。

拉架劝和之韩媒

在韩国造船业和钢铁业的钢价“生死拉锯战”中,韩国媒体既是观察者、记录者、评论者,同时也扮演了“劝和者”的角色。

韩国钢铁业和造船业2019年下半年的船用厚板价格协商,经过约4个月的“持久战”,最终以船用厚板价格每吨上调3万韩元告终。PAXNET NEWS在报道中强调:“下半年的厚板价格谈判结果,对钢铁和造船两个行业来说都难免存在不满。事实上,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全球造船业不景气。两个行业除了要勒紧裤腰带直至等到经济复苏之后,都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

韩国《周一报》则指出,事实上,韩国钢铁企业也面临“两难”处境:除了造船业外,没有其他能替代消化其巨大厚板产量的行业,特别是钢铁企业既要确保设备开工率,又要保持一个合理的价格,鱼和熊掌如何才能兼得?对此,韩国钢铁业界的苦恼正在加深。

韩国《亚洲经济》表示,在风险积聚、难以应对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韩国钢铁业和造船业都在经历经济效益下降等史无前例的萧条,钢价协商想要得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皆大欢喜”的结果,存在很大困难。然而,每过半年,双方都必须再次经历厚板价格协商的“苦战”,而且无论价格上涨与否,双方都保持高度敏感和百般警惕。

围绕韩国钢铁业与造船业就厚板价格调整争执不下的问题,韩国《亚洲时报》还发表了题为《是“吴越同舟”?还是“同床异梦”?》的评论。评论指出,事实上,目前钢铁业和造船业的观点虽然针锋相对,但两个行业在一点上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很困难。一边反复在厚板价格上进行无休止的争论,一边互相“在伤口上洒盐” 的样子真的非常不好。在经济困难的时期,韩国经济的两大“顶梁柱”应该互相扶持,而不是互相伤害。中国有句成语叫“吴越同舟”,比喻虽有旧怨,但当同遭危难、利害一致之时,也须互相救助、共同努力。在大家都很艰难的当下,是迫切需要钢铁业与造船业表现出互相帮助、实现双赢的“美德”的时候了。

韩国媒体也对韩国造船业和钢铁业的未来提出了期许。NEWS1在上述《“海上之岛”FLNG不为人知的故事》的文章结尾,以颇具专业特色并契合当下背景的笔触,对两个行业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在造船厂建造船舶的全部过程中,首次进行的庆祝仪式就是‘Steel Cutting’。这是切割船舶建造中的第一块钢板以纪念建造开始,事实上在船厂,‘Steel Cutting’就是造船开工典礼的同义词。当前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韩国造船业和钢铁业都面临困境。期待着经常举行钢板切割仪式的造船厂,以及为这样的造船厂提供优质船用厚板的钢铁企业能够共同迎来春天。”

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恩怨情仇,缠绕不清。不过,尽管爱恨交加,但总归爱多恨少——这才是韩国造船业和钢铁业关系的真实写照。正如KOSHIPA所强调的那样,韩国钢铁企业和造船企业必须实现双赢,只有随着造船市场的恢复,厚板生产和供给扩大,钢铁业与造船业的共同发展才会实现。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非常时期,双方更应守望相助、互谅互让、同舟共济,才能携手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中国船级社为水面搜救机器人提供技术支持

2020年6月以来,我国各地进入主汛期,长江中下游等国内多水域水位持续超警,防汛救灾工作异常严峻。中国船级社(CCS)武汉规范研究所救生设备检测中心积极行动,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水面搜救机器人检测技术服务,助力防汛救灾工作。

水面搜救机器人能够实现无人救援,具有安全、快速、便携的特性,是今年防汛救灾中的“紧俏品”。为满足行业检测需求,保障水面搜救机器人质量安全,武汉规范研究所救生设备检测中心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组建检测专班,深入检测现场,顺利完成多个厂家多批次的搜救机器人检测服务,发出检测报告13份,为水面搜救机器人在防汛救灾中的及时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钢铁业造船业重工
中国造船业订单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轧钢技术的发展研究
中海重工暴跌近70%紧急停牌
试论如何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
日本造船业行贿案对中国反腐建设的启示
我国造船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
武钢、山东钢铁以及宝钢公司投资风险分析
三菱重工或将再次放弃豪华邮轮建造业务
全球造船业订单量持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