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电气火灾防范研究

2020-09-07 06:40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隐患电气火灾

贾 滨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因为电气火灾的发生率高,容易对人们的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所以电气火灾问题已经上升为社会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应用于电气火灾防范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传统的防范功能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基本需求,为了让传统的电气火灾防范管理技术达到安全管理的需求,有效的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数量,需要我们应用新的技术对传统的规模、理念、模式进行创新.

1 传统电气火灾防范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的局限性

因为以前的技术不够发达,所以以前的电气火灾防范主要依靠于人力,人们通过学到的知识进行防范,也是通过人工排查问题.人工排查是人们进行安全隐患检查的最基本的方法,但是电气线路的复杂性和容易出现突发问题的特性,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电气线路的问题,而后对今后的使用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隐患也会长期无法消除.传统的人工排查技术主要是进行电路温度和电流使用情况的检查,人们在建设电路时会留下一个安全的可控范围,一旦电路中的数据超出或者低于这个范围,就代表电路出现了故障.这种技术检测的参数比较少,而且判断的方式过于简单,只是表面解决了电路中的问题,无法有效确保检修后的电路没有安全隐患.

1.2 理念的滞后性

以新的管理理念来看,风险评估是需要进行的流程,而且要在隐患预警之前,隐患预警要在火灾报警之前,火灾报警要在火灾处理的应急装置之前.但是,传统的电气火灾防范主要应用的是预警和报警理念,风险的评估和分析则没有被运用,尚且处于空白阶段.政府、企业和监管部门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三者之间不能进行信息共享,不能通过合作来控制电气火灾.所以,电气火灾的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无论技术还是模式上的创新,都要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完善的电气火灾防范系统,在电气火灾的发生频率降到最低,保护好人们的财产安全.

2 基于大数据的电气火灾治理体系构建

我国在近几年才进入大数据时代,对于大数据时代的电气火灾防范治理,主要是通过高新科技完成的.在电气火灾的线路中安装传感器,让终端传感器收集数据,通过通信传感器进行传递,然后到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计算机找出线路中的安全隐患,然后通过计算机将线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发送给用户,让用户在使用时注意这些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电气火灾隐患管理平台,用这个平台进行问题的收集和管理,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向政府提交风险评估的报告,让电气火灾防范实现风险预测,也方便第三方服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检修,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气火灾防控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1 基于大数据的电气火灾隐患治理体系

2.1 电气火灾隐患治理体系的技术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要想在城市建立传感器通信网络,就需要在城市实现网络的大规模、无缝隙的全覆盖模式,然后人们也要生产出一插即用的传感器.对于现在的传感器网通信平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U网,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大部分的传感器都可以即插即用,所以要将U网跟大数据平台结合起来,发展为全新的安全防范机构,创新出新的电气火灾隐患处理装置,为未来实现智慧型的隐患处理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城市中的电气火灾隐患传感器通信网络,终端的数据采集会超过一定的数量,也就是会达到PB级别,而传统的数据库无法承受每天这么大数据的输入,于是人们进行了大数据技术的创新,以Hadoop、HBase、Spark等大数据为基础,建立可用性高、伸缩性强的计算机系统,集存储和运算为一体.Hadoop是一个分布式的系统基础架构,是由谷歌开发的产品演变进化而来,其中HDFS主要应用于数据的存储,可以储存大量的数据,MapReduce则是用来进行数据的计算,因为其具有容量高,容错率也比较高的特点.新出现的HDFS放宽了对于文件的要求,所以它可以对文件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访问.HBASE主要是谷歌的开源实现,他拥有的功能比较多,而且其性能可靠,可以自由伸缩.这种结构化的存储集群可以满足大数据的存储、计算和查询功能,也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2.2 大数据平台隐患分析技术的创新

在大数据的环境下,人们进行电气火灾隐患分析主要是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电路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计算机将报告发送给使用者,让用户进行整治或者是维修,以此来控制事故的发生.经过大数据平台的分析,多种传感器进行组合会出现一定的偏离度,这就是让人们常说的静态偏离指标,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分析出电路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这个静态安全隐患可以通知用户提前进行检查,并不会让用户在事故发生后才去挽救,它也不需要实时报警和预警,还能对电路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一定程度上预测了电路的安全程度.所以,对于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电气火灾治理体系需要增加风险评估系统,除了刚才的静态偏离指标外,还需建立动态安全隐患检测,这类检测主要是为了对数据偏离较大的现象进行检测,找出引起数据偏离的原因,像是电路短路或者是电路运行负荷过大等.一旦线路中发生了动态安全隐患,就需要立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在大数据平台的电气火灾安全隐患治理不仅仅是数值的大小,更多的是数学模型的分析,下图是电气火灾隐患模式智能分析处理流程图.

图2 大数据隐患模型智能判断分析处理流程

2.3 电气火灾隐患治理体系的模式创新

在大数据的时代,要对电气火灾隐患治理进行模式创新,就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让社会公共服务的效率得到提高,让消防部门的防火部门变为各种社会资源主动投入的目标,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于电气火灾防范的模式创新,可以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建立电气火灾隐患预警平台,用户可以通过app或者其他终端进行平台登录,实时了解自己的电路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根据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的条款,终端用户的主要的责任人,用户要对安全隐患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问题的继续发展,再按照电气火灾安全管理规范对事故进行处理.第二,为消防部门建立新的电气火灾隐患管理平台.以前,消防部门都是通过用户报警才了解哪里出现了火灾,加入了专门的平台后,消防部门可以事先知道哪里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出现火灾,消防部门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极大地提高消防部门的工作效率.第三,保证第三方服务商的综合治理服务.让用户跟政府和当地的电气火灾安全防控中心建立联系,对地方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让第三方服务商为用户提供不定时排查的功能,对用户的电路进行综合治理服务.第四,为保险企业提供风险控制产品.为了保证电气火灾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电气火灾险,这也将是未来火灾数据分析的重要依据.

3 基于大数据的电气火灾隐患治理系统的应用

经过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隐患治理系统,而且在浙江省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据数据分析,浙江省在2016年安装了这套系统2.5万个,发现火灾隐患的有2万多个,经过处理的隐患有1.3万,隐患的解决率达到60%,保护了人们的财产安全.举例说明,在2016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进行实验,安装了大量的电气火灾隐患管理系统,主要是对于该地区的企业进行管理.经数据显示,该地区的火灾发生了同比去年下降了40%.2017年,贺村镇也进行了电气火灾隐患管理系统的安装,经过初步试验,这里的安全事故由以前的每年十起事故降低为每年一起,取得了很好的试用效果.

4 结束语

电气火灾的防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传统模式下的防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大数据、互联网的出现让它们的防范得到了发展,可以对技术进行创新,也可以改变传统模式,建立新的防范管理体系,让电气火灾防控实现智能化发展.

猜你喜欢
隐患电气火灾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八方电气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