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池的科学管理与疾病防控

2020-09-08 05:11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一路市政公司家属楼442700刘万珍
新农村(浙江) 2020年9期
关键词:全池体表黄鳝

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一路市政公司家属楼(442700)刘万珍

夏秋季节是黄鳝生长旺季,强化鳝池科学管理与疾病防控,是确保池养黄鳝高产高效的关键。

1.水质调节

鳝池水深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呈淡褐或嫩蓝色。

据生产实践,夏秋季节养殖黄鳝应每隔1~2天换水1次,以改善水质,并定期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控制池水pH值在7~7.8之间。

2.水温控制

黄鳝养殖最适水温为24~28℃。夏秋季节气温较高,阳光直射水面可使水温快速上升,影响黄鳝食欲和生长,甚至染病死亡。

夏秋季节由于气温较高,可能影响黄鳝生长,因此可采取加水、遮阳、种草等方法,使水温控制在28℃以下。

3.加强饲喂

夏秋季节黄鳝摄食旺盛,应保证质优量足的饲料供应,促进黄鳝快速生长。鳝饵以蚯蚓、蝇蛆、螺蚌肉及畜禽内脏等新鲜饵料为主,同时补喂适量麦麸、饼粕、瓜果等植物性饵料。

据生产实践,每天鲜饵料投喂量应为黄鳝体重的8%左右,干饵量为鲜饵量的一半左右,严禁投喂腐败变质饵料。投饵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特别注意投饵量,若遇恶劣天气应适当减少投喂量。

4.注意防逃

夏秋季节,部分地区多雷阵雨,若遇天气突变易使鳝鱼感到不适,焦躁不安而引起逃逸,特别是雷阵雨或夜间暴雨时外逃可能性最大。

因此,规模养殖黄鳝应经常检查池壁、池底有无裂缝,排水口网是否完好,水深是否接近溢流水位。

5.严防疾病

夏秋季是鳝病高发时期,应及时做好常见病的防控工作,严防疾病感染。

(1)感冒主要因气温变化较大,引起水温剧变而导致黄鳝感冒。应严格控制水温,掌握换水量,防止鳝池注换水前后温差过大。

(2)发烧池水过浅、水温过高易引发该病。病鳝焦躁不安,浮出水面频频摆头,饥而不食,衰竭死亡。预防措施:遮阳降温、加注新水。一旦患病,每立方米水体可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5毫升全池均匀泼洒。也可每立方米水体用大葱100克、食盐50克、桑叶15克捣碎成汁全池泼洒,每天2次,连用2~3天。

(3)水霉病霉菌孢子吸取黄鳝皮肤营养,向外长出棉毛状菌丝,继而在体表蔓延扩展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毛”。一旦发现病鳝后,每立方米水体可用甲基蓝3克兑水全池泼洒;也可按池水量采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4)腐皮病病鳝初期体表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有点状充血发炎,游动无力,病情严重时表皮点状溃烂,体表有形状不规则小洞,感染内脏而死亡。防控该病,可每立方米水体用鳝病灵5~10毫升,全池泼洒,连用3天;或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连用2~3天。

(5)出血病病鳝在池水中上下窜动或不停绕圈翻动,久之则无力游动,横卧于水草上呈假死状态,体表有血斑,斑块形状不定,大小不一,斑块周边出血较中间区域严重,整个体表以腹部为重,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现病鳝,每立方米水体可用红霉素1克兑水全池泼洒,或在饲料中添加1%~3%大黄片投喂。

猜你喜欢
全池体表黄鳝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体表无明显损伤而死亡的交通事故及其法医学检验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狠 话
黄鳝销售价格出现“倒挂”,散养户亏声一片
水霉病的预防与防治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综防技术
捉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