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大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2020-09-08 07:00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粘虫吡虫啉若虫

魏 苗 李 娟

(陕西省洛南县古城国有林场 陕西 洛南 726100)

柏大蚜属同翅目蚜科,是侧柏重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的形式群集在侧柏的枝干和叶面上刺吸汁液为害,在被害处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被害枝干全变成黑色,严重影响侧柏生长。

1 柏大蚜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成虫:无翅蚜与有翅蚜相似,体长3 mm 左右,全体灰褐色,体背面两侧有2 条黑色纵带。若蚜:褐色,胸部背面有2 条不明显的深色纵纹,体较瘦小。卵:椭圆形,长1.2 mm 左右,初产时黄绿色,最后变为褐色。

1.2 发生规律。1 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柏叶上越冬。第2 年3 月底4 月初卵化为干母,并开始胎生若蚜,为害柏树,9 ~10 月为害最严重,此时开始产生有翅蚜,并交尾产卵越冬。

2 防治试验

2.1 试验林概况。试验设置在陕西省洛南县古城国有林场侧柏林,试验面积800 m2,树龄18 年,树高5.4~7.9 m,株行距2 m×1.5 m,侧柏林内混有栎、桦、山杨等阔叶树。林内有柏大蚜虫害发生,受害株率达20%左右。

2.2 试验方法

2.2.1 人工剪除越冬卵枝叶防治试验。柏大蚜10 月后以卵在柏叶上越冬,在冬季或早春卵未孵化为若虫前,人工剪除越冬卵枝叶,以消灭虫源。剪除后调查防治效果。

2.2.2 黄色粘虫板诱蚜防治试验。柏大蚜有翅型对黄色具有强烈趋性,利用此特性,在侧柏林内设黄色粘虫板(即黄色板涂机油)诱杀有翅成蚜。诱蚜后调查防治效果,以未设粘虫板作对照。

2.2.3 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喷雾防治试验。春季若虫孵化盛期,设置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与清水(CK)2 个处理组,做喷雾防治对比试验,每7 ~10 d 喷1 次,连喷2 次后调查防治效果。

2.2.4 2.5%鱼藤精300 倍液喷雾防治试验。春季若虫孵化盛期,设置2.5%鱼藤精300 倍液与清水(CK)2 个处理组,做喷雾防治对比试验,每7 ~10 d 喷1 次,连喷2 次后调查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工剪除越冬卵枝叶防治效果。从表1 可以看出,冬季或早春人工剪除越冬卵枝叶后,卵粒减退率为87.9%,防治效果良好。

表1 人工剪除越冬卵枝叶防治效果

3.2 黄色粘虫板诱蚜防治效果。从表2 可以看出,柏大蚜有翅蚜对黄色具有强烈趋性,在侧柏林内设黄色粘虫板后蚜虫死亡率为89.9%,防治效果明显。

表2 黄色粘虫板诱蚜防治效果

3.3 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从表3 可以看出,春季若虫孵化盛期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喷雾后,若虫死亡率为92.3%,防治效果明显。

表3 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

3.4 2.5%鱼藤精3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从表4 可以看出,春季若虫孵化盛期用2.5%鱼藤精300 倍液喷后,若虫死亡率为91.6%,防治效果明显。

表4 2.5%鱼藤精3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冬季或早春人工剪除越冬卵枝叶后,卵粒减退率为87.9%,防治效果良好。柏大蚜的有翅蚜用黄色粘虫板防治,蚜虫死亡率为89.9%,防治效果明显。春季若虫孵化盛期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和2.5%鱼藤精300 倍液喷雾后,其若虫死亡率分别为92.3%和91.6%,防治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粘虫吡虫啉若虫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玉米幼苗中吡虫啉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山西省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不同种类粘虫板在六堡茶有机茶园的应用技术研究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