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元话语在廉政话语语篇中的人际功能

2020-09-08 07:00任丽花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际廉政语篇

任丽花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1)

近年来,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对政治话语的兴趣日益浓厚,研究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随着语言学被引入政治语篇,这一研究转向了语言学视角。廉政话语,作为政治话语的一种,以国家作为言说主体,呈现国家视角,表达国家立场,进而建构社会现实[1]。廉政话语是一种在公共场合发表的非常常见和重要的典型政治话语,其目的是影响公众或特定人群,具有劝导、人际、信息传播等功能。然而,能否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能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党的反腐倡廉的事业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中取决于双方的人际关系。在此背景下,元话语成为语篇分析中的研究焦点。

1 元话语

元话语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1959 年,语言学家Zelling Harris 提出元话语是理解语言使用、表示作者或说话人引导受众理解语篇的一种方法[2]。此后,元话语这一概念便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并研究。Williams[3]认为,元话语跟主题无关,是关于写作的写作,或关于话语的话语。Vande Kopple[4]也持有相似的观点,认为元话语即是话语的话语,或者是关于语言素材,与命题的主题无关。Crismore[5]等人指出元话语可以用来帮助读者提高他们对文本中所表达命题的判断和理解能力。他们还进一步指出,作者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语言手段来表达个人态度、观点等,以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给定命题的信息。后来,Hyland 和Tse[6]明确指出了狭义元话语和广义元话语的区别,狭义元话语体现了话语功能的构建,广义元话语则暗示了话语表征的修辞手段以及话语结构和意义之间的组合效果。此外,Hyland[7]还强调了元话语是一种内省的表达方式。值得注意的是,Hyland[8]指出元话语过程也是一种强调人际意义系统的元语言机制,包括组织话语结构、传递作者的命题信息以及读者期望。Hyland[9]认为,元话语有能力形成想法,并通过语言机制与读者建立联系。由此可见,元话语关注的是语言机制背后的人际意义,而不是特定团体中的简单语言规则。

2 互动元话语

Hyland[8]结合前人的研究,将元话语分为引导式和互动式两大类元话语,每类分别包含5 个子类别。引导元话语强调话语的组织,以引导受话人。互动元话语则更侧重人际功能,它揭示了作者对命题信息和受话人的态度,从而有助于建立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关系。Hyland 将互动元话语分为5 类:模糊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语、自称语和介入标记语。本研究将以Hyland 对互动元话语的5 个类别作为理论框架(见表1)。

表1 互动元话语

2.1 模糊语。表明作者意识到有可能出现不同声音和观点,采用模糊语以“保留对命题的完全承诺”,减弱对命题的确定性,诸如“可能”、“也许”、“一些”等。模糊语通过将命题信息呈现为观点而不是事实来强调主观性,从而允许对命题进行协商。

2.2 增强语。与模糊语相反,增强语允许发话人排除所有选择,强调发话人对命题内容的承诺和肯定。比如“一定”、“必然”、“绝对”等。

2.3 态度标记语。表示发话人对命题的情感态度,而非认知态度。态度标记语“传达了惊讶、赞同、重要性、义务、沮丧等”[9],如“令人兴奋的是”、“很高兴”、“非常重要”等。

2.4 自称语。明确地提及发话人,通常呈现为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一人称所有格形容词,比如“我”、“我们”、“我们的”等。一些特定的名词指代发话人也是自称语,这取决于话语的特定语境。

2.5 介入标记语。既可以直接对受话人发话,也可以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或将他们作为话语的参与者,与受话人建立联系,这主要通过读者代词“你”、“你们”、“亲爱的朋友们”等词来实现。

3 廉政话语语篇中互动元话语的人际功能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它体现了“语言表达社会和个人关系的属性,包括发话人对言语情景和言语行为的各种形式的介入”[10]。人际功能靠使用语言来建立社会联系,它允许发话人表达自己对某一命题的态度,并试图影响受话人的态度和行为;发话人运用各种互动元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影响受话人的态度、行为,指导命题的解释等。可以说,人际功能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互动元话语的交互过程。

本研究选取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11]作为语料进行个案研究,探讨互动元话语在廉政话语语篇中的人际功能,以期进一步揭示廉政话语的互动元话语特征以及廉政话语是如何通过互动元话语实现人际功能。

3.1 例1: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生虫”。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2012 年11 月17 日

例1 中的增强语“始终”、“一贯”、“必然”体现出发话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立场,也指出了腐败问题的严重后果,对受话人起到警醒作用。与此同时也让受话人感受到中国政府对于反腐工作的坚定立场。自称语“我们”拉近了与受话人的距离,意指让受话人介入语篇中,提醒受话人反腐斗争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模糊语“近年来”“一些”具有缓和功能,减弱了话语中的确定程度,为话语的准确性预留了一定的回旋空间,体现出发话人严谨、适度的态度。

3.2 例2: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 2013 年 1 月 22 日

例2 中的自称语“我们”既包含了发话人,又涉及受话人,“我们党”意指党是全社会的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介入标记语“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引起受话人的注意力,既包括了党员同志,也包含了人民群众,引导所有听众积极参与到语篇中来。增强语“决不”体现出发话人的决心,增强了语气,表明命题的可靠性和严肃性,展现出中国政府与腐败现象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同时,也让受话人更加坚信发话人表达的命题含义。

3.3 例3: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中央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3 年1 月22 日

例3 中的态度标记语“繁重”传达了发话人对于命题的态度,态度标记语与增强语“非常”一起加重了语气,突出了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自称语“我们”将发话人与受话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与受话人形成互动。值得注意的是例3 中的自称语“我”明确提及自己,强调了发话人的身份,表达不管是谁,哪怕身份地位再高,都必须参与到行动中来。

3.4 例4: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面临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复杂严峻,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一些腐败分子一意孤行,仍然没有收手,甚至变本加厉。从已经查处的案件和掌握的问题线索来看,一些腐败分子贪腐胃口之大、数额之巨、时间之长、情节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2014 年10 月23 日

例4 中的态度标记语“复杂严峻”、“一意孤行”、“触目惊心”指出了贪污腐败形势的严重性,表达了发话人对命题信息的评价,展现出对于事态的关切、痛心、愤怒,使受话人感同身受。增强语“甚至”增强了语气,突出了甚至之后的命题信息。自称语“我们”则进一步将发话人与受话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意指这与所有人息息相关,以期受话人能对命题信息引起重视,引起警惕。

3.5 例5: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2013 年1 月22 日

例5 中一连用了三个增强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来表达发话人对命题的态度,突出政治纪律的重要性,以唤起受话人的注意力。增强语“必须”、“根本”则加强了语气,表达了毋庸置疑的态度。

3.6 例6: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责权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2014 年10 月23 日

根据例6 表达的命题内容,很容易看出以“要……”开头的两句话都省略了主语“我们”,完整话语即为“我们要以……。我们要全面……。”此处省略自称语“我们”,主要是为了突出后面的命题信息,强调措施内容,省略使话语更加简明有力,使想要表达的观点更加突出。

3.7 例7: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向组织报告,听组织意见,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一个人什么时候容易犯错误?就是以为自己万物皆备、一切顺利的时候,得心应手了就容易随心所欲,随心所欲而又不能做到不逾矩,就要出问题了。——2014 年1 月14 日

例7 中的问句“一个人什么时候容易犯错误?”前省略了“你们想想看”之类的介入标记语,直接用问题引起受话人的注意力,引发他们思考,同时,也让发话人更加顺畅自然地表达出想要传达的重点内容,使受话人更易接受或认同发话人的观点。廉政话语语篇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正式性,省略这些介入性话语,直接用问题替代,可以使语篇更加正式有力。

4 结语

互动元话语对于建立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关系至关重要。态度标记语、模糊语和增强语帮助发话人建立了情绪和情态系统;自称语和介入标记语的选择决定了个人系统。在习总书记的廉政话语语篇中,增强互动元话语出现频率较高,增强语可以帮助发话人与受话人建立联系与互动,表达对语篇中命题的确定性,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同时,发话人用自信的声音明确提出自己的论点,表达了坚强的决心、坚定的信念,展现出中国政府对贪污腐败现象斗争到底的决心。同时,也让受话人倍受鼓舞,清楚地意识到贪污腐败的严重性与反腐斗争的迫切性。

自称语“我们”、“我们党”出现频率也很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领导人在谈及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策或措施时,往往会省略主语“我们”,突出关键命题信息。省略使句子更加简洁有力。复数自称语的使用可以将发话人和受话人形成一个整体,将发话人的意图与社会公认的交际目的结合起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受话人支持发话人的观点想法。介入标记语通常说来是指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及其变体形式“人民群众”等,但在廉政话语语篇中,问题式介入标记语也值得关注。发话人时常使用问题式介入标记语来唤起受话人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到语篇中来,引发他们思考。模糊语主要是用来减少对命题的确定性,预留协商空间。廉政话语语篇中模糊语使用频率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发话人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代表着中国政府,减少使用模糊语可以让话语更有权威性。态度标记语传达了发话人对于命题的个人态度和看法,在廉政话语语篇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廉政话语作为政治话语的一种,语篇较为严谨正式;此外,发话人代表的是国家政府,个人态度很少表达,仅在表达呼吁或强调严重性时才会出现。

元话语的使用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本身,它对塑造国家形象、展示政府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助于提高政治话语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国家和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互动元话语是政治语篇实现人际功能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发话人调动受话人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命题中来,引导他们理解所呈现的信息,有效了解发话人表达的命题内容。

猜你喜欢
人际廉政语篇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我省试行重大节假日廉政短信提醒制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