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膜技术-抗污染聚砜超滤膜研究

2020-09-08 01:27付晓燕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年7期
关键词:亲水性纯水超滤膜

付晓燕

(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 116023)

1 引言

超滤膜技术作为目前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核心,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1-2]。聚砜膜(PSF)具有良好的机械、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成膜特性,因此聚砜成为制备超滤膜的主要膜材料。但目前其应有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展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应用过程中污染物在膜表面及膜孔内产生不可逆吸附,从而导致膜通量的不可恢复,即通常所说的膜污染。膜污染造成膜孔收缩,导致聚砜膜在使用过程中阻力升高,通量下降,增加化学清洗的难度。研究表明,亲水性表面的分离膜具有更好的抗污染能力。为此,研究主要针对聚砜膜材料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以提高其抗污染性能。目前,已报道的亲水化表面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改性、紫外辐射接枝、γ 射线接枝、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等[3]。其中,紫外辐射接枝法反应迅速,成本低,设备简单而且易于工业放大,接枝主要发生在膜表面,不会显著影响膜的机械强度和截留性能。

本文选用带有磺胺基团的N,N-二甲基N-(2-甲基丙烯酸酰氧乙基)N-(3-磺丙基)铵(DMMSA),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在波长为312 nm 紫外光引发下制备抗污染的超滤膜。考察了改性条件对膜表面接枝度和亲水性的影响,对改性膜的抗污染能力进行了研究。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聚砜Udel-3500,Mz=75000,购自Amoco company,使用前在真空100~110 ℃下干燥24 h。二甲基甲酰胺(DMF)、甲醇和聚乙二醇(Mw=400)为试剂纯,购自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二苯甲酮为分析纯,购自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N,N-二甲基N-(2-甲基丙烯酸酰氧乙基)N-(3-磺丙基)铵(DMMSA)购自Sigma 公司。牛血清蛋白(BSA)购自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为分析纯,购自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2 聚砜超滤膜的制备

将15 g 聚砜、6 g 聚乙二醇400 加入到79 g DMF中,在80 ℃下,机械搅拌12 h 制成铸膜液,过滤,真空脱泡后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刮膜,在去离子水中凝胶制得超滤膜。

2.3 亲水性单体在聚砜超滤膜的紫外接枝

配制不同浓度的DMMSA 水溶液,超声10 min,然后通入氮气30 min,以除去其中的溶解氧。在反应前先用甲醇对聚砜膜进行清洗,以除去膜表面的杂质和残留的添加剂。聚砜超滤膜先浸泡于光引发剂溶液(不同浓度的BP/甲醇溶液)中120 min,取出后在空气中稍干燥,然后浸泡于一定浓度的DMMSA水溶液中。在氮气氛围下,用波长312 nm 的紫外光辐射至预定的时间,取出,用去离子水和甲醇分别清洗3 次,以除去未反应的DMMSA 和BP。

3 结果与讨论

3.1 膜表面全反射红外吸收峰的变化

聚砜分子本身具有光敏活性,其强吸收峰在250~300 nm 范围内,在紫外光的辐射下会产生自由基,引发体系中乙烯类单体的膜表面发生接枝聚合反应。但与此同时聚砜分子链发生断裂,从而破坏超滤膜分离层的膜孔结构,影响超滤膜的分离性能和强度[4]。Ulbricht 等[5]的研究表明,在较长波长(λ>300 nm)的紫外光辐射条件下,聚砜分子中的甲基首先向BP 结构中的羰基提供一个氢原子,生成半频哪醇自由基,而后才引发烯烃类单体在膜表面的接枝聚合反应。

3.2 改性条件对超滤膜接枝度和亲水性的影响

膜表面的亲/疏水性是超滤膜的一个重要性质,会影响超滤膜的纯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研究表明,具有亲水性表面的超滤膜具有更好的抗污染性能。超滤膜的亲水性可以通过膜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来表示,水接触角越小,水在膜表面的张力越大,越容易润湿,即膜表面亲水性越强;反之,疏水性越强。图1 表明改性条件对分离膜接枝度和水接触角的影响。未改性聚砜超滤膜的水接触角最高,表明未改性膜的亲水性最差。从图1 中可以发现,改性膜的水接触角随着DMMSA 接枝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DMMSA 在膜表面的接枝可以有效提高分离膜的亲水性。在改性膜的接枝度达到425 μg/cm2时,改性膜得到最小的水接触角。

图1 改性条件对分离膜接枝度和水接触角的影响

3.3 改性条件对超滤膜截留率和纯水通量的影响

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主要受膜的孔径和表面亲水性影响,增加超滤膜的孔径可以提高水分子通过分离膜的通量,而亲水性的提高有利于水分子有序地通过分离膜,二者都会增加分离膜的水通量。而BSA的截留率只与超滤膜的孔径有关,超滤膜的孔径越小,BSA 的截留率越高[5]。

4 结论

(1)以BP 为光引发剂,DMMSA 为亲水改性单体,在波长312 nm 的紫外光辐射下,进行紫外接枝聚合。ATR-FTIR 结果也证实DMMSA 单体成功地接枝在聚砜膜表面。

(2)考察了改性条件(紫外辐射时间、DMMSA 浓度和BP 浓度)对改性聚砜超滤膜接枝度和水接触角的影响。当改性膜的接枝度较低时,超滤膜的纯水通量略有增加;在接枝度较高时,超滤膜的纯水通量有所下降,截留率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亲水性单体在膜表面的接枝导致膜孔收缩,过滤阻力增加。

猜你喜欢
亲水性纯水超滤膜
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超滤膜技术运用分析
700 MW 水电机组纯水内冷却系统电导率运行特征与风险控制
双负载抗生素亲水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与表征
某电厂超滤膜断丝原因分析及处理
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种亲水性温敏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用于农产品中铝离子的检测
木本油料文冠果APETALA2基因全长cDNA序列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蒸馏沉淀法制备扑热息痛亲水核—壳分子印迹微球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纯水就好
守住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