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本草考证

2020-09-08 02:37郭延秀席少阳詹志来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8期
关键词:状物本草炮制

郭延秀,席少阳,马 毅,2,林 丽,2,詹志来,晋 玲,2*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 甘肃中医药大学 中(藏)药资源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3.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鬼箭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列为木部中品,为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alatus(Thunb.) Sieb.]的具翅状物的枝条或翅状附属物,苦寒,具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的功效。目前,随着对鬼箭羽的研究及开发利用的扩大,已有多个省市将鬼箭羽纳入地方中药材标准及炮制规范中,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强,出现了市售混乱现象,对规范炮制以及临床安全有效使用造成一定影响。鬼箭羽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现代药理研究,而本草古籍等文献考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鬼箭羽进行本草考证,为其安全使用、道地产区、炮制方法的确定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本草依据。

1 名称考证

鬼箭羽以“卫矛”之名记载于《神农本草经》[1],“一名鬼箭。<广雅>云:‘鬼箭,神箭也。’杀鬼毒虫疰。”《吴普本草》[2]云“鬼箭,一名卫矛。”《药性论》[3]记载:“鬼箭,能破陈血,能落胎,主中恶腰腹痛及百邪鬼魅。”《本草经集注》[4]《新修本草》[5]记载:“……其茎有三羽,状如箭羽,世皆呼为鬼箭。”《证类本草》[6]《本草衍义》[7]等著作以“卫矛”记载。《名医别录》[8]记载:“卫矛,去白蟲,消皮肤风毒肿。”《本草图经》[9]记载:“卫矛,鬼箭也。其木亦名狗骨。”《本草纲目》[10]时珍曰:“刘熙释名言齐人谓箭羽为卫。此物干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卫之状,故名。”《医学入门》[11]记载:“茎长四五尺许,其干上三面如锋刃箭羽,故又名鬼箭羽。能杀虫祛风邪难入。”《本草备要》[12]《冯氏锦囊秘录》[13]记载:“卫矛一名鬼箭羽。”《本经逢原》[14]:“卫矛一名鬼箭羽……条上有羽如箭,视之若三羽,故名。”《得配本草》[15]:“卫茅即鬼箭羽。”《本草品汇精要》[16]:“卫矛,名鬼箭、狗骨。去鬼魅之蛊疰,消风毒之肤肿。”《植物名实图考》[17]记载:“卫矛,即鬼箭羽。湖南俚医谓之六月凌。”《本草便读》[18]记载:“鬼箭羽,以其形似箭羽,故有鬼箭羽之名。能破血,杀虫辟鬼并宣风。”《日华子本草》[19]《本草易读》[20]《本草撮要》[21]《中华本草》[22]等著作均以鬼箭羽之名记载。综上,“鬼”可能是根据其具有去鬼魅蛊疰、风邪或消鬼箭风(病名)的功效而命名,又小枝具宽木栓翅,状如箭羽而名为“箭羽”,故得名鬼箭羽。鬼箭羽别名及出处见表1。

表1 鬼箭羽别名及出处

2 基原考证

2.1 形态描述

古本草中对鬼箭羽的形态描述及图解有零散记载:小株成丛,叶似野茶,对生;其茎有三羽,状如箭羽,黄褐色,三四月开碎花,结实大如冬青子。历代本草对鬼箭羽形态描述与中国植物志收录的卫矛E.alatus(Thunb.) Sieb.形态描述相符。历代本草对鬼箭羽具体形态描述及图注见表2、图1。

2.2 伪品记载

《本草品汇精要》[16]记载:“鬼箭羽黄褐色。味苦,性浅寒。气薄味厚阴也。赝:石茆根为伪。”其“石茆根”为何物还有待考证。《雷公炮炙论》[26]雷公云:“凡使,勿用石茆,根头真似鬼箭,只是上叶不同,味各别。”《本草衍义》[7]记载:“人家多燔之遣崇。方家用之亦少。”《本草纲目》记载:“山人不识,惟樵采之。”《本草经集注》:“而为用甚稀,用之削取皮及羽也。”因其古人用之甚少,故而伪品较少,仅为石茆根。而现代由于对鬼箭羽的研究开发应用强度增大,市售鬼箭羽掺伪严重。又因其同属植物形状相似,名称相同,区别困难,而出现掺伪现象,导致药材品质参差不齐,以次充好。主要掺伪品有同属植物栓翅卫矛E.phellomanusLoes.的木翅;蔷薇科杏属Armeniaca植物成熟果核碎块;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macrocarpaHance的干燥茎,可用薄层色谱鉴别二者[27]。鬼箭羽正品与伪品对比见图2。

表2 鬼箭羽形态描述及出处

图1 历代本草中鬼箭羽药图

3 产地、道地产区分布及品质考证

3.1 产地及道地产区分布

生境记载:《神农本草经》《本草易读》《本草纲目》《本经逢原》等著作记载:其生山谷或生山石间。《本草衍义》[7]记载:“所在山谷皆有之,然未尝平陆地见也。”《本草蒙筌》[24]记载:“深山谷多产,平陆地决无。”

产区记载:《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名医别录》《千金翼方》均记载:“生霍山(今安徽霍山)山谷,山野处处有。”《本草图经》[9]:“出霍山山谷,今江淮(苏北、皖北)州郡或有之。”《本草钩沉》[25]记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诸省,性喜阳光,通常生于山坡、林绿灌木草丛。”《中药大辞典》[23]记载:“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或栽植于庭园。分布我国北部,中部、华东以及西南各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中华本草》[22]记载:“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现《中国植物志》[29]记载:“除东北、新疆、青海西藏、广东及海南以外,全国各省区均产。生长于山坡、沟地边沿。分布达日本、朝鲜。”表明鬼箭羽在我国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易产易得。

道地产区记载,则相对甚少,仅在《本草品汇精要》[16]中记载“道地:信州(今江西上饶市)。”

3.2 品质评价

对鬼箭羽品质评价的记载始于近代的一些典籍,《中药大辞典》[23]记载:“气微,味微苦涩。以枝条均匀、翅状物齐全者为佳。”《中华本草》[22]记载:“市售也有用木翅的,木翅为破碎扁平的薄片,长短大小不一,宽约4~10 mm,两边不等厚,靠枝条生长的一边厚可至2 mm,向外渐薄,表面土棕黄色,微有光泽,两面均有微细密致的纵条纹或微呈波状弯曲,有时可见横向凹陷槽纹,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平整,暗红色,气微,味微涩。用枝者以枝梗嫩、条均匀、翅状物突出而齐全者为佳。用翅状物者,以纯净、色红褐、无枝条、无杂质、干燥者为佳。”《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30]记载“……以枝嫩、条匀、翅状物齐全者为佳。”《江苏省中药材标准》[31]记载“ 9~10月采收木翅质较佳……以片均、完整、无杂质者为佳。”综上鬼箭羽药材以条匀,箭羽齐全者质量最好。

图2 正品鬼箭羽与伪品对比

4 性味及功效记载

鬼箭羽在魏晋时期就以药物开始被人类使用,药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证类本草》《新修本草》《千金翼方》《本草蒙荃》《本草备要》诸古籍记载其苦寒,无毒。而《本草纲目》《本草撮要》记载其酸涩,《药性论》记载其有毒,与以上本草著作记载不同。现代研究表明[32],予小鼠ig鬼箭羽提取物后, 大部分动物出现活动减少, 蜷曲, 呼吸急促, 动物多在24 h内中毒死亡。说明鬼箭羽有一定的急性毒性,需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各古籍对功效的记载则基本一致,具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的功效,主治经闭,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虫积腹痛等症。具体历代本草对鬼箭羽性味及功效记载见表3。

表3 历代本草鬼箭羽性味及功效记载

5 采收加工与炮制

5.1 采收加工

《吴普本草》[2]记载“正月二月七月采,阴干。”《证类本草》《名医别录》《新修本草》《千金翼方》《本草经集注》《医学入门》等古籍记载:“八月采,阴干。”《本草图经》《本草品汇精要》《本草易读》记载:“八月十一月十二月取茎条,阴干。”《中华本草》《江西省中药炮制规范》[33]《全国中药炮制规范》[34]记载:“全年均可采,割取枝条后,取其嫩枝,晒干。或收集其翅状物,晒干。”《本草钩沉》[25]记载:“春秋两季采,割取枝条,去枝梢及叶,切成段晒干。”《中国药材学》[35]记载:“夏秋季采收枝翅或带翅小枝,晒干。”《江苏省中药材标准》[31]记载“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其中以9~10月采收木翅质较佳。”综上表明,鬼箭羽的采收加工时间比较广泛,全年均可采收割取。

5.2 炮制方法

鬼箭羽的加工炮制方法最早记载于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炙论》[26]中:“凡采得后,只使箭用,拭上赤毛,用酥缓炒过用之。每修事一两,用酥一分,炒酥尽为度。”《本草备要》[12]记载:“酥炙用。”《本草蒙筌》[24]记载:“削取皮羽阴干,拭净赤毛酥炙。一说只使箭头,每两用酥一分,缓炒酥尽为度。”《得配本草》[15]记载:“去赤毛,酥炙。”《医学入门》[11]记载:“只用箭头,拭去赤毛,酥炒用。”《中药大辞典》[23]记载:“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浸透,捞出,切段,晒干。”《江西省中药炮制规范》[33]《全国中药炮制规范》[34]记载:“取原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或斜薄片,干燥。”《黑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标准》[36]记载:“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按粗细分档,分别洗净,浸泡至八成透,捞出,闷透,切成横片,干燥,筛去碎屑。”《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30]记载:“取带翅的枝条,除去杂质,洗净,闷润12~24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切中断,干燥,筛去碎屑;或取翅状物,除去杂质,筛去灰屑。”古代鬼箭羽的炮制方法为只使箭用,拭上赤毛,炒酥炙为度,现代炮制方法则为简便的除杂、净制和切制。

6 结论

经本草考证,鬼箭羽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药用历史悠久,为卫矛科植物卫矛E.alatus(Thunb.) Sieb.的带翅嫩枝或翅状物,性苦寒,主治女子崩中下血,杀虫,祛邪。以功效及植物形态命名,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易产易得,全年均可采收,其中以9~10月采收的质量最好;品质以条匀,箭羽齐全者佳;古籍记载其炮制方法为酥炙。本研究通过对鬼箭羽进行本草考证,厘清了鬼箭羽历代药用情况,为鬼箭羽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本草依据。

猜你喜欢
状物本草炮制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我的梦想
分析半夏的炮制方法及其对药效的影响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如何写好状物类文章
思维可视,让“写清楚”有迹可循——以教学状物作文“我的植物朋友”为例
状物篇:写一种植物
记叙文之状物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