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疫角度看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2020-09-08 00:19刘慧敏银勃旸
理论观察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刘慧敏 银勃旸

关键词:抗击疫情;中国共产党;中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6 — 0018 — 05

一、何为办大事

“大事”通过《辞海》查询,它有几种涵义:“1.重大的事情。指祭祀或征伐。2.重大的事情。指丧事。3.重大的事情。指夺取政权。4.重大的事情。指重要的政事﹐国家大计。5.重大的事情。指男女婚事。6.重大的事情。泛指其他各种大的事情。”那“办”通过新华字典解释为“处理:办公。办事。办理。处分:惩办。法办。首恶必办。置备:办置。办货。创设:创办。兴(xīng)办。”因此从字面和词语从国家的角度其意思即“办大事”即是处理或者兴办重大国家的事情。集中力量办大事即是集中所有力量,集中国家的所有人口和资源,并能够动员国家的每一个人,集中每一个资源。办大事,集中力量后发挥高效率的风格,调动国家的人民努力进行建设,勤劳努力,进而最终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通过集中力量办成了一系列大事,树立起了一座座历史丰碑,综合国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跨阶段的发展,从最初的一穷二白积贫积弱,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通过70多年坚持不懈的发展,实现跨越。经济发展平均速度每年达到9%,这些也超越了韩国的汉江奇迹和日本的神武景气、岩石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仅仅从党的十八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达到35%,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而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下,中国结合自身发展实践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要事的执行能力。同时,中国理念也借此频频传播,“亚洲新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全球治理的中国理念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转化为国际行动。

二、中国在各个领域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

(一)大国重器挺起民族脊梁

“两弹一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在科技和军事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发展的成果。再到载人航天飞行、嫦娥一号发射的成功,并在2008年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继而中国探测器首登月球,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成功,最近“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玉兔二号”月球车与着陆器顺利分离,抵达月球表面进行探测,中国成为世界首个实现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这些都是把中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优化组合形成合力,重点取得的突破。这些巨大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历经了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以及为此工作的人们的奉献精神代代相传、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呕心沥血钻研关键科学技术得以实现的,中国不断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关键重点领域进入了世界高新科技阵地。

(二)应对自然灾害保障民生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中华民族与洪涝、旱灾、地震等“天灾”进行顽强抗争。1998年的抗洪抢险是人民的战争,动员的力量足足上亿人。在整个抗洪抢险期间,30余万子弟兵、800多万干部群众投入救灾中,各地的防汛抢险物资紧急运往前线。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军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取得了抗洪抢险的胜利。修建京九铁路时,永修段护路堤出现险情,人民舍“小家”保“大家”,老百姓毅然拆下自家门板、围墙,甚至扒掉整栋房屋,将木料、砖石送到堤上,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7.8级大地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全世界的人民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党中央就做出积极反应,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物资、人员、资金都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好多民众自发起来甘愿冒着巨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中华民族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成为灾后援助和重建的巨大动力。2012年后的汶川,公共服务设施完备,当地特产通过电商网络销往全国乃至全球;生态旅游和民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不仅体现在危难前的万众一心,更体现在灾难后的恢复运转。

(三)基础建设公共服务方面领先世界

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会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的生活也就越便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就越高。我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和能源供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突飞猛进。通讯行业也是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环境治理与环境工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卫生建设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治理淮河、建设铁路等,改善了社会生产条件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历史上西藏一直没有公路,直到1954年12月25日,纵观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康藏公路全线通车。在现代化工业建设中,我国目前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路,总里程稳居世界第一。截止2019年底,高铁里程数达到了3.6万公里,成为世界里程排名榜榜首。公共服务方面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我们党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①。这是我们党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宣告。

(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得当

我国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公共卫生事业就极其关注,血吸虫病使得中国一千万人受害,一亿人民受威胁,1955年全国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号召,中国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1960年3月,云南省孟连县独固村尼别寨人雅阿由缅甸感染天花回國后发病,这是中国最后一例天花病人,经治疗痊愈后,中国彻底消灭了天花。

非典被认为是21世纪第一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其在2003年肆虐8个月、扩散至全球30多个国家、感染总人数8437人、死亡813人、死亡率达9.6%。中国采取了得当而有效的措施,全国上下快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拉响了防疫警报。中央层面迅速成立应对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更在行政层面为科学家和医护人员辨症施治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2003年4月22日,国务院决定投资在小汤山建设全世界最大的野战传染病医院,集中收治来自全国的非典患者。7天后建成最大容量为1000张病床的野战传染病医院。小汤山医院为之后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在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的共同影响下,中国民众也在抗疫的过程中贡献自身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力量和信念联系起来,为战役的最后胜利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五)精准扶贫造福百姓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习近平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2013-2018年我国农村每年减贫人数均保持在1000万以上。六年来,农村已累计减贫8239万人,年均减贫1373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中国减贫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世界减贫做出卓绝贡献。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国系统性国别诊断》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7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时发贺信盛赞中国减贫方略,中国的“脱贫攻坚”为世界反贫困做出巨大贡献。

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的大事

(一)医院建设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央紧急成立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指导下武汉决定参照北京小湯山模式开始规划建设火神山医院,并于2020年1月25日决定再建一座“小汤山”——雷神山医院。接到建设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通知后,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部署紧急调动各方人员力量,在10天之内,从1月24日火神山医院相关设计方案完成,到2月2日上午医院正式交付,建成一所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雷神山医院从1月25日决定建设到2月6日雷神山医院建成,仅用了12天的时间一座有1600张病床的医院建成并交付使用。医院施工现场运输车辆川流不息,1500余台各类大型机械设备不停运作,建设者们不舍昼夜的辛勤劳作与奉献体现中国基础建设的中国速度。两座医院全部用于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在全国各方救援力量行动下,共有20个省、94支、8000多名医护人员的医学救援队前往武汉抗疫,同时从2月3日起在武汉市的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地共改造16家方舱医院,集中收治确诊轻症病人,累计收治超过1.2万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二)物资调配

疫情爆发正赶上中国农历新年假期,大部分企业已经停工停产、工人返乡过年,疫情严重地区的医用口罩、防护服等一次性医疗用品面临严重短缺。面对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中央统一部署紧急调用其他省市的医疗用品保障医疗物质供应。工信委和卫生健康部门密切配合,提高物资调配率,对物资进行精准分级分类使用,确保每一件医用物资用在“刀刃”上。北京、黑龙江、内蒙古等9个省市的40家单位定向捐赠物资,将包括9万多个医用口罩、12万余双医用手套、5万多双一次性鞋套和其他用品直接运往协和医院。各省对湖北进行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进行捐赠,相关医疗物资源源不断输往湖北。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产复工,保障产业链的正常运行,企业也加速扩建生产线,不断提升口罩、防护服等日产量,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比亚迪、富士康等重多企业也“跨界”生产,将产品生产线紧急调整为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质生产,保证防疫物资的供应。全国2020年2月初口罩产能约每天2000万只,日产量约1000万余只,但在3月初全国口罩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在内,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1.16亿只。在物资运输过程中开辟绿色快速通道,京东物流、德邦快递、顺丰速运等免费对各地驰援武汉的救援物资进行运输,确保医用物资和应急物资顺利达到,同时运用高科技进行“无接触配送”,对疫情隔离区使用无人机、智能配送机器人进行运输配送。湖北省外的人民也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疫情前线,海外华人也积极购买相关医疗物资以最快速度运回国内支援抗疫。

(三)人力调控

对于湖北省医护人员紧缺的状况,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省市区纷纷派出医疗队进行支援,以最快速度赶赴抗疫一线。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都前往疫区进行抗疫调研,全国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的16个市州,各地区派出最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江苏医疗队2480人,广东医疗队2424人,辽宁医疗队2036人,多个省等派出“医护千人兵团”,解放军344支医疗队共42322名医务工作者前往湖北进行救治,全国10%的重症医务人员聚集武汉,达1.1万名。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近400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投入疫情防控狙击战中,很多年轻的“90后”冲在一线,通宵达旦守在工作岗位。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各省纷纷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相关部门党员干部取消春节休假,回到岗位,各地联合检疫站部署到位。医务、公安、交通等每天投入近210万人,在所有的路口、渡口对来往人员车辆进行登记。国家卫生健康委下达603.3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村镇社区开始工作,组织人员进行排查抗疫,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和排查,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日夜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一线基层工作者每天需要做好疫情监测和社区封闭管理工作,协助落实人员分类管理、解决居民各种生活难题做好生活保障服务,除此之外对密切接触人员做好居家医学观察监督管理工作和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基层社区工作者默默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付出,用自己的力量筑成城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四)各地区的防疫举措

疫情爆发后各省各地区积极做出响应,暂停公共交通、对出入公共场所人员进行登记并测量体温等。相关新闻媒体等发出公告要求市民出门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做好居家隔离,出门在外自觉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社区和小区设置人员管控对人员出入进行严格管理:小区设置“出入证”,采取每户居民每两天派出一人进行生活用品采购的措施严格监管人员流动,对出入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各地农村村委会在村口设置“劝返点”对外来人员进行劝返,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村委会发出通知,提醒村民在防控期间减少外出,不要串门走亲戚,对各条道路进行封锁,对外来返乡人员进行相关排查,不少地区出现“硬核”标语进行防疫宣传。从外地返乡的人员自觉居家隔离14天,对扰乱和破坏社区卫生防疫防控的人员进行查处,对隐瞒行程、抗拒隔离的人员进行立案侦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警察、医护人员、社区和村委会等基层工作者冲在战斗第一线,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常常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甚至来不及喝水和吃饭,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辖区的稳定。各地对商场、高铁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举措。人们出行自觉带好口罩、与他人间隔一米以上,不前往人员密集处。大中小学延期开学,“停学不停课”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线上授课。各地还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监管,禁止一切野生动物交易、实行最严厉的野生动物管控措施。

四、为何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能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迅速做出反应和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能够集中全国各个行业各条战线的力量办大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坚强领导为集中力量办大事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指导下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人民谋复兴。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谋实事、做实功,做成关乎人民群众利益的大事。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将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只要是有益于人民幸福、关乎民生的大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统一部署,集中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激发各行各业的创造力和工作合力,为大事的完成创造条件、保证高效率。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初心、使命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生动体现。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抗疫。在党的领导和全面动员部署下,全国三十一个省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地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抗疫一线奋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全国上下一心、积极配合,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始终拥有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制度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优势,面对特殊的事件和大事,中国制度能迸发出强大的号召力、组织力和社会动员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不论是在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论是建设重大科技项目还是生态治理,在各个领域都需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全国上下围绕共同的目标,统一组织开展工作,集中力量协同攻关,科学决策、高效执行、凝心聚力,完成一件又一件大事,成功克服艰难险阻、化解风险挑战,不断创造中国之治的奇迹,努力为全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再次突显。疫情发生后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地各部门,再到广大人民群众,都万众一心投入到抗击疫情中,科学有序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医护人员奋战在疫情前线救治病人,基层工作者坚守岗位开展防控排查,人民群众自觉居家隔离。除此之外,各地保障人民正常生活,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医疗卫生物资等生产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供应紧缺医疗用品;各地组织志愿捐物捐款支持疫情防控。疫情状态下全国一盘棋进行动员抗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保障。

(三)始终凝结中华民族凝心聚力的共同价值观

中国人民向来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蕴藏在中华民族精神中,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价值观的表现。中华儿女坚持团结一致、患难与共,逐渐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凝聚成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中国特有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孕育出中国凝心聚力的共同价值观,产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智慧和协作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思维方式等都包含着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如“群策群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等,奠定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基础,更为当今国家治理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①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生根发芽于中华优秀文化和优良历史传统,展现中华文明凝心聚力共同价值观,得到人民的认同、支持与传承,逐渐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巨大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更是实现中国发展建设的动力和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②中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过程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凝心聚力办大事。此次抗击疫情再一次把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铸牢凝心聚力价值观,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共同支撑中国人民迎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四)始终保持党顺应时代的先进性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能办成如此多的大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政贵有恒”和“善作善成”的优良传统。国家的大事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完成,并且要在工作开始之前就做好相应的规划与部署,保障工作的持久与稳定。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在一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里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后又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发展认真规划蓝图,集中力量凝心聚力完成发展建设的目标,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的目标能越来越成为现实,人民生活美好需求不断满足。

中国办成的每件大事都是契合最广大人民利益与要求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在办事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理政的能力,由小成集大成,真正做到善作善成。

(五)始终延续中国人民群众的向善向好的民风

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创举,除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响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获胜的法宝。毛主席曾说话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面对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的大事,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动、动员和组织下,各种社会力量广泛积极参与,人民群众紧跟党的步伐齐心协力贡献自己的力量,踏踏实实地做实事,为自己幸福生活做努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④,在群众的集中参与努力下,中国完成了许多关乎民生利益的大事,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不断实现,生活满意日益提升。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这种精神更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民族间传承。甘肃省古浪县的六位老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在八步沙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将茫茫沙漠建设成防风固沙的绿色海洋。“辽宁号”航母的建成、“嫦娥四号”探月成功,中国科技实力增强、大国重器的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是一代代科研人的传承接力,才有了最后的胜利成果、办成了大事。每一件大事的背后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离不开每一个岗位的无私付出和紧密配合。人民群众在党的带领下踏实干好每一件大事,集中力量、同心协力完成一个个人类创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0).

〔2〕习近平: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 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9-09-25(01).

〔3〕祝彥.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经验〔J〕.人民论坛,2020,(04):37-39.

〔4〕王锁明.深刻把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J〕.唯实,2020,(01):22-23.

〔5〕李珍刚.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的时代价值〔J〕.学习论坛,2019,(12):50-58.

〔6〕黄毅峰.疫情防控社会动员彰显国家制度优势〔N〕.江西日报,2020-02-17(10).

〔7〕马峰.在疫情大考中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N〕.经济日报,2020-02-20(12).

〔8〕蒋连华.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中国民族报,2020-02-11(05).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