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体能训练对赛艇技术改进的分析研究

2020-09-08 06:21王成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改进

王成

【摘  要】功能性体能训练已经在许多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近年来功能性训练在经过研究并取得一定效果之后,已经开始在赛艇专业运动队中广泛应用,但是将功能性体能训练引入到赛艇运动当中来改进赛艇运动员的技术等训练的方法和研究较少。赛艇是一项传统的奥运会比赛项目,它是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利用桨与船艇和桨架的杠杆原理来进行运动的。优秀的赛艇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力量、耐力、灵敏、协调、平衡等素质。赛艇也是一项周期性运动,在奥运会比赛中全程2000米比赛需要200-280次划桨周期。良好的赛艇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文旨在对南阳赛艇队员在功能性训练应用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最终找出功能性训练对赛艇青少年运动员技术改进的影响,掌握赛艇运动功能性训练方法。

【关键词】功能性训练;赛艇技术;改进

1.赛艇运动的技术

1.1赛艇的每一个划桨周期的阶段划分

赛艇是周期运动,整个基础的技术过程要对一个划桨周期进行分解描述。划桨技术的每个阶段有专门的技术术语。在水上赛艇的划桨技术可以分为入水、划桨、出水和回桨四个阶段。入水手臂上提、快速蹬腿划桨、滑座到二分之一位置快速连接倒体屈臂,按转桨出水,手臂伸直,身体复位,收滑座。

1.2赛艇运动的技术要求

赛艇是一项高技能的运动,技术要求较高,随着世界赛艇水平不断地提高,有效的技术对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潜力至关重要,赛艇也是是对肌肉的力量和生理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采用水上训练,还会结合陆上划船器、负重力量训练和跑步等来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还有耐力能力。在陆上训练的过程中常结合划船测功仪、肌力训练与有氧训练仪等进行陆上训练,以期能增加运动时的力量、速度与耐力。划船测功仪是教练与选手在陆上训练时最常使用的器材。Lamb指出:在测功仪训练时与真实的水上划船动作有所差异,主要是在身体的上臂和前臂的动作,但从整体的技术来看,两者大部分运动学参数是相似的,尤其是腿部与躯干动作。因此,划船测功仪仍被广泛应用于测验与训练划船选手的专项技术与体能,并以此模拟水上的训练。

2.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训练特点

2.1强调全身复合型训练

传统的体能训练强调采用单独的、一个方向维度的训练来提高绝对力量和肌肉体积最优化。在比赛和运动过程中,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优化选择肌肉整合模式需要在三个方位的多维度的运动。如果只采用一个方位的话,对提高整体的竞技表现来说收效不明显。所以可以采用在较高水平上发展灵活性、爆发力、柔韧性、核心力量、神经肌肉控制、反应能力和功能性力量训练方法。

2.2强调多方位训练

人体在三个解剖面分别是冠状面、矢状面和横切面进行运动。身体功能訓练从解剖结构特点和生物力学功能出发,将斜向旋转、屈伸、水平旋转组合在一起并将其融入到核心区训练之中,结合专项需求,精心设计出真正符合运动项目需要的多关节、多维度、全幅度的练习,肌肉的张力保持相应平衡,保证肌肉均衡发展。对运动员进行有效的多方位训练,有利于整合运动素质,减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损伤。

2.3强调身体姿态控制

通过功能力量训练可使运动员在意识的支配下,整合躯干和四肢的力量,使各运动环节由内及外,由近端环节到远端环节,节节贯穿,高效传递,产生浑然一体的弹性体,动能运用运动链的逐级加速放大,使动作末端环节获得最大的速度。以正确的姿态进行训练有利于训练效果最优化、防止肌肉不平衡、减少关节功能障碍和连接组织的负荷阻力。

3.功能性训练方法的效果

3.1在训练的心理动机层面分析

运动员对传统单一枯燥的训练方法已经厌倦。对一般的体能训练不够重视,经常会达不到训练的效果,有时候还会造成伤病,而身体功能训练方法丰富多样,动作新颖,可以很好的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不仅调节了运动员们的训练气氛,还可以对身体的薄弱环节进行很好的锻炼。

3.2在防伤防病,运动康复的层面分析

身体功能训练可以减少运动员伤病的几率,还可以减少运动员伤病中的恢复时间。采用功能性体能训练这种新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不仅能提高运动成绩,还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加快伤病的康复。

4.功能性体能训练需要与一般力量结合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功能性体能训练也存在容易忽视的环节。经过与一般传统力量效果比较分析后,我们认为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本质在于身体核心中枢稳定力量的增强,这种稳定性力量是一种通过支撑、传递、协调获得的各部分力量来加强机体在各种运动状态下保持稳态的能力。但是,需要与一般传统力量结合,因为一般力量训练的本质在于身体各个部分尤其是动作发力的源泉——上下肢肌肉力量的增长,其重视机体平台上各部分肌肉组的增大。这主要是通过肌肉生理横断面的增大,肌纤维的分裂以及神经系统对肌肉收缩速度的支配和调动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活动来实现的。一般力量训练是基础性力量练习, 功能性体能训练仍然属于基础性力量练习的范畴。一般力量训练的生理学等诸多要素、特性,研究成果和经验适合于功能性体能训练,但在要求、功能、机制、练习方式等方面区别于一般力量训练并有其固有特点。是在遵循一般力量训练的同时,核心部位通过支撑、传递、控制机体运动,将获得的一般性力量最大成效的表现出来。因此一般力量训练和功能性体能训练都要以专项力量的提高为最终目的。一节训练课中,安排一般力量和核心力量准备性活动后,应先进行一般力量训练,接着是功能性体能的训练,两者的时间分配比例大约为3:2。还应考虑肌纤维、神经元类型,神经与肌纤维的比例以及激素反应对一般力量和核心力量训练的不同影响以及一般力量和功能性体能与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素质结合训练时,要注意练习的次序、衔接性。这样才可以很好地发挥出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在青少年赛艇青少年运动员成长与成绩提高中的作用。

5.结束语

通过在赛艇训练中引入功能性体能训练后,对赛艇技术训练起到很好的效果,表明功能性训练适用于赛艇项目的训练,对运动技术具有关键的支持作用,专项技术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参与运动肌肉之间的协作水平和对高速运动中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赛艇项目的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拥有对“水”的驾驭能力,运动员躯干以及船体的稳定是划船技术的关键,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主要取决于核心稳定力量的改善。可以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对于掌握及巩固良好的赛艇出入水以及划桨动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类型的训练得到了我们教练组肯定,我们认为强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划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划桨技术都起着稳定和支持的作用。赛艇运动是我国的潜优势项目,对于这种先进的训练方式采用较少。建议通过国外引进或研究设计形成适合赛艇项目的针对解决赛艇各个环节技术问题的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案,从而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猜你喜欢
功能性训练改进
幼儿运动功能性训练效果研究
功能性训练在武术基本功训练中的结合与应用探讨
系统论视角下的运动链、链反应及功能性训练再认识
推陈出新:谈功能性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性分析
浅析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动作影响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