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网络应用及个人信息的安全与维护分析

2020-09-10 00:51解云峰
环球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网络应用个人信息

解云峰

摘要:在这个信息全球化、数字化的社会中,随着网络应用的普遍性,如今企业的信息经济对传统的企业管理发起了全新挑战,信息化深入到我国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信息量剧增以及数据频繁交换传统的人工操作难以适应,为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信息化建设,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在网络应用下高效发展。在互联网技术还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年代,个人信息的处理、传递、保护方式相对简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的保护需求越来越紧迫,近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对我国个人信息的安全与维护有重大意义,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网络应用;个人信息;安全与维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化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公共就业、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及人事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在信息化建设中,要通盘筹划、服务全局结合现有最新技术,进行系统开发,方便操作、提高效率从加强中心建设、强化创新意识、发挥信息化建设作用、协作意识,保障网络系统顺利应用。

一、增强全局意识,推动信息化建设

(一)要加强统一建设工作,确保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各部门资源,如税务、财政、公安的数据交换和信息资源,加强数据中心的承受、安全防护和支撑能力,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系统应用支撑。各个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从大局出发、抓整体推进,省、市、县(区)同步推进,以便民为目标,坚持一卡通用的原则,为持卡人在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各项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使社会保障卡成为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权益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重要的凭证。为推动信息化建设,应完善政府网站建设、开展网络信息公开、在线提供办公和大众参与职能。全面推广网上审批、网络报名、网络培训的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业务,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公共服务体系。由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在网络应用中涉及面广、信息建设复杂、政策约束力强的特点。勇于担当、敢于负责才能挑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自己所负责的业务:业务精细化、流程明确化、系统化扩展才能真抓实干、有效探索。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结合现有信息技术融合,将互联网的优势有效发挥,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存在不懂及时互相交流,达到信息技术最优设计。

(二)强化创新、协作意识,发挥信息化效力作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各项业务中信息数据重叠量大,职能分布不均。要对于相通的业务进行工作分工,以及具有共性的业务进行信息重组,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一站式”服务。对于个人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业务进行独立处理。公共就业服务系统的单位、个人基本信息管理就需要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强化创新意识简化各项业务办理流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信息化服务能力的作用。在实际建设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络工作中,团队协作能力非常重要,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实现各项业務的整合、协同办理,达到各部门相互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完成统一工作。在单位中,领导是一个团队的核心,领导重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把握工作的方向和进展程度,信息技术工作人员及时学习研究软件开发技术,及时做好系统维护和数据安全工作,确保各项业务系统的稳定性。更好的提高单位工作效率,为百姓提供便捷服务。

二、业务网与公共互联网隔离

目前,互联网技术给社会发展及公共服务带来了便捷,窗口业务与互联网混网运行,信息安全问题存在极大的隐患,大量的公众隐私信息公之于众。根据信息系统建设与互联网混网运行统安全保护的相关要求,业务网必须与互联网严格物理隔离。单位人员使用的电脑只接入业务内网,不接入互联网。

(一)明确责任划分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信息系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各窗口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边工作边检查,负责人不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工作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公开通报。信息技术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对网络线路、机器设备检修,排除运行故障,确保系统畅通运行。运维人员要保持电通畅,无论是否是工作期间,设备发生故障要第一时间到现场排除障碍,及时与上级沟通和汇报。

(二)制定网络安全制度规范

为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信息技术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及遵纪守法工作教育。各单位设立专门的安全员,负责本单位的网络安全工作,制定安全责任制度。负责信息部门运行的管理员负责网络资源、网络运行管理、用户的安全性,安装防杀病毒软件。信息资源定期备份,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恢复运行。

(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利用员工碎片化和零散时间在单位内部开展信息安全意识宣教工作,在宜传工作之前,不但要选择和员工工作相关的内容,还要选择和生活方面相关联方面,可以更有效的推进安全意识教育,也可以拉近与员工工作与本身之间的距离。在宜传教育形式方面,可以选择潜移默化的方式,例如在会议室、茶水间张贴相关安全教育海报,以及定期给员工群组发相关手机图片、信息安全宜传材料。设定每周或每月安全宜传日期,举办活动和相应激励制度,使得安全教育成为一项有趣、长远的工作。

三、结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知识与信息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形势下,人力资源正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向实现新型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本文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网络应用及个人信息的安全与维护分析作为研究课题,适应了信息化发展趋势与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体现了课题研究与时俱进的时代感与前瞻性,具有较为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永刚.浅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网络应用及个人信息的安全与维护[J].电子世界,2016(23):12+14.

[2]徐灿.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分析[J].法制博览,2019(35):99-100.

[3]江源.电子商务环境中个人信息保护探讨[J].活力,2019(20):82-83.

猜你喜欢
网络应用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实务大全(上)
保护死者个人信息 维权要不留死角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泰国·曼谷
浅论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法规制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刊评调查
面向外训学员开设《计算机基础与网络应用》课程的实施探讨
谈网络在中学生物探究学习中的应用
民航空管气象网络安全建设方案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