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拔除中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2020-09-10 03:09郭国峰蔡菁华杨建斌王伟新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9期
关键词:邻牙阻生牙智齿

郭国峰,蔡菁华,杨建斌,王伟新

(1.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河南 鹤壁 458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3.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近年来,随着食物逐渐精细化及颌骨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牙齿不能在正常的咬合位置萌出,导致阻生牙发生。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是阻生牙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极易引起食物嵌塞,导致细菌滋生,邻牙龋坏,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引起冠周炎及根尖周炎等,甚至出现脸颊肿胀、牙槽骨吸收等症状体征,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外观均造成严重影响[1]。临床上治疗阻生牙的原则为及时拔除。低位埋伏阻生牙由于颌骨结构的影响,拔除时较为困难,凿骨劈冠拔除术是临床上拔除阻生牙常用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拔除患牙,但是,对机体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整体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微创医学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机体的损伤,改善患者预后[2]。该研究旨在对比观察微创拔牙术与凿骨劈冠术应用于低位埋伏阻生牙拔除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9 例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 例和观察组5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3 例,年龄(26.25±2.16) 岁;观察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26.30±2.20)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口腔、X线等检查确诊符合阻生齿诊断标准[3];均为下颌低位埋伏阻生;单侧;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手术禁忌证者;合并智齿冠周炎患者;全身感染患者;根尖周炎、牙周炎患者;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者;第二磨牙缺失者;心脏病、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术前拍摄曲面断层片。对照组患者应用凿骨劈冠拔除术拔除阻生智齿。切口设计为长三角型,将覆盖于智齿上方至远中颊侧舌根牙龈切开,将骨膜瓣翻开,应用骨凿将远中覆盖的骨质及颊侧骨质凿除,劈开牙冠,消除阻力,使用牙钳、牙挺分开拔除牙冠、牙根,明确完全拔除后,清除牙槽内碎片,生理盐水冲洗后缝合切口,压迫止血。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拔牙术拔除阻生智齿。切开翻瓣同对照组,采用反角高速手机磨除颊侧骨质及智齿远中骨质,沿牙长轴使用微创拔牙刀于近中颊侧进入牙槽骨与牙根间隙,挺出智齿,搔刮牙槽窝,明确无残留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切口,压迫止血。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冰敷2 h,常规口服药物抗炎3 d,随访7 d,并对比手术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张口度、肿胀情况、相邻第二磨牙松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Ⅰ级,有轻微疼痛,无需服用止痛药;Ⅱ级,疼痛明显,需服用止痛药,服用后疼痛可缓解;Ⅲ级,疼痛剧烈,服用止痛药后未能缓解,注射止痛针方可缓解。张口度:Ⅰ级为>20 mm;Ⅱ级为10~20 mm;Ⅲ级为<10 mm。肿胀:Ⅰ级,颊部外观正常,颊周径提升<2 mm;Ⅱ级,颊部有轻微浮肿,颊周径提升2~10 mm;Ⅲ级,颊部肿胀明显,颊周径提升>10 mm。松动度:Ⅰ级,无松动;Ⅱ级,Ⅰ度松动;Ⅲ级,Ⅱ度松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成功拔除患牙,观察组手术时间(19.90±8.06) min,对照组手术时间(31.02±10.11)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57 6,P<0.000 1)。

2.2 两组疼痛及张口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Ⅰ级发生率及张口度Ⅰ级、Ⅱ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张口度比较 例(%)

2.3 两组肿胀及邻牙松动情况比较

观察组肿胀Ⅰ级、Ⅱ级发生率,邻牙松动Ⅰ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肿胀及邻牙松动发生率比较 例(%)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1 例,舌侧骨板折断1 例,口角损伤4 例,邻牙损伤10 例,牙根折断3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8.78%(19/49);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口角损伤1 例,邻牙损伤2 例,牙根折断2 例,并发症发生率10.00%(5/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7 7,P=0.000 8)。

3 讨 论

人类恒牙正常数目为28~32 颗,其中4 颗不确定的牙齿即为智齿,其萌出年龄18~30 岁不等[4]。现代医学认为,由于食物的日益精细,咀嚼刺激降低,牙齿磨耗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人类进化退变逐渐得到显现,智齿萌出受限即为其中一种。由于咀嚼功能锻炼不足,颌骨结构逐渐退化,骨量减少,牙量不变,第三磨牙萌出时位置不足,进而引起智齿阻生,导致患者出现牙列不齐、间隙感染、邻牙龋坏、张口困难等情况,严重时可导致颌骨骨髓炎的发生[5]。及时有效地进行拔除是当前临床上应用于低位埋伏阻生牙的主要手段。低位埋伏阻生是阻生牙中解剖变异较大的一种,结构较为复杂,拔除时视野不足,属于最难拔除的一种,如术中操作不当,极易引起损伤邻牙、出血、口角损伤、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凿骨劈冠拔除术是临床上用于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拔除中常用的方法,虽能够有效拔除患牙,但是由于术中凿劈、敲击等操作,对机体的损伤较为严重[6]。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低,且术后张口度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肿胀、邻牙松动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提示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拔除中效果更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肿胀、邻牙损伤、口角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分析认为,由于机体下颌骨质较为紧密,传统拔牙术应用于机体后凿除时较为困难,加之患者个体差异,牙齿发育沟、釉质质量不同,导致患者拔牙时间延长。微创拔牙术术中摒弃传统手术中凿劈、敲击等暴力手段,术前通过全景片分析拔除时可能遇到的阻力,通过反向高速手机及专用钻针去除拔牙的阻力,并将阻生牙合理切分,最后应用锋利而小巧的骨膜剥离器消除牙根阻力,拔除患牙,有效缩短手术时间[7]。研究指出[8],术后脸颊肿胀程度与拔牙时间长短有着直接联系,通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脸颊肿胀程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张口度小及邻牙松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手术时间过长,术中长时间牵拉口角及术中暴力手段损伤邻牙而引起,微创拔牙术手术用时短,降低对患者张口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合理去除阻力,有效减少对邻牙损伤。张志刚[9]研究证实,采用微创技术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手术用时短,对机体损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本研究结果相当,提示相较于传统凿骨劈冠拔除术,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拔除中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微创拔牙术对机体损伤小,手术用时短,应用于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拔除效果显著,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开口度,减少术后肿胀及邻牙松动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邻牙阻生牙智齿
无论智齿疼痛与否应尽早拔除
上颌阻生尖牙引起邻牙牙根外吸收的危险因素分析
CBCT对阻生牙定位及正畸治疗的指导价值
三种智齿不能留
左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多生牙1 例
致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近中阻生牙拔除时机分析
非阻生第三磨牙对邻牙健康的影响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我陪妈妈拔智齿
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