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公司在化解企业担保圈风险中的功能优势探讨

2020-09-10 01:22刘秀英
价值工程 2020年25期

刘秀英

摘要:联保、互保作为企业间融资的一种增信措施具有两面性,当其中一家企业发生债务风险时,往往会通过不同路径传导到圈内其他企业,甚至引爆区域风险。本文结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资产公司”、“AMC”)在化解担保圈风险的实际案例,探讨资产公司在化解企业担保圈风险中的功能优势,并提出具体业务实操建议。

Abstract: As a credit enhancement measure for inter-enterprise financing, joint guarantees and mutual guarantees have two sides. When one enterprise has debt risk, it will often be transmitted to other enterprises in the circle through different paths, and even detonate regional risks. This article combines actual cases of 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asset companies", "AMC") in resolving risks in guarantee circles, discusses the functional advantages of asset companies in resolving risks in corporate guarantee circles, and proposes specific business practices.

关键词:担保圈;风险化解;功能优势;操作建议

Key words: guarantee circle;risk mitigation;functional advantages;operational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5-0035-02

0  引言

近期浙江、山東、内蒙古、辽宁等地担保圈风险事件频发,凸显了当前防控担保圈风险的紧迫性与严峻性。监管部门高度关注企业担保圈贷款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先后出台《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守风险底线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6〕27号)、《关于进一步排查企业互联互保贷款风险隐患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年52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首要任务。资产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历史使命,通过发挥逆周期工具和金融救助功能,履行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责任。在齐星集团、洪业化工集团、启风建工、无为电缆行业等化解担保圈风险事件案例中,资产公司围绕问题企业、问题资产,发挥危机救助专业和功能优势,成功“熔断”担保圈,维护金融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稳定。

1  企业担保圈相关研究概述

1.1 企业担保圈的基本概念

企业担保圈是指把多家企业通过相互担保、连环担保或者交叉担保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以担保关系为链条的利益体,担保方式主要为互保、联保两种形式。其中互保是指企业间对等为对方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联保是指三家及以上的企业组成担保联合体,当联合体中某个成员借款时,其余成员为其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1.2 企业担保圈的演变和发展

互保、联保制度始于中国农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针对农业项目抵押物缺失或者不足而推出的一种贷款模式。其后这种模式被各种商业银行推广用于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并且多集中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互保联保业务在农商行业务中占比较高,并导致大量不良资产。

当经济上行时,担保圈内企业可以利用这种模式获得银行贷款,实现发展壮大。但经济下行时,个别企业因经营现金流恶化、银行抽贷等原因出现违约时,会出现让圈内所有企业共同承担贷款风险,让风险变得更有利传播,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担保圈风险发生,进而影响区域内的金融稳定。

1.3 企业担保圈风险传导路径

根据企业担保圈的担保链条形态和种类,一般把风险传导路径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3.1 线性传导

这种担保由简单的互保组成,即B企业为A企业担保,C企业为B企业担保,D企业为C企业担保等。这样当A企业出现违约时,会将风险传导B,进而蔓延到C、D企业。

1.3.2 环形传导

当简单的线性担保链形成闭环时即连环担保,风险传导就呈现出环形路径。与线性担保链不同的是,担保链上任何一家企业出现风险都会传导至其他企业。

1.3.3 交叉传导或网状传导

这种传导路径常见于集团公司各子公司之间或者集团之间相互提供担保的情形,其实质是线性担保或者环形担保的混合,这种风险传导路径体现行业群集化,地域集中化,风险快速蔓延可能爆发区域金融风险。

2  化解企业担保圈风险的主要方式

由于担保、互保链条错综复杂,“破圈断链”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化解企业担保圈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司法机关等主体的协调配合。本文结合资产公司在国内担保圈风险化解中探索和尝试,总结山东、浙江、安徽、辽宁等地化解模式,目前破解担保圈风险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2.1 债务重组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重组担保债务,一般资产公司与担保企业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约定担保企业承担一定比例的保证责任后即可解除担保关系。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担保企业尚有一定偿债能力、愿意承担部分保证责任的情形,一般用在担保链风险集中爆发前期,通过及时斩断担保链,防止债务违约传染蔓延。

2.2 债务主体替换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政府主导和协调下,担保链上所有企业的金融债务集中到某一家企业,由该企业承担偿还义务,政府则对该企业提供资金、政策、税务等方面的支持。需要说明的是,承债企业一般是担保圈之外、实力较强的企业。

2.3 担保主体替换模式

这种模式下,担保圈内所有的担保关系全部打开,由政府设立的担保公司替换原担保链条上各企业贷款的担保主体。必要时可要求各债务企业为政府设立的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措施。

2.4 破产重整或清算模式

这种模式对外担保圈内债务金额较大的核心企业实施破产,利用破产机制斩断担保链。因破产清算往往具有恶意逃废债嫌疑,所以实务中常常采用破产重整方式。一般也是在政府主导和协调下,推动担保圈内的核心企业破产,同时引进产业投资者进行破产重整。因破产机制具有“止损、化险、公平、重生”的功能,并且实行余债免除,因而成为化解担保圈风险的主要模式。

3  资产公司在化解担保圈风险中的功能优势分析

3.1 资产公司功能定位和特殊优势

资产公司是经营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国家赋予资产公司的主要功能。因此,化解由担保圈引起的区域金融风险是资产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

资产公司在化解风险方面具有特殊的政策优势,这一点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经过20年的发展,资产公司通过“僵尸企業”出清、债转股、破产重整、并购重组、托管清算、纾困基金救助等方式在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外,资产公司普遍具有“银行、证券、信托、租赁、基金、地产、保险”等多个金融牌照,形成较为完备的金融救助工具。在破解担保圈难题过程中,资产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独特作用,以“存量+增量”、“反向收购+分类处置”、“破产重组+联合产业投资者”、“债权+股权”等金融手段,实现优质板块盘活、优质企业复活、僵尸企业出清以及熔断区域担保圈的效果,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3.2 资产公司在不同化解方式下的作用分析

资产公司按照“政府指导、监管协同、同业推进、企业配合”的原则,坚持一企一策、对症下药,有序推进担保圈企业风险化解,实施精准“拆弹”,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从而维护区域实体经济发展。以创新模式参与各地担保圈风险化解,精准实施破圈断链,依托自身专业化水平理清债权债务关系,在着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修复外部信用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债务重组模式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减免往往面临政策障碍,而资产公司确有该方面特殊的政策优势。因此,在该种模式下政府可以推动银行将担保圈涉及的不良资产组包转让,资产公司收购后采用债务重组方式解开担保圈内的企业债务。在债务主体替换、担保主体替换模式下,政府可以先推动银行将担保圈涉及不良资产打包转让给资产公司,然后由承债企业或者担保主体与资产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或者达成其他偿还方式,实现担保圈风险熔断。在破产重整或清算模式下,资产公司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功能。首先在破产债权集中的过程中,资产公司发挥的是利用政策优势进行主动反向收购的作用;其次,在重整阶段,资产公司可以联合产业投资者、政府指定平台成立风险化解基金或者产业重组基金,发挥特殊机遇投资的作用,切实履行资产公司的担当和使命,助力地方政府化解区域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4  资产公司在化解担保圈风险的实操建议

化解担保圈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管齐下,发挥监管部门、政府、银行、企业、司法等多个机构协同作用,资产公司作为风险化解的诊断者、救助者和实践者,逐步探索出一套可行性较高的化解方案,在化解区域担保圈风险贡献力量。

4.1 创新债权集中模式,熔断担保圈,改善区域金融生态

资产公司创新不良资产收购新逻辑,从源头客户端反向收购不良债权。资产公司可以单独收购,也可以联合政府、产业投资者等主体进行收购;在收购时点上,可以在刚出现违约时收购,也可以在破产重整之前,也可以在破产清算之后,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债权集中。债权集中后,资产公司可以根据担保人、担保模式的不同情况,采用债务重组、以物抵债等方式,来解除担保人的代偿责任,达到熔断担保圈的目的。资产公司在化解山东齐星集团担保圈风险过程中,不是围绕金融机构,而是反向收购齐星集团等27家关联公司涉及的金融类不良债权,同时收购符合资产公司收购要求的非金类不良债权,债权收购后,梳理摸清相关担保方对山东齐星集团等27户关联公司的担保债权,然后与有关担保人进行债务重组,从法律层面斩断担保链,有效防控担保链波及更大范围担保圈的无限蔓延。

4.2 引进产业投资人,成立重组救助基金,实现重整盘活

资产公司通过联合政府、产业投资人等主体成立风险化解基金,并作为担保圈债务的破产重整方,通过熔断担保圈,重新对企业资产、债务、管理、技术等方面重构优化和实质性重组,让重组后企业走上发展正规,实现涅槃重生。资产公司在企业效益好转后,通过债权形式退出,也可以通过股权形式退出,还可以通过“债权+股权”的混合形式退回,最终实现较好效益。

4.3 创新处置化解机制,扫除风险处置障碍

建立以政府、法院、资产公司、担保企业的联席会议,推进民间、政府、金融、法院四大信息系统共享互动机制,形成政府积极有为、银行业同进共退、企业生产自救、司法保障有力为四大支柱,以各级经办组织为协调主力,围绕风险化解工作流程,共同搭建了政银企法四方联动、市县镇企四级响应的风险处置工作机制。针对分类处置中遇到的困难,各级政府积极研究出台担保链化解、税务处理、临时启封、诚信建设、资产保全等政策文件予以破解,形成较为完善、覆盖各个环节的处置政策体系,为风险化解工作扫除政策障碍。

参考文献:

[1]潘彬,柯园园.企业互助担保圈风险破解的温州模式[J].财政科学,2017(04):127-133.

[2]杨忠俭,黄伟平.担保圈链条的构成及其风险化解对策[J].债券,2017(11):25-29.

[3]王雪飞.担保圈、担保链问题及化解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