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20-09-10 01:22张立
价值工程 2020年25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张立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的主要建筑类型之一,施工技术简单、人工资源和物力资源投入较少,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成本收益,同时还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率。本文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在应用此项技术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在施工管理中的主要应用,力求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Abstract: Prefabricated building is one of the main building types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simple, and the input of human and material resources is less. It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ost benefi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but also avoid pollution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hich can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ecautions when applying this technology and its main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triv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Key words: prefabricated building;construction technology;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management;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TU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4311(2020)25-0125-02

0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全面创新,因此也在持续推出不同类型的建筑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居住体验。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操作难度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且施工时噪音大,会给周围居民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则转变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局限性,在施工过程中节约资源和施工材料,由施工所产生的垃圾也有所减少,是促进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施工以及施工管理过程中更应当合理的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把握技术的施工要点,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

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以及优点

1.1 概念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构成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由已经制作完成的建筑构建搭配而成,是施工人员将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进行现场装配后所形成的建筑类型。通俗来讲,装配式建筑和搭积木较为相似,将建筑的门、墙等分别预制完成后按照施工设计将其搭配在一起。

1.2 优点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较多,有利于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行业的落实和发展,也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①设计方案灵活。现代人对于建筑的追求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建筑内部分割情况,通过使装配式建筑之后,用户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随机更改内部空间的设计和分割情况,提升了建筑设计的灵活度。②建筑质量高。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构件均是由工厂生产的,构件质量有所保障,避免传统施工技术中人为因素的影响。③转变施工管理模式。在建设装配式建筑时会体现出生产工厂化的特点,设计也会逐渐趋于标准化,因此施工时间和施工量减少,施工管理内容也随之减少,管理效率提升。④环保、节能。装配式建筑得以发展的最大优势即为环保和节能,符合当下“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理念,使用绿色的环保型材料以及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材料,可以带给人们更加安心的居住体验[1]。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 提升建筑工程设计合理性  建筑工程设计是保证建筑施工以及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于后续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应当重点分析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不仅包括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方案,同时也包括不同构件的设计方案以及构件搭配方案,这样才能够正确的应用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当工厂在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时,需要分析不同类型构件的施工标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对构件的生产方案进行调整,并对工厂的生产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建筑构件的施工质量。作为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需要分析在施工现场搭配构件时构件连接处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让人们更加安心的居住。工程设计合理才能够为施工管理目标提供基础保障,是建筑企业所必须要重视的关键环节。

2.2 使用BIM技术建设装配式建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展现出了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促进了社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装配式建筑虽然有较多优势,但是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定的施工问题,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甚至会增加建筑使用的安全隐患,而BIM技术的出现则能够转变这些局限。BIM技术拥有可视化、情景化的特点,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使得可以在未施工之前观察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①应用BIM技术之后可以整合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信息,形成3D立体建筑模型以及集成性的管理体系,提高了数据的直观性,使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集成性的管理数据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②进行施工进度管理。利用BIM技术将3D立体模型某个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化处理,要求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来模拟施工进度的变化。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在施工进度变化中可以分析是否可以按时完成建筑施工,同时也为施工进度的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③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如将设备参数、材料参数输入到系统中,可以立即查询出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质量的需求。利用BIM技术对重点施工工艺的流程进行演示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而从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方面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2]。如图1所示,为应用BIM技术所呈现的3D建筑模型。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施工管理

3.1 预制构件生产  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会对建筑工程造成直接的质量影响和进度影响,因此在预制构件的生产环节必须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评估预制构件生产工厂是否拥有先进、高精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其次,评估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效率,这样才能够保证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生产构件之前负责技术管理的人员需要和工厂的生产人员进行沟通,分析不同构件生产时的要点。例如在生产梁和柱这类重要构件之前应当先对模板进行清理和定位,要求在模板的表面不能夠出现任何的杂物,将模板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与套筒连接器放置在一起。预制构件在生产结束后由技术人员对管道进行检查,分析是否出现了堵塞的问题,并将预埋件做好封闭处理和固定处理。

3.2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保障建筑构件之间的连接质量,如果没有做到紧密的连接就会出现了装配式建筑不稳定的现象,影响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工作人员要想保障预制构件的处理质量,可以选择螺栓连接的方法将构件进行连接。在施工之前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施工要点,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施工。为了保证技术交底的有效性可以选择利用BIM技术展示施工流程,并针对重点环节进行深入讲解。同时应当培养施工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施工,并意识到建筑质量对人们财产安全、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当安装构件时应当将下层的楼板放入到预制板上的螺栓孔,并提前对预制构件实施有效的水泥灌注,保证可以皆数进到螺栓孔的内部之中。在施工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剪力墙连接螺栓的位置,应当将其放在结构的中心部位,能够提升剪力墙的稳定性效果,进而保障后续施工环节的稳步进行。

3.3 预制构件吊装技术要点  为了保障预制构件可以被合理的吊装,应当先完善施工分析制度,为施工人员讲解施工进度和施工技术要点,这样可以保证吊装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分析制度的合理性,重视自身所存在的责任,提升施工的有序性。工作人员不仅要强调吊装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应当将吊装的构件数量以及构件的编号整理在一起,并按照不同的编号实施相应的搭配和连接,提高施工的有序性。如果在吊装的过程中出现施工问题,管理人员需要结合综合情况讨论施工问题的出现原因,在短时间内快速的思考出解决施工问题的有效措施。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拥有较大的体积,如果吊装结构出现一定的问题,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对塔吊中的起重装置进行合理的检查和设计,保证装置中的附属设施具有较好的质量。同时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事故严重性制定相应的安全事故处理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当对预制构件实施加工前,应先明确附属构件、结构连接位置的方向,对施工人员讲解预制构设计的重要性,并检查螺栓预埋位置,提升塔吊装置的稳定性[3]。

3.4 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  预制叠合板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进行质量把控和质量管理。叠合板是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预制板以及现浇钢筋混凝土,在进行叠合板制作时应对混凝土的配比、振捣方式、振捣时间以及振捣温度等进行合理的把控,确保混凝土质量可以符合施工设计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制作材料进行质量控制,选择高质量的材料,保证预制板能够拥有一定的荷载力。当进行预制叠合板安装的过程中要让其和作业层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这个距离应当控制在30cm,并且要按照施工设计流程进行。进度管理也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出现施工进度耽搁的问题会影响到多方的利益。因此需要对叠合板的强度进行严格的检测,否则在最后施工验收时容易因强度不达标而返工。

4  结束语

当前建筑行业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工业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利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避免施工材料的大量损耗,进而达到提升利润的效果。除去经济效益之外,装配式建筑也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能够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吸收新的发展理念,不断的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和革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效果,为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工程管理中有着较多的应用,施工队伍在施工之前应当对技术人员做好技术较低,打下良好的施工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刁尚东,苏岩,马柔珠,陈爱华,吕兵兵,戴振伟.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0,27(03):61-64.

[2]武精科,程永振,陈家瑞,尹得余,吴涵.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与教研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20(04):155-156.

[3]刘诗楠,刘占省,赵玉红,王文思,赵雪锋.NB-IoT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方案[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04):178-184.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