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9-10 01:22姚海江
价值工程 2020年25期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系统水利工程

姚海江

摘要:水利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随着国家对于河道治理的整治力度不断增加,在河道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了经济及环境方面的共赢局面。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整个项目中有着多方面影响元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当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还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完善,并采取更加高效的手段进行解决。如何实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效果的提升,达成对环境的有效保护,是当前水利相关部门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基于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相关要求、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详细分析,希望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建议。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project. 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the country's efforts to improve river courses, a win-win situation i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has been achieved in river management. There are many influential elements in the entire project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river treatment, which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river governa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be solved by more efficient means. How to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s the key content that the relevant water conservancy departments need to study.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river governance,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detailed analysi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

關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生态系统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river regulation;ecosystem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5-0127-02

0  引言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河道治理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抵御灾难,而且也能够保护周边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随着当前生活环境的逐渐恶化,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出现,水利工程可以在为人们带来经济方面的效益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限制着水资源的利用效果。因此,人们要正确认识河道治理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通过高效手段达成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对环境的有力保护。

1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相关要求

在新时期,对于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有着全新的要求。首先,要依据区域的实际特征进行合理的规划。河道治理是以对水资源的合理运用为出发点开展的[1]。相关施工部门需要将多种先进的技术进行整合,为水利工程的有序开展提供技术方面的保证。还要加大与当地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注重对河流区域中相关环境的保护,有效维护河道内的生态系统。其次,一定要充分贯彻生态水利理念。这一理念是推动河道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所以,在开展河道治理的工作中,应该积极利用本地的资源,通过种植植物等手段实现对水源的滋养,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同时,还要加大对河道的改造,尽可能的拓宽河道,最大程度规避水灾的出现。最后,加大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在水利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要将原本河流内部已经固态化的相关生态系统充分运用,通过种植成活概率较高的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方法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稳定的系统,提升河流水源的自我净化能力,保证生态系统可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防洪能力存在不足

依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的河道都存在着厚度不够等问题。同时,也有着淤泥堆积情况严重、河道的宽度逐渐的变窄,蓄水能力不足等等方面的真实情况。若是以当前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当面临雨量较大的季节时,很容易出现水灾,防洪能力不够,会造成周边人员以及财产方面的伤害。

2.2 随意更改河道形态

在部分河道治理的工程中,缺少对全局方面的考量。一般是在通过挤压河道表面的形式进行治理[2]。这样的治理手段对河道原有的形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其本身存在的平稳以及稳定性质受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由于在河道的相关治理工作中,对于防洪的要求极高,施工单位想要高质量的完成此项要求,需要大量的使用混凝土等进行建设。这样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防洪效果,但是却大大破坏了原本的河道生态系统,而且相关的建筑垃圾也造成了更多的污染。

2.3 占用城市中的河道

城市在进行规划时会将一些河道进行填埋,是为了将城市中原本的土地空间进行拓展。而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工业企业在不断的建立。部分厂家为了加大经济方面的利益,将未曾经过处理的污水偷偷排放到河道中。而且,很多居民也将生活中的垃圾倾倒入河道。由于工业以及生活方面的垃圾,导致河道成为了城市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对于城市的水质以及环境方面造成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同时这也为城市带来了间接性质的经济方面的损失。

3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修建河道整治建筑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将河道进行修建,并且对相关建筑进行整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流,让河水的走向进一步的稳定,尽可能的减少横向变形的情况出现,提升河道整体的稳定性质。相关施工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工作情况,以及对于河道治理的有关需求,合理的控制丁坝之间存在的间距。想要达成集中水流的目标,可以采用锁坝的形式进行河道的拥堵。若是想要真正的落实河道治理,还要结合其当时的河道情况,考虑当地存在的地形以及相关环境。并挑选具有抗刷能力的优质材料,避免受到侵蚀,影响河道治理效果。

3.2 进行河道裁弯工程

由于河道的实际情况,很多河道并不是以直线的形式进行分布的,大多是较为弯曲的。针对这一状况,相关施工部门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些过度弯曲的部分河道进行裁剪,这样才可以将河道整体的抗击洪水的能力提升。若是河道本身十分弯曲,河道在凹线的部分就会形成很大的冲击,这样在长时间的积累下会堆积很多的泥沙,影响河道的畅通性质。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以人工裁剪的形式将河道弯曲的部分进行调整,让河道变得更加的平整顺畅。同时,在施工中也要做好引河工作,通过施工图纸上的具体要求精准的进行操作。

3.3 增加河道原本宽度

施工单位在原本河道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工程,要尽可能的将原先河道的宽度拓展,使河道变得更加的流畅。而且将河道更进一步的拓展,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水位的涨幅,保证了河道的安全。如果河道相对较窄,一旦出现洪水就会导致水灾的出现。施工单位在进行河道拓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周边的房屋、建筑物等,并且还要考量树木的赔偿,最大程度减少人们利益方面的损失。而且,施工单位应该全面的考量,除了以上内容,还要对泥沙的运输充分考虑,对于开挖的宽度进行合理的设置。使河道能够在尽量拓宽的情况下降低洪水的出现率,也维护人们的经济利益。

3.4 疏通河道清理泥沙

一旦进入了雨量大的季节,大量的泥沙就会进入到河道,导致河道的水平面出现大幅度增高,从而对周边建筑、居民等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将河道中堆积的淤泥以及泥沙进行一定的疏通,保证河道底部的干净,这样才能够提升河道的泄洪功能。在清淤工作中,除了以往的人力以及机械等施工外,也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处理,如真空预压法。淤泥本身的重量大而且透水性不高,在水底长时间的沉淀会与其他的污染物进行混合。但是,通过高压真空的形式,可以有效达成淤泥的分解,确保堵塞问题的解决。在水利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施工部门应先做好实际的勘察工作,并且在工程结束后做好相关验收,对于清除淤泥的实际状况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

3.5 加大对污染物清除

在实际开展的水利工程中,在进行河道的治理时,施工部门应将污染物最大限度的清理,保证河道的干净。虽然说河道有着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由于近几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3]。人们需要适当的采取人工手段解决河道中的污染物。在真正的施工工作中,相关单位需要将河道中的淤泥进行清理,或是采取人工湿地的形式将河水的水质进行改变。在工作中,可以在沟槽附近设置隔水层,在其中加入土壤或植物的根茎,将原本河道中的水生植物进行增加,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净化。这样的形式相对来讲成本不高,而且可以取得极好的效果。还可以在河道的两岸设置生态护岸,或是种植一些植物,这样能够达成对水资源的滋养,也能够削减洪峰。

3.6 做好生态护岸工程

在河道治理工作中也要做好生态护岸工程。在真正的工作中,应该对河流中存在的污水进行截留,不能让这些污水流入到城市的河道中。在水利工程建设实践中,要满足当地的行洪需求。可以选择深浅不一的建设形式,这样可以确保水流不同阶段的需求都可以获得满足,同时也能提升其美观度。在河道的底層或是护岸等部分,可以挑选渗透性较强的材料,如卵石等。还可以在河道的两岸种植一些植物,或是在河道中央预留一些湿地,尽可能的保证此区域中的生态平衡。在城市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种植荷花这类的水生植物,将水中的营养有效吸收,高质量的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在当前开展的水利工程中使用较多的还有一项生物技术,可以将河道中的水质高效转变。依据真实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相关水生植物将水质进行净化,也可以利用微生物进行降解,得到优质水源。

3.7 完善河道治理体系

施工部门应该依据不同地区河道水流的真实状况,创设水资源网络结构,对于不同工程所需要的水资源合理利用。还要设计严谨可行性高的方案,确保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工程的实际开展中,要以蓄水、防水等作为河道治理的主要目标。依据其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并且根据不同区域的真实需要进行河道治理的相关工作。如护岸、清淤等。同时,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生态水利的相关观念,在工作中达成对生态的保护工作。还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结合,实现对水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改善,保证水利工程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真正需求。

4  结束语

开展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是极为必要的,相关水利部门应该加大对其的重视,实现对河道的有效治理,也达成对河道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河道的治理中还存在着部分问题,但是相较以往已经得到了更多的改善。但是,对于已经取得的成果相关部门不能放松,应开展对相关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的探究,加大对环保的宣传力度,实现人们环保理念的形成,并达成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姚元丽.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风,2020(14):205.

[2]刘丽梅,赵正伟.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现状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03):19-20.

[3]马洪野.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5):121-122.

[4]简永刚.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J].决策探索(中),2020(02):42-43.

[5]张凯利.论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居舍,2020(03):164,183.

猜你喜欢
河道治理生态系统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