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课程中慕课教学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0-09-10 12:34黄芳何晴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3期
关键词:英汉互译教学质量评价慕课

黄芳 何晴霞

[摘 要]为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评价英语专业本科生英汉互译课程教学质量,该文结合慕课课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三江学院92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导航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为课程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策略建议。调查研究发现,明确教学目标、明晰知识点讲解、增加课堂讨论、提高教学互动以及完善导航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英汉互译;慕课;教学质量评价;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三江学院科研资助项目成果“政治与文化的消解:芭芭拉·金索沃的小说研究”(2018SJKY037)

[作者简介]黄 芳(1989—),女,江苏南京人,硕士,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从事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185-02 [收稿日期] 2020-04-03

近年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英语教育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微课和翻转课堂已经融入了日常教学活动[1]。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MOOC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接受的范围比较广、参与的主体相对强、资源丰富、学习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近年来,研发者开发edx、Udacity和Courscera慕课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吸引了100多万人注册学习。慕课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移动性特点,满足了广大学习者的需求,得到一致的热爱和追捧。值得指出的是,与实际参加课程相比,MOOC的学习成本较低[2]。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英语专业英汉互译的传统课堂教学中,结合慕课网络课程,评价教学质量和影响因素,为课程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和策略建议。

英汉互译是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学科专业课程,是综合英语、汉语两种语言的实践课。课程的实践性和语言的迭代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立足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语言发展能力,英汉互译的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现MOOC教学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是,目前尚缺乏英汉互译课程基于MOOC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三江学院本科英语专业为例,结合相关的MOOC课程,系统分析与评价英汉互译课程中MOOC的教学质量与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国家精品课程:《英汉互译方法与技巧》(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JU-1002331010)作为MOOC课程,辅助《笔译I》课程教学。2019年2月—6月,选取三江学院2018级英语专业A、B、C班92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学生使用慕课课程;一组学生不使用慕课课程。纳入的标准包括:已经学习《笔译I》课程,并且参加过慕课课程学习;2018级英语专业在校学生;本人自愿加入该调查研究。排除的标准是:未参加《笔译I》课程学习。

2.研究方法。本调查研究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旨在分析慕课课程辅助英汉互译课程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问卷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导航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与分析。课程内容主要考察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课程内容是否完整和规范;教学过程主要涉及知识点讲解是否明晰、课堂讨论是否高效以及教学互动是否有效;导航设计主要包括学习记录、界面设计。问卷中均使用客观指标,避免评价中产生的偏倚;调查问卷不需要学生填写个人资料,避免学生主观因素导致评价不合理。

同时,为协助调查问卷的收集和统计工作,本研究招募两名学生,均来自非研究对象班级。调查问卷将进行匿名与保密处理。本次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92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9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7.8%。

3.统计学分析。基于随机抽样的手段,我们可以获取较好的样本,客观反映三江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使用统计学分析,我们可以将样本信息推广到总体,用获得的结论来指导后期的教学实践。本研究使用双轨录入数据,Stata(Version 10.0)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分析问卷指标与教学质量的关系,设置检验水准α<0.05[3]。p值小于0.05,则表示该调查指标提高教学质量。

二、结果

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中共调查92人,A班28人,B班32人,C班32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71人。收回问卷90份。经过统计学检验,性别和分班在两个研究组别中均衡可比。

2.慕课教学的质量评价。根据90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本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导航设计三个方面的满意程度,来评价慕课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1)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研究对象中认为课程目标明确者有74人,不明确者为16人。74名教学目标明确肯定者中,学习效果提高者36人,未提高者38人,p=0.355。课程内容是否完整:研究对象中认为课程内容完整者有81人,不完整者为9人。81名课程内容完整肯定者中,学习效果提高者41人,未提高者40人,p=0.632。课程内容是否规范:研究对象中认为课程内容规范者有67人,不规范者为23人。67名课程内容规范肯定者中,学习效果提高者35人,未提高者32人,p=0.111。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课程内容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是线上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容易在课程学习中忽视教学目标,导致课程内容的学习效果不佳。

(2)教学过程。知识点讲解是否明晰:60名研究对象认为知识点讲解明晰,不明晰者30人。60名知识点讲解明晰者中,学习效果提高者34人,未提高者26人,p=0.137。课堂讨论是否高效:79名研究对象对课堂讨论满意,认为讨论高效,不满意者11人。满意对象中,学习效果提高者46人,未提高者33人,p=0.355。教学互动是否有效:研究对象中70人认为教学互动有效,认为无效者20人。70名有效者中,学习提高者40人,未提高者30人,p=0.007。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教学互动可以提高网络教学质量,其余两个均不可以。这充分说明教学互动环节是线上教学的一大亮点,学生和老师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交流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3)導航设计。学习记录:76名研究对象学习记录满意,不满意者24人。满意对象中,认为学习效果提高者40人,未提高者36人,p=0.355。界面设计:52名研究对象对界面设计满意,不满意者38人。满意对象中,25人认为提高学习效果,27人认为没提高学习效果,p=0.255。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导航设计不是很满意,也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相较于学生日常使用的门户网站或视频网站,目前MOOC采用的导航设计相比而言较为简单和单调,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

综上效果分析,我们发现明确教学目标、明晰知识点讲解、增加课堂讨论、提高教学互动以及完善导航设计,能够明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研究对象满意慕课教学课程,认为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学习效果得以增强。因此,慕课网络课程,辅助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此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值得广大师生关注和重视:(1)导航设计界面不友好,不能激发学习热情;(2)教学目标不明确,本科生接触到实际翻译案例比较少,尤其是涉及不熟悉的专业知识,需要学生拓宽知识面,全面掌握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

基于三江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对于英汉互译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评估,本文认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慕课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4]。英汉互译的课程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与沟通。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英汉互译整合网络资源的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江志斌.中国慕课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 (1):28-30.

[2]江萍.慕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5,(15): 108-109.

[3]邵方,赵杨,杨晟.“医学统计学”慕课教学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10):213-214.

[4]侯志才.关于慕课教学实践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 (A5):200-202.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Factor Analysis of MOOC o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HUANG Fang, HE Qing-xi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anji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bin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resources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ourses for English majors, this article combines MOOC courses and us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92 English majors from Sanjiang University.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process and introduction design a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and strategic suggestions for course evaluat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factors of specific teaching goals, fully understating of knowledg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class discussion, high teaching interaction and well-designed websites can promote the learning interests and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MOOC;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猜你喜欢
英汉互译教学质量评价慕课
从民族特性看“狗”与“dog”的英汉互译
浅议科技术语英汉互译中的几个问题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独立学院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预选士官模块化培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