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2020-09-10 01:51李文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田字格笔画意图

李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联系生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 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4个字和横、竖两个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读一首儿歌,你们可能都听过哦!(出示)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

遇見小松鼠。

师带读,生跟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孩子们耳熟能详的通俗儿歌。课堂上一起读一读,背一背,会让学生找到欢喜的共鸣,且这首儿歌的韵律与本课内容有相似之处,语感先行,再读新的内容。)

二、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 师范读,生倾听。

提示:师读慢一点,生回答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语文课上学习儿歌,所以教师要重视范读的力量,给学生好的示范,引导学生慢慢养成好的朗读习惯,不拖音,不唱读。)

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

(1)生指着课本自由读,要求读正确,多读几遍。

(2)多种形式练读。同桌互读,按顺序读,倒序读。

(3)检查是否读正确、读流利。小组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尤其是初读课文的时候,还没有读正确,又何来后面的多种形式读,甚至表演读呢?所以读正确是关键。真实的课堂一定是让学生充分读书的课堂,不怕在读书上耗时间。开火车读是一种很有效的检查方式,每个同学顺次传下去,都能有朗读的机会。)

3.指名朗读,重点正音。

出示:三、四、五、上。

指导:“三、四”是平舌音,“上”是翘舌音。

“五”读得要到位,就像过山坡,下去又上来。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但是每个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都要指导学生读准。因此就直接告诉他们,读“三、四”,牙齿咬起来,读“上”舌头翘起来。不说“五”的读音是第三声,而是告诉他们发音就像过山坡,下去又上来。面对回避不了的正音,我们换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指导。)

4.引导学生选生字把课文补充完整。

(     )(     )(      )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      )下,

日月照今古。

(设计意图:把四个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作为括号填写内容,告诉学生四个字好识记,笔画简单,要把它们写规范,并强化生字的认读。)

三、学习儿歌《金木水火土》

1.朗读,学习节奏的划分。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看在什么地方可以稍作停顿。

(2)学生讨论。

(3)指名两名学生上台尝试划分儿歌的节奏: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设计意图:儿歌、诗歌都是有节奏的,划分正确的节奏,读起来才更有韵律感。第一次学课文,就遇到给儿歌划分节奏,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可以在范读中进行暗示,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给足寻找、讨论的时间。两个学生一起上讲台,同时划分,给予二人勇气。)

2.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1)引导:“金木水火土”是自然界存在的五种物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金木水火土”吗?

(出示以下图片,师帮助强化印象。)

金石、金属制品图片。

树林、木质家具图片。

大河小溪等水资源图片。我们要保护水资源。

山火、燃具、火苗等图片。火可以助人,也会带来灾难。

泥土、土地等图片。泥土滋养庄稼的生长。

(2)拓展:

出示: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师带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是神秘的,也是为智慧的人类所使用的。从大自然的物质到生活中所见,再到《三字经》里的背诵小片段,让学生对“金木水火土”的认知丰富起来。)

(3)发现儿歌中意思相反的词。

①出示儿歌,生自主发现。

天对地

上对下

日对月

今对古

②说话练习:

天上有        ,地下有        。

笔袋在桌子        面,我在树

读书。

今天是        月        日。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重在语言的积累,让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字词有意识地练习有序地说话,会让他们的语言能力逐渐得以提升。)

(4) 试着在教师的指导下说出儿歌的意思。

金木水火土,是自然界的五种重要物质。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天地之间。从古代到今天,还是同一个太阳和同一轮明月,从未变过。

(设计意图:我们在教学中,不要顾忌讲儿歌或诗歌的意思,其实用儿童的方式,让他们对意思有所了解,对朗读教学是很有帮助的。他们有点懂了,就会将更多的感情投入其中。)

四、学习笔画,练写生字“一、二、三、上”

1. 师讲解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及儿歌)

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2.讲解笔画横。

我们的中国字,又叫方块字,讲究的是方方正正,横平竖直。就像我们中国人做人,也要堂堂正正,而不是歪歪斜斜。

我们要学的“一、二、三”中的笔画,就是“横”。我们学习的“上”字中的笔画不仅有“横”,还有“竖”。

3.师示范写笔画。

(1)师示范写横:

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顿一下。

(2)师示范写竖:

从上往下,起笔时稍轻,收笔时从重到轻。

(设计意图:中国的汉字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气节。在学习汉字之始,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敬畏心,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汉字。写得规范,在田字格里合适摆放,以后才可做到心中有田字格。)

4. 学写汉字“一、二、三、上”。

(1)师提醒注意写字的姿势。

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2) 共同练写,总结规律。

“一、二、三”的笔顺规律是:从上到下。

“上”的笔顺是:竖、横、横。

四个字都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

5.生安静练写生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写字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练写,在练写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 写后评价。

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设計意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评价要么是发现不了问题,要么是评价很苛刻。所以在以学生评价为主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他们更多鼓励。教师的真诚鼓励及建议,会让学生更优秀。)

五、表演读儿歌,总结课堂

1.再次熟读儿歌,直至背诵。

引导背诵方法:第一行五个数,第二行五个物质,第三行天地反义词,第四行日月反义词。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很重要,并且这个背诵方法的总结也是对学习内容的梳理。)

2.配上动作表演背诵儿歌。

师生一起讨论,在背诵时加上哪些动作比较合适。

指导:心怀喜悦、自豪,放声表演朗读。

(设计意图:在一遍又一遍有理解、有提升的朗读中,学生更加兴奋。这时候再加上动作来朗读,学生会更加喜欢。我们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指导朗读时,学生自豪感油然而生。)

3.课堂总结。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 伟

猜你喜欢
田字格笔画意图
“田字格”器材的制作和运用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找不同
住在“田”间(二)
合理使用田字格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实践探究
不打自招
30
不打自招
添笔画等
be going to与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