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测绘生产工作过程的对接

2020-09-10 02:13魏国武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对接

魏国武

摘要:在目前形式下,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基础建设中的排头兵—测绘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职业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理论到实践教学涌现了许多模式,但许多测绘教育工作者对测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讨论得较少,笔者在多年测绘职业工作经验的积累下,对职业院校测量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如何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上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关键词:测量工程技术专业;生产工作过程;对接

引言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一个实操性较强的专业,应用面较广泛,因为它为各项生产建设的设计、施工、运营等提供最基础、最直接的服务。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测、绘、算”等三项基本技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具有高技能型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加深,作为排头兵的测绘技术人员显得格外突出,如何培养出一线生产急需的高技能型测量人才,是每个测绘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盼。经过二十五年的专业教学及生产历练,我将从测绘生产过程与实训场地的联系的角度加以阐述,并与同行共勉。

一、测量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准职业人,要培养具有职业特性的人才,其具有着专业技术的实操性,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动手能力,而这一要求的实现要在具备完善的实训基地的基础之上,测量实训基地不同于其它基地,其主要区别在于基地完全处于外业自然环境之中,同时基地还应具有综合性,它应覆盖测量各门课程的课堂实习、综合实训、毕业实训相关内容。

二、实训基地建设如何与测绘生产工作过程对接

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稳步的建设过程,建设中要综合各方面因素,使得基地能够充分发挥培养准职业人的作用。测量实训基地与测绘生产工作过程对接的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专业技能培养目标与一线职业岗位对接:通过对大量测绘一线生產单位的调研、分析,本着以职业岗位(群)所需测绘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分析每一程序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将其整理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然后将各任务综合成某一项目,不同项目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将各项目渗透到基地建设中。这样保证了基地建设与测绘一线生产岗位不脱节。

2.专业技能的对接: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对接后,在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课程要与任务对接,实训基地建设中主要是专业技能的对接。经过多年的探讨,并着眼于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测量工程技术专业常见的工作任务有: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地籍图测绘、房产测绘、航空摄影测量、工程监理、一定区域内的控制测量、各种工程施工测量、土地规划、典型的工程变形监测及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等10项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测量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专业特色,科学规划,完善其功能,建设中以测绘工作原则为依据,先控制后细部。要使基地具备以上10项任务的功能,要在一定作业范围(实训场地)内建立实现各任务的基地控制网,建设时要考虑精度级别、功能、长远发展及可靠性与稳定性并适合不同年级学生实训需求,实训场地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各项任务本身的特点,模拟相应的作业现场,学生要感觉到自己的实训是生产作业。

3.作业环境、专业文化的对接,测绘工作总体分为内业和外业工作,外业是比较辛苦的,这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进行实训过程中,时刻不忘自己是测绘人员,实训基地的管理与生产项目管理要相适应,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使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亲身经历作业过程、亲历作业环境。另外要注重专业文化的熏陶,测绘行业文化是千千万万的测绘工作者多年的综合知识的沉淀,只有接收这些文化,学生就业后才能真正入行。实训基地通过人才的“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校企融合方式,将测绘行业文化传播到学校基地的综合管理中,技术人员(指导老师和生产一线技师)起到传播的关键作用。由于测绘生产技师的参与与管理,有助于基地的良性发展,同现代测绘生产技术共呼吸,保证基地的先进性,现实性。

三、现代学徒制是实训基地运行中的重要模式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构宣传教育毓报告会”上提到试行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这也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它本质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现代学徒制的意义是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样,企业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方,使人才培养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专所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而对于测量实训基地的建设,也由于企业的参与不仅从资金上给予支持,减轻了学校的压力,也解决了指导老师的不足,最重要的是由于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解决了技术的对接,使教学实训更加实用化,与生产真正融合,同时也对基地老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提高了专业老师的业务素质,增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能力,也使学院原有的测绘专业教学团队融入了生产中的“师傅”而变得更具有专业特色。所以,现代学徒制的出现,给测量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带来了春风,使人才培养更具有“职业性”。

四、结语

通过建立校内仿真性生产测绘实训基地,建设具有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训室,将测绘企业引进学校,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仿真性施工实训达100%,充分利用现代测绘信息技术,开发虚拟测量、虚拟施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立校企共建共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创建校企一体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实习实训管理水平,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为培养高质量测绘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陈述是本人的一点拙见,总之作为测绘职业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测量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只有与生产工作过程进行密切对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体现出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郑南宁.教育的内涵和质量[N].光明日报,2012-04-11.

[2]杨海存,夏金星等.认知学徒制在高职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12.02

[3]王丽敏,韩月娇等.新时期下工程测量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的思路研究[J].江西建材,2014(8)

[4]张红华,孙江.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矿山测量,2009.05;92-95+4.

猜你喜欢
对接
分析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对接途径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对接的几点思考
G20在和一些国际组织“对接”;杭州峰会不会“跑题”
试论基础音乐教材对接在高师弹唱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与自贸区的对接
河南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研究